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7-17 09:32:05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

摘要:合同管理对于企业和项目的经营管理活动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项目的成败, 也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未来。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完善合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分析了合同管理的现状,重点总结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 施工企业 , 合同管理 ,问题

Abstract: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 and project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e a very important work.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a project, relates directly to an enterprise's future. Based on pract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 perfec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project emphatically summarized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ntract management, problem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 再贴近些说, 是契约经济、合同经济,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今社会也是一个合同社会。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取决与其合同管理水平的好坏,企业要想取得经营成功,首先必须做好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具有全过程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全过程性是指合同管理贯穿于合同洽谈、草拟、签订以及生效的整个过程;系统性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要协调统一,凡是涉及到合同条款的内容都要统一起来管理;动态性是指合同管理过程中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实践情况,随时对合同内容进行相关调整等。

一、完善合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建筑企业管理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更是法制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经济体制法制化的过程,它必然要求企业等市场主体强化自身的法制管理,以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市场经济的法制化特征相适应。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实现经营管理法制化。

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不仅是企业应对复杂的工程管理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首先,合同所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合同参加方也越来越多,客观上要求企业完善自身的合同管理制度。其次,合同管理把质量目标、建设工期、成本控制等统一起来,处于核心地位,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没有合同管理,工程管理就失去了明确具体的目标,也就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系统。

二、合同管理的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外部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企业快速发展和规范化经营要求进一步强化合同管理工作。然而,施工企业现有的合同管理机制远远不能适应企业规模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分析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

1、合同管理得不到重视,工作简单化

施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中层领导重经营轻生产,对合同管理工作不重视,合同的订立、履行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监督和检查。有些合同管理人员缺乏合同管理知识,个别经济往来不签书面合同;合同条款不完全,内容不清楚,无违约责任;不审查业主资格、资金、信誉情况,盲目签订合同。项目部合同管理工作混乱、无计划、不按程序办理,下属机构业务部门签订合同不汇报送审,有些领导也不征求业务部门的意见,造成合同管理盲目化、随意化。

2、劳务分包不规范,合同管理存在隐患

对于分包管理,施工企业下属机构不按程序进行评审和筛选,或者仅仅走走形式,有的下属单位更是使用“关系”包工队,这些包工队不具备施工能力,现场管理混乱,分包人员不服从现场施工人员的安排,直接影响了工程合同的顺利实施。

由于工程分包管理不到位,常常出现工期滞后、质量达不到要求、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使得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常用处于被动的地位,建设单位常以此作为扣压工程款的借口。还有一些分包队伍施工的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几年后,工程质量问题暴露出来了,导致日后工程返修,企业还得花大量资金去整治分包队伍留下的病害工程。不但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社会信誉。

3、缺少激励机制,合同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除项目经理等少数领导层人员以外,其他员工对合同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很多人宁愿做具体的施工工作,都不愿从事合同管理,普遍认为合同管理工作繁琐、辛苦,看不到成绩。

事实上,项目的合同管理只靠管理层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缺少项目普通员工的参与,上下就难以形成合力,合同的顺利完成就难以得到保证。

4、合同管理体系不健全

部分基层单位在合同管理方面比较薄弱,普遍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只是将合同管理的职能放在工程部或其它部门,由工程统计人员代为管理。具体承担工程施工任务的项目部也没有设立专职的合同管理岗位。部分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制度不完善,有些合同制度的订立与实际的操作有较大差距。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对策

1、要增强承包人的合同意识

建筑工程合同双方的发包人与承包人首先要树立合同意识,充分认识合同对工程的重要性。在建筑业中,承包人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有义务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施工活动合法、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禁止任何行政职权的干预,保证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2、承包人增强法律意识

承包人由于缺少法律方面的知识,通常情况下,在签订合同条款之前,并没有仔细的推敲合同中的各项条款。比如,如果合同没有明确规定双方的违约责任或者是违约条件,这样很容易引发合同纠纷,影响工程的建设。所以,建筑工程的承包人需要不断地补充法律知识,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认真的考虑合同中的条款,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3、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进行合同管理

签订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双方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进行合同管理,尽量使合同管理工作符合专业化管理规定,安排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并且具体的规定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同时对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者负责。这种管理机构可以有助于工程管理者及时准确的了解工程的进展等工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4、明确索赔条款

合同的违约索赔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重要条款。由于合同对违约索赔的规定不够明确,建筑工程的双方违约的情况下,因为不能达成共识,通常会出现纠纷现象。完善的施工合同是进行索赔的依据,它能使因此监理工程师对索赔进行合理的估价,必须在合同中对索赔条款进行明确的规定。

5、妥善保存合同文件

建筑工程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具有法律效应,因此合同必须进行归档保存。一旦合同的条款发生改变,需要进行及时的记录。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大多数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文件才能解决,因此,只有文档管理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合同的归档保存工作。

结束语

合同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各级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加大合同管理工作的投入,规范合同工作程序,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合同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德昌.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优化之我见[J]. 经营管理者, 2009,(15) .

[2] 蒙伟.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浅论[J]. 才智, 2011,(27) .

[3] 王宇清. 谈施工企业的工程合同管理工作[J]. 山西建筑, 2008,(36) .

[4] 王立森,孙旭东,马一菲.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优化之我见[J]. 辽宁建材, 2011,(05) .

[5] 康忠. 浅谈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J]. 内蒙古水利, 2011,(03) .

上一篇:浅析物联网对城市管理的影响 下一篇:M8二期浦江镇停车场高大支模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