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时间:2022-07-17 06:30:22

部分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本文从农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着手分析,对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活动内容、活动的时间、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态度、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对未来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合理化对策。

2013年9月, 我们小学对传统的课间活动进行了改革。这极大的推进了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丰富了学校学生体育生活,为校园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大课间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资源,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法定的体育内容,是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保证。作者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们镇中心小学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分析其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化的对策,以便学生更好的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我们镇中心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

2.研究方法

⑴查阅文献资料法

通过百度的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整理有关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资料,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⑵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制定出合理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问卷,以获得研究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我从6个年级中,分别抽样选取20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问卷,挑除4份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为96.6%。

二、结果与分析

⑴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还处在起步阶段。在2013年之前,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基本上以国家规定的广播操为主,很少开展别的项目,所以项目很单调,学生对大课间活动不感兴趣,锻炼的积极性也不高。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排名前三位的是呼啦圈、踢毽子、打沙包;中年级排名前三位的是乒乓球、篮球、羽毛球;高年级排名前三位的项目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

⑵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现状

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是: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是大课间的活动时间,时间安排为30分钟。

⑶大课间存在的问题

①思想重视还远远不够

学校不少教师对大课间活动不够重视,有些老师甚至个别领导也认为体育活动仅是体育教师的事,参与不够积极,教师全员参与学生活动难以开展。甚至包括一些学生认为不是很重要,占用了他们课外时间。

②场地、器材设施不足

一是场地太小,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必须分为两部进行。一有部分班级要在室内游戏一部分班级在室外活动。所以我校采取一周一轮换。二是有的器材量少,人均不到一件。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一部分学生只能在一旁观看,有时还会出现争抢器材现象。并且器材种类少,除了毽子、跳绳、球类就没有别的更为新颖的器材了。这不仅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挫伤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活动的参与率和活动效果自然得不到提高。

三、对策

1、提高教师重视程度,加强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老师的培训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和推广中,领导要更加重视,而且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然后通过体育教师对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与管理的其他老师进行培训,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2、加大学校体育资金投入

资金问题是我们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小学体育投入在学校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重一直是比较少的。资金不到位,场地、器材设施就没有保障,这就在客观上制约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加上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造成人均运动场地和可供活动的器材不足,往往是十几个人抢一个篮球,这种的现象很常见。因此,学校要保障体育专项资金投入的,做到专款专用,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3、建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安全预案

任何的体育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避免这一些意外的发生,但是,一旦意外发生了,我们需要一套办法去处理。因此,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应建立一套安全预案,用来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一些事件的善后处理。

【作者单位:镇坪县曾家小学 陕西】

上一篇:留守儿童自主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有效体现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性”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