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师范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7-17 05:42:23

喀什师范学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

【摘 要】喀什师范学校作为喀什地区唯一一所师范类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自小成长在宗教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对宗教行为及民族习惯意识较模糊,辨别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蛊惑和煽动。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渗透斗争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我们与“”争夺接班人、争夺未来的重要阵地,也是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筑牢社会主义思想防线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师范;德育课;教学方法;有效性

一、选题的意义

为全面提高喀什师范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靠得住、留得下的农村双语师资以及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摆在师范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的课题,而德育课教学作为德育的主要手段,在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有效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发挥德育课功能的关键。那么,在具体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有效教学方法,中职师范类学校的学生不同于高中生也不同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科学依据是什么?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应用,应不应该有明确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德育课教学能起到哪些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中职德育课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是从这些角度出发,拟对师范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揭示其规律,以期能为本教研组其他德育教学工作者的德育课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二、相关文献研究

关于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解释,董菲在《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标准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使学生学会了认识世界,二是使学生学会了做人,三是使学生学会了做事,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标准不仅要看德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速度,看是不是用了最少的时间,在上述有效标准方面达到了最好的效果,还要看德育教学整体目标实现程度与学校德育课设置时数的对比度,同时也要看每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与用时多少的对比度,很多研究都是以此理论为依据进行的。笔者认为,应把德育课教学视为一个系统,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性,若要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应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揭示其规律。

三、本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德育课教学仍处在摸索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各方有一定的共识,但都缺乏科学合理的对策,尤其对西部落后的中职学校更是缺乏实效性,当前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起步阶段,所以,德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具有一定前瞻性,将会填补师范学校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理论方面的不足,为我校德育教育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尝试出一种适合我校德育课教学的研究课题。

四、德育课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调查研究,喀什师范学校的学生对德育课程喜爱程度低于60%,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方式的喜爱程度40%。学校德育课程普遍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甚至有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从头到尾念书,学生划重点,临到期末给复习范围的教学方式。

2.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60%。学校德育课程使用国家及自治区材,教材编写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更加贴近中职教学实际。

3.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行为的喜爱程度30%。学校德育教师基本以讲授为主,学校德育教师对钻研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辅资料),理解每一部分教材在全书及全单元(章)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教学目的、任务、要求、找出重点难点,做好实验等准备工作不够。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对课堂提问、训练和作业处理及思想教育等方面要缺乏全面考虑。没有充分使用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集体备课。听课流于形式,没有很好的写听后感。

4.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环境的喜爱程度70%。学校提供了校园网视频设备,但教师使用的频率比较低。

5.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喜爱程度30%。学校所有德育课教师在授课结束时,在学校的安排下,都以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平时表现好但不长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公平。

五、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研究方法、手段、途径等

研究方法有:分析法、文献法、实证研究法

研究的手段:问卷调查

途径: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对德育课教学方式的喜爱程度从原来的40%增加到60%,对教学行为的喜爱程度从原来的30%增加到50%,对教学评价的喜爱程度从原来的30%增加到50%。

在2015级9.10班进行两轮实验的成果进行有效分析。

两轮实验成果表明:启发探究式、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社会实践法的主题式教学,逐步成为学生喜爱的德育课教学方法,而新的考核模式不太容易被学生接受,仍需长期的执行从而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

六、课题研究的结论

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课题得出结论:喀什师范学校德育课教师在实际德育课教学中,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应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必需要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即非常有必要系统的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所阐述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选择的教学方法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在德育课教学中,德育课教师应注重有效教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应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课教学;在具体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注重”,即从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实际生活出发,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我校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作者简介】

赖华英,本科学历,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育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上一篇:例谈初中数学解题后的反思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