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不下来的职场

时间:2022-07-17 04:19:11

停不下来的职场

当今的职场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一刻不停地往前奔,稍微喘口气,旁边就有无数的人超过去了,更不用说停下来彻底歇歇了。

我最佩服两种潇洒的人,一种是歇工不误个人事。我原来有个同事,做IT的,好好的上着班突然就骑单车走丝绸之路去了,七八个月回来以后接着给大家装系统。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有个当领导的朋友说,一个部下喜欢演电影,动不动要跟剧组出去半年,说那是自己的梦想,希望保留原单位职位。开始领导忍着,最后领导忍无可忍了,说我们也有梦想啊,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这里怎么管理啊?

还有一种潇洒是不停职,正常休假但彻底销声匿迹。我就有个职位挺高的同事,每年都做背包族去尼泊尔之类的地方,手机电脑什么都不开。有位美国的高管,五十多岁了忽然迷上公路摩托车,每年有两个星期在路上,你想象不出那个西装革履主持业务会议的家伙,一身皮衣风镜头盔,在美国的山间峡谷顶风疾驰的样子。有回我有急事找他,问他秘书打个手机行不行,秘书说摩托车没蓬,风又大,手机估计听不见。

大抵人生都有两条轨迹,一条是摆在明面上的事业、职业;另一条是你心中放不下的惦记,或者是你被事业抛弃之后的活法。事业越成功的人,那条暗线被埋得越深,但是早晚会暴露出来,你再怎么牛,你也有退休、生病、被人击败的时候。

所以在我们最忙最成功的时候,不妨悄悄地想一下,如果我想停下来,如果我必须停下来,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你不得志不顺心找不到方向,想要休息一下散散心,上个学,指望着过几个月过几年运势自然归来,那可比较危险。我不是说你要跟命运较劲,非要在一时一事上争个你死我活,而是说在运势不济的时候,要选择好逃避的方式。

首先是不要彻底停下来,而是继续前进。这就像我们在赛跑,你跑累了可以跑慢些,有人可能会借机超过你,但你还在赛道上,还有加速和冲刺的机会。这也如同你开车要并线,教练一直这么教你,你要在行进中找机会并进去,如果你的车停着,你要并入的车道车流在前进,那你只能等着别人放你一马。人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事业上指望被人同情极其不靠谱。

其次是在低势的状态下,依然保持对环境的敏感和对生活的乐观。我们在赶路的时候经常会忽视路边的风景,但是你偶尔去闻一下花香,确认一下你感官的存在,那是真实的感受。

以前我们最痛恨摧残梦想的事情,可是现在发现,许多被痛恨的都是合理的,因为它强迫你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状态、能力、期待、梦想等等,让你在现实面前不要太被动。

我有个写作天赋极好的朋友,出版了小说,在一家知名媒体工作,近来不顺,想换工作,我急切地说,你不是正好可以回去专心写作了吗?他说,我还有车子,房子,写小说养不起那些东西。

回头再想想自己,也真是一点都不能停下来。曾经有句流行话是让XX飞一会儿,我们只好说,好好工作,安心上班,然后用你能够从老板那儿榨取到的最长时间和最大空间,让你的梦想好好地飞一会儿。

你被贴了什么标签?

文 | 谁谁谁

每个人在别人眼里,都是个贴了标签的漫画形象,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活生生的人。

有次提到行业中一位新人,有人说:他看上去挺土的。没人响应。这个人又补充了一句:他现在还是用QQ的,而不是MSN。这个补充马上得到大家的认同,几乎所有的人都附和说:那的确有些土。

这位新人从此有了一个标签:QQ先生。哪怕他穿上最入时的衣服,说着最入时的话,做着和同行们一样的事情,这个漫画般的形象却从此印刻在别人的脑袋里——他是使用QQ的。

谈论别人的时候,大家需要的并不是这个人真实的面目,而是一个戏剧化的情节,一种怪诞的行为特征或者一句不可思议的对白,就像看一场周星驰的电影,在自己的脑子里留下一个惊世骇俗的场面,每重播一次,就开心一次或者惊骇一次,给自己的情感来个小刺激。至于被谈论的那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人关心,也没有时间关心。因此给别人贴上标签,与其说是为了贬低别人,不如说是为了娱乐自己。

有位被标签化了的女强人最近很让人大跌眼镜。她居然交上了一个男朋友,而且同居了。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居然按时下班了,也开始休年假了。本来她的老单身女强人的形象总是饭桌上的保留话题,现在这一形象突然被破坏,大家都有点意兴阑珊。其实这个女强人到底是怎样的性格、怎样的人,大家并不了解。只是好不容易被饭桌上的八卦树立起来的形象一下子塌方,有点悻悻然,就像看到了被金庸自己修改的小说一样。

并不是所有的标签都让人反感,相反,有些人还在为了得到一个标签而努力。比如刚进入时尚杂志圈的女孩Lily,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时装牺牲品”(Fashion Victim),她不仅把所有的薪水换成了大牌穿在身上,还在力争找到一个钻石王老五来为这个标签做个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而更多的人,为了成为写字楼里的金领,正在阅读《20招造就职业经理人》、《职场情商攻略》、《管理的诀窍》之类的书,以为读了这些书就可以平步青云。

某名牌大学四年级的女生对我说,她向往的工作是可以给她提供一年两次的出国商务旅行机会、月薪够买体面的名牌套装、可以和各种肤色的老板一起开英文会议的那种。至于她到底对什么工作最有兴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她反而并不重视。

就她的构想来说,似乎最适合她的工作就是阅读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时尚杂志。那里有无数她向往的生活——一种完全被标签化了的所谓金领们的生活方式。而真正的金领,正在素面朝天地熬着夜,苦思冥想着下一个方案、执行的细节控制等等。而这些,是那些标签上所见不到的。

没有完美的兼职

文 | 龙溪微微

很多人都曾梦想拥有完美生活,正如燕姿在歌里这样唱——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阳光洒在地板上/也温暖了我的被子……我们晚上不睡觉/白天在床上思考/小狗在屋里奔跑/度过完美的一天……

当然,要想实现完美生活,必须努力积累资本。20岁时,年轻是我们的资本;30岁时,野心是我们的资本;40岁时,经验是我们的资本。无论在哪个阶段拥有完美生活,都应归功于之前的努力付出。当然,啃老族除外。

年轻人如果不想啃老,又想买大房子过好日子,肯定要付出非同一般的努力。在我认识的朋友中,有人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有人同时兼好几份工作,有人开店自己做生意,有人帮别人联系项目赚佣金,还有人利用公司资源接私活。

朋友小蓓硕士毕业后进一家英文杂志社做采编,工作稳定,作息规律,日子过得还算悠哉。这样波澜不惊的生活过了三年,转眼奔三的小蓓开始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杂志社的生活虽算不上清贫,却也没什么油水。如果要她辞职另谋高枝呢,她又舍不得这份稳定、体面又轻松的工作;如果就这么干下去呢,买房买车遥遥无期,梦想中的完美生活更是遥遥无期。如何才能磨刀砍柴两不误?小蓓开始思考。

她决定做一份兼职,帮翻译公司做笔译,帮出版公司做书籍审校,帮朋友的公司做商务口译……兼职赚到的每一笔钱她都单独存起来,作为买房基金。就这样忙活了一年,小蓓打开存折,发现自己居然攒了整整五万元“外快”。再加上工资卡里的几万元,小户型的首付已经凑够一半了。

小蓓倍受鼓舞,遂更加拼命地接活——只要能来钱的活她都接,不管量有多大,不管催得多急,她都会加班加点完成。从那时起,晚上的朋友聚会,周末的女友逛街,很少能看到小蓓的身影,因为她不是在家里干活,就是在出门干活的路上。

后来再见到小蓓是在医院里——她因为长期劳累腰椎受损,不得不住院治疗。当时,她顶着两个黑眼圈,躺在病床上还不忘抱着笔记本工作,脸上还挂着几粒痘痘。我问她:“你不觉得自己过得太辛苦了吗?”她微微一笑:“用痛苦来换快乐,我觉得是值得的。我最近选中了一款精装修小户型,刚刚交了订金,眼看就要过上梦想中的生活了,不料身体突然闹别扭,还没来得及签合同就住院了。以后我会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让自己一个人也过得开开心心的。”

忘了说,在忙于兼职赚钱这两年,她没有时间交男友。

有什么能是真正完美的呢? 一份完美的兼职,可能永远不存在,因为它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太多的精力,甚至会引来麻烦。可是,它就像人生的另一扇窗,当你厌倦室内沉闷的气氛时,可以推开窗换换空气,甚至跳窗而逃。

上一篇:8月电影新片推荐 下一篇:投资理财也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