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生态节能型村镇规划建设探索

时间:2022-07-17 04:00:53

皖北生态节能型村镇规划建设探索

摘要:通过对皖北地区的调查及国内外关于村镇规划的研究的探索,寻求一个生态节能型村镇规划建设的策略,创造出更加协调舒适的人居环境,使村镇形成具有生活方便和整洁清新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皖北生态节能村镇规划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ergy-saving bourg program wanbei exploration

Wu Weidong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2 331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wanbei areas of research about bourg program ,to explore and seek a ecological energy-saving bourg program construction strategy, create more harmonious and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make villages with life is convenient and forme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neat and pure and fresh.

Keywords: wanbeiecological energy-savingbourg program

1. 前言

皖北地区一般包括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县市以及跨淮的县市,包括安徽省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六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沿淮的滁洲市所辖的凤阳县和六安市所辖的寿县。整体区域为平原地区,地处于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的交叉地带,属于过渡地区,村镇规划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适应当地特点的规划体系指导及传统民居建筑与现代村镇民居建筑交融的生态节能设计。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现状

几乎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人员都曾思考过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许多先行国家都经过了大量的尝试。从城市化的历史来说,英国在100年前就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欧盟其他国家80年前,美国是在50年前完成了此过程。从城乡协调的角度来看,各国的城市化发展情况各有利弊。

2.1.1城乡同质化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美国出现了若干新的现象和特点,即人口向中心城市积聚和集中的趋势逐渐减弱,局部地区出现中心城市人口外流情况;产业和住宅区配置郊区化、分散化;国家社会经济重心地向郊区转移;城市经济和城市化向郊区及乡村广阔空间扩散[1]。同时,美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正好伴随着机动化,形成“车轮上的城镇化”。人们一旦有了私家车,就有了移动的自由度,可以在广大的地理空间内选择他们自己认为适合的居住地,这时城市就开始蔓延。这种发展模式使城市完全呈摊大饼式蔓延,造成了一系列的危机。首先就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市和城市连在一片,几乎看不见农田和原生态地域,动物找不到栖息的场所;其次是城市的蔓延导致人们不能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几乎全部要依赖小汽车。

2.1.2城市优先发展

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一国的经济要摆脱贫困,首先要发展大城市,只有大城市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所以,在非洲、拉美,许多国家80%的人口都集中在一两个大城市里,由于城镇体系不健全,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寥寥无几,村庄大量消失,农民迅速涌入大城市,结果找不到就业岗位,形成了大片的贫民窟。结果,城市70%的土地面积被贫民窟所占用,这是非洲和拉美国家的普遍现象。这种发展策略无疑把城市给毁掉了,因为在城市里没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脏乱差、疾病流行、治安恶化。由于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涌入城市,没人种地,造成非洲的饥民总数达2亿人之多。

英国著名的规划学家彼特・霍尔教授认为,当前世界上的城市化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失败的城市化,发生在非洲与拉美国家,劳动力转移在前,就业安排在后,造成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第二类是以中国和东亚为主的有序城市化,也就是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的安排基本匹配;第三类是日本、欧盟正呈现逆城市化现象,每年都有不少老年人甚至一些年轻人回归乡村生活[2]。

2.1.3城乡各自独立的发展模式

美国伯克利大学城市规划学院里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专业,那里的教授们就曾提出城乡必须相互封闭发展。他们认为城市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把农村的劳动力、水、矿产、农产品等资源都吸收到城市来;城市像一个贪得无厌的吸血鬼,导致了农村的衰败。要想保持农业和农村的良性发展,就要通过孤立来杜绝城市的并吞。他们提出的这一理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是从来没有成功地实践过。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实际上是采用了城乡分割的模式[3],结果导致了“三农”问题的积累。

2.1.4 城乡差别化,彼此协调发展模式

法国的农村看上去农居建筑的布局较为密集,围绕教堂聚集在一起,四周被田园和树林所环绕。其他欧盟国家和日本、韩国的农村,虽然也都呈现出与城市景观的巨大差异,但是这些农村的生活条件非常好。世界上连续几年评出的最佳人居环境,一般都是在这样的小镇和农村。

2.1.5建筑节能设计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建筑节能的工作,强制建筑业在新建建筑中执行节能标准,因而已取得了巨大成效,整个国家的建筑能耗大幅度下降。例如,建筑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之一,同时建筑耗能在美国能源消耗中也占重要比例。据统计,近年来美国住房每年消耗能源折合约3500亿美元。美国人口约2.5亿,近三分之二的家庭有自己的房屋,人均住房面积近60平方米,居世界首位。美国能源部提出的“建筑技术计划”,从每个细节出发,详细解释了该如何做才能节能,并推荐符合“能源之星”节能标准的建筑材料,在细节上做得非常完善。既包括加强墙体等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也包括在供暖和供冷的来源、输送渠道及实现方式上节约能源。以建造一幢住宅为例,节能涉及了墙体的隔热层、门窗玻璃、屋顶与地下室的隔热性、通风空调管道的气密性和隔热性,以及热水器和热水管道的保温效率等。

2.2国内现状

2.2.1村镇规划现状

村镇建设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今村镇建设和规划工作,如果要走入一个更高的、更科学的层次,就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能指导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在未来里取得更大的成绩。目前,我国的广大乡村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恢复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二十年的建设实践中,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完整系统的村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应用的主要是村镇建设规划和乡镇域总体规划,可是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因此,在村镇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村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技术管理比较混乱。另外,环境污染正在向农村蔓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方向,同时给农村带来生态环境更大范围的污染,对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浪费。1978年以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是化肥、农药等,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的主要污染源,对于此问题尚需今后规划研究中给予重点解决。

皖北村镇建设所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生态节能工作如何在村镇广阔开展?是否应形成一套完整体系指导建设工作?村镇规划是否应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如果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它应具有哪些层次的规划?各层次规划重点是什么?主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主要技术内容是什么?何时和如何制定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它们与城市规划相关内容有哪些区别?某些相关行业标准能否在村镇规划上运用与如何运用?等等,这些也是皖北地区村镇规划研究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课题。

2.2.1建筑节能现状

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工作发展迅速,但相对发达国家仍显滞后。虽然已先后颁布实施了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也已出台,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还未完全建立[4]。目前总体步骤是节能建筑正在由住宅建筑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发展,由严寒和寒冷地区向夏热冬冷地区扩展,还要由城市向乡镇拓展,更要由节能的低水平向上高水平迈进。尽管近年来针对城市建筑节能工作进行了充分的开展,但是针对村镇节能还未充分展开,还未形成适宜当地的技术和系统的工作方法。这也证明,我们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有待完善。为此需要我们在此方向作出努力,找到新途径。

据了解,皖北村镇位于平原地区,处于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交叉地带的过渡区。最冷月的平均温度0~-10℃之间,冬季有降雪天气。夏季室内温度超过30℃,甚至高达36~37℃。建筑能耗主要是空调及电热设备。冬季室内外温差在 1~4℃之间,室内阴冷,室内最高温度不到1 2 ℃( 卫生标准的下限),冬季平均室内温度为8.5℃,78%的时间低于10℃,人在室内久坐则感到寒气袭人。冬夏季节室内热环境未达到基本居住条件要求,人居环境舒适及健康状况有待改善。

通过实地现场勘查和调研,掌握目前皖北各地区村镇生态环境情况,并对其进行资料汇集,通过对比分析将原有村镇和经生态节能设计后的村镇规划进行对比,从中发现现存的问题,从而找到最佳的规划建设策略。总之,本项目目标是将找到适合于当前社会发展特点,及社会经济效益突出的村镇生态规划设计及其建筑节能技术理方式方法。

上一篇:珠三角环境地质问题影响与评估 下一篇: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成就优美\和谐\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