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四举措”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

时间:2022-07-17 03:40:52

芒市“四举措”助推教育信息化发展

本刊讯(通讯员 杨波) 近年来,芒市市委、市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秉持“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四举措”助推芒市教育信息化新生态。

先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信息化基础。创新工作思路,通过争、投、捐、免、贷、垫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成立芒市育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作用,有效整合资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等,着力推进学校基本建设,强化设施设备配备,全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16年投入资金2 930余万元,为中小学配备多媒体白板一体机646套、计算机2 242台、互动录播教室15间。目前,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小学达10.61台、初中达14.57台,普通高中达9.2台,职业高中达26.9台。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不断强化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有效实施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撑。2016年,200余人参加德宏州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计算机教室使用、云教室使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全市43名教师参加云南省3D打印机培训。目前,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实现全覆盖。

探索“互联网+教育”,打造教育信息化试点。走进德宏州初级中学北校区七年级275班,老师和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学生一边听老师指挥,一边手指在屏幕上迅速滑动。“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书本授课转变为以网络形式进行授课。”该校常务副校长李裕介绍,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迅速准确的学情反映等特征,让信息化下的教学实现教与学互动的同时,更实现了个性化学习。2015年,上海市浦东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芒市签订结对帮扶框架协议,滇西首例移动教学实验班正式落户芒市。芒市以州初级中学北校区、芒市四小为试点,推动实施了“小蚂蚁”移动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拓宽资金保障渠道,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为了整体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芒市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整体推进、平台优先、深度融合”的思路,今年3月与三井住友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博宇新光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芒市教育信息化项目融资租赁合同和买卖合同,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全面打造芒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包括完善教育城域网、校园网建设、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教师办公用机、阅卷系统、直录播数字教室、监控系统、终端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管理与应用支撑服务系统建设,共投入资金7 000万元。

会泽县精细学科教研提高教学质量

本刊讯(通讯员 杨晓祥) 近日,会泽县教育局在全县3所普通高中成立9个县级学科中心教研室,把县级教研工作细化到学科,切实发挥优秀学科教师的教学教研作用,提高学科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县教育局根据3所普通高中学科发展、学科教师业务能力等情况,在3所普通高中各成立3个学科中心教研室,每个教研室由来自不同学校的9名人员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成员6名。学科中心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分别享受学校中层干部正、副职待遇,成员由所在学校每周计给3课时的工作量。

各学科中心教研室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职责,按时、按质组织开展学科教研工作。重点做好学科教研计划制定;高考动向研究,收集、整理、教学信息和教研活动资料;组织开展学科建模活动,创新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方法;编撰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资料;承担3所学校期中、期末、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试卷的命制及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工作;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每学年申报1~2个课题,并组织实施;定期举行学科教学成果展示,定期向县教育局汇报学科教研工作开展情况。

教育局每年下拨给各学科中心教研室专项经费3~5万元,用于学科中心教研室开展工作和举行活动。每学年依据学科教学质量、教研成果、日常工作、档案资料等,对各学科教研室进行考核,评出等级,对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上一篇:首届云南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校长论坛在昆... 下一篇:回应民生关切 推进依法行政 切实做好建议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