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诵读与个性化诵读

时间:2022-07-17 02:19:00

共性诵读与个性化诵读

经典诵读内容彰显了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了中华文明,孩子们诵读经典可以直接品味到传统文化的生动,可以获得礼义孝道的点染,它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近年来,就如何指导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问题,我探索、总结出了“共性诵读与个性化诵读”的指导方法,现将其介绍,与同仁商榷。

一、充分认识“诵经”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做好“诵经”指导的前提

正确、充分的思想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是“诵经”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定要充分认识“诵经”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实际上最关键的就是引导人健康成长,即教学生怎么做人,这一价值观的传授便是教育的核心。中华经典诗文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她是语言的精华,思想的花朵;她意境深远,韵律优美;她体现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放射着中国传统经典的哲理光芒,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长期坚持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启想象力,提高语文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既利于学生修身养性,又能使他们的语言流畅练达,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代代相传。有了以上认识,教师在指导“诵经”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其指导的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

二、共性诵读

共性诵读是指适合于全体学生的诵读方法,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读背结合。

读。首先,必须让学生做到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注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其次,尽量让学生做到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和意境美。让经典诗文中传诵百世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背。背诵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一个望而生畏的难题,特别是对貌似艰涩难懂的经典诗文更是如此。因此,在“诵经”指导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乐背”、“善背”。要收到这样的效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浓厚的经典诗文学习气氛。必要时,可以用古诗文的朗读代替课前预备时的歌声,创造一种和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稚嫩悦耳的读书声飘溢校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就是这种做法的典范。

2.列出明确而详细的背诵一览表,督促学生背诵,并根据背诵情况打分。这种方法虽然较为传统和普遍,但仍行之有效,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提高。

3.举行经典诗文朗读比赛和书面知识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去年“六・一”文艺汇演时,我班的经典诗文朗诵节目获得了各级领导及群众的好评。经典诗文知识竞赛也成绩斐然。之后,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

这些具体方法能从客观上扫除学生背诵经典诗文的障碍,让学生加强经典诗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加深理解,在理解中熟读成诵。

(二)分类集中。

在经典诵读教育教学中,我把经典诗文加以分类集中,让学生便于操作,从容有序、循序渐进地接受和消化。其法如下:

(1)按诗与文分类,将“诵经”活动的中所有诗与文分列开来,并且要求熟读成诵。面虽然比较广,但由于平时要求穿插、交替诵读,所以难度不大,落实起来也比较容易。

(2)挑出经典诗文中的名句进行欣赏。例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所蕴涵的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表达的雄心与气概等,无不值得学生去品味和欣赏。

(3)对古诗文进行专题分类汇集,便于学生记忆和积累。如“诗中夕阳”、“诗中哲理”、“诗中山河”、“诗中凤(云、雨、雪)”、“诗中树(花、草、鸟)”;名篇中的至理名言等等。这种做法具体明确,详细清晰,连类而及,妙语连珠,识记、理解和运用方便快捷,得心应手。

“读背结合”是从大局上解决问题,“分类集中”是从细节上解决问题,二者相得益彰。因此,“读背结合,分类集中”不失为经典诵读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共性方法。

三、个性化诵读

个性化诵读是三维的,它应包括下面的内涵:个性化诵读价值观指向人为性,既人文精神的领悟;个性化诵读必须凭借文本,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个性化诵读要体验,更要思维,力求思维与情感的统一;个性化诵读是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以教师的阅读分析去代替;个性化诵读必须有老师的指导。探索“个性化诵读”的有效指导,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引导

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共性特点;但同龄儿童的思维特点,又是有差异的,也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如在主要内容的把握上,有的侧重整体思维,对这部分学生,要着重指导他们对全文(诗)的多遍诵读;有的侧重分析思维,对这些学生,要引导其遵循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进行诵读。这样,侧重整体思维和侧重分析思维的学生都得到了尊重,诵读的效果会更好。

2.根据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指导

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对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同,知识背景有比较大的差别;由于个性特点、家庭与社会背景不同,生活经验也产生差异。因此,这些差异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带有个体的特点,老师应从不同层面去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对缺乏有关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同学,对经典诗文的个性化诵读,是非常有效的帮助。

3.语言形式与个性化诵读

“诵经”的第一步是要学会从诗文的语言形式入手,进而了解其所写的内容,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或蕴含的哲理。对诗文的个性化诵读,离不开语言形式。文本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有概括的表达,也有细节的描写;有情感的直接抒发,也有思想的曲折表达;有按顺序写的款款而来,也有倒叙、插叙的峰回路转;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也有“人比黄花瘦”是婉约……即便是同一主题,语言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在指导学生诵读时,我引导他们从各自的爱好出发,根据自己所钟爱的语言形式对诗文进行侧重选择,加强对这些诗文的诵读,且要读懂读透。

个性化诵读指导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诗文多读多背,最后完成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消化吸收,进而达到提升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目的。

实践证明,“共性诵读与个性化诵读”方法的引导下,学生乐于吟诵,效果良好。

(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第四小学)

上一篇:选准研读点研读更精彩 下一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