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之旅,我人生的新起点

时间:2022-07-17 12:52:37

爱心之旅,我人生的新起点

一、偶遇

2010年9月5日,我到杭州游玩,晚上坐火车回义乌。没有座位,我就站在车厢的交界处。我看见一个很瘦弱的小男孩,他拎着黑色的大包站在过道上,额头上的汗水滴滴答答地向下流着,包重,天气热,他显得很无奈。

“小兄弟,到哪里上学?”看他无助的表情,便开口跟他说说话,或许还能帮他解解闷。

“到义乌。大哥,我出来打工都三年了,我贵州的。”他说得很是轻松。“三年?”我诧异道。他接着说:“家里穷,哪个上学哟!”

我惊呆了。连初中都没有上完就要背起重重的行囊风雨兼程地到异地打工维持家计,我在敬佩的同时也感到心酸。他的命运与学业没有交集,我知道命运这东西不可信,但现实让人很无奈。

攀谈中,他零零散散地为我描绘一幅他的生活背景图。而贵州、山区、弃学、打工这几个词却一直在脑袋里徘徊。

二、让他们读更多的书

我觉得应该为还在山区艰苦条件下读书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和朋友们反复沟通后,便有了为贵州贫困山区学生捐赠图书的想法。《为贵州贫困山区学生捐赠图书活动的倡议书》的帖子发在了“秋千网BBS”上,得到网友们的积极响应。

9月12日,我们联系到贵州施秉县马号乡平扒希望小学校长邰秀翔,通过他了解了该小学的各种情况后,我心口莫名地疼痛:学校的图书仅有912册,教学资源和课外读物极度匮乏,学生学习的知识仅靠40分钟的课堂学习;很多孩子初中没念完就外出打工,家境好点儿的读几年技校,然后在城里找工作。他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境遇呢?

图书的筹集比较顺利,每个募集点的图书数量也一天天地更新。让我感动的是,这些爱心人士还在书上写一些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的温馨的话语;还有些人直接把图书邮寄给平扒希望小学,其中一部分人不愿留下自己的姓名……

三、旅途

我坐上火车,从义乌奔赴贵州,之后换乘中巴向马号乡进发。山路崎岖,坑坑洼洼,沾满泥浆的客车,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泥泞的山路上蹒跚前行,我有些晕车。山间公路狭窄,偶尔两车相遇,必有一车先靠在路旁让道。

我一直在心里勾勒此行的目的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究竟有一群什么样的人?就在胡思乱想中,在山道上盘旋了近2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马号乡。此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朴实的山民告诉我们:“离平扒村还有近40里路哩!”

“40里路?”我们一行人傻了眼!找辆当地的面包车吧!可是一问之下才知道,没有人愿意去!因为下雨,路面滑且道路特别难走,重要的是有山体滑坡的危险。下着雨的马号乡好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山峦,阻挡着我们。

最后经打听,我们坐上了由马号出发,而且是从马号到六合每天唯一的一趟公交车!幸运的是同车中有平扒希望小学老师的家人。她们知道后,很热情地对我们说:“到了六合,我去叫车来带大家。”抵达平扒希望小学是2010年10月2日的中午。

四、苗寨和希望

在平扒希望小学的老师们热情招待下,我们吃了丰盛的农家饭。在这狭小的贫穷小学里,我看到了山村孩子们的活泼、好奇,还看到了他们一双双渴望走出农村、走出大山的朴素理想。几位老师坚守在大山里教书育人,也为的是将孩子们带出闭塞和落后。

下午,全校师生举行了个简单的捐赠仪式,我们把图书一本本地发到每位学生的手上,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为自己,为父母,为家乡多努力。

群山环绕、植被茂密的山沟里,住了不少苗族人民,他们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孩子们围着我们不停地问这问那,想知道更多外面的信息。我越讲解,心情就越难受,几次差点哽咽,可还是忍住了,笑着对小朋友们说:“等你们长大了,你们也能到城里去。”小朋友脸上立刻出现了渴望神情,似在想象着他们未曾见过的繁华世界。

在这个别说是网络,就连道路都不通畅的山寨里,我明白了这次爱心之旅是我人生的新起点。这里孩子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渴望看到大山那边的繁荣。

当晚,我就住在老师的家里。山区早晚温差大,老师木质结构的房屋,在晚上不是很保暖,我几次被冷醒。每一次醒来,我都会走到窗户面前,打开窗户望望朦胧月光下的清冷宁静的大山,望望那些安静的寨子。偶尔几声狗吠,装点着这个朴素自然的世界……

这只是开始,2011年“五一”我会再次深入山区。

上一篇:美丽的智慧等 下一篇:我想说的就是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