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小数点

时间:2022-07-16 10:13:15

夏天的小数点

牙尖咬住豆荚的一头,用手捏着向外一拽,豌豆们全部落进嘴里。有时三颗,最多四颗,根本不用看,用舌头就能数清楚。

妈妈煮的豌豆最好吃了。

但是我知道,当今年第一碗新鲜豌豆递到面前的时候,难熬的日子也就开始了。

从吃豌豆开始算起,大概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我都得沉浸在期末考的阴影里。

说起来我并不是学习特别差的小孩,别人会做的题目,我总觉得自己努力一下也可以。

二年级的期末考试,我得了双百分,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妈妈捧着我的脸亲了好几下,她和爸爸说我真聪明。而那一次,班上有6个人得了双百分。我猜,他们的妈妈都亲了他们。

三年级的时候,我数学只拿到80分。

爸爸说:“哟,80分啊?”

妈妈说:“没关系啊,80分也还不错嘛。”

她还是走过来亲了亲我,但我感觉一般,心情好像也随之低落了20分。

为什么考得不好,我心里明白。三年级的数学课本里出现了小数点。小数点是什么啊?是把1、2、3……这些原本完整的数字,分割成更多、更多的数字的东西。

就像是一整条豌豆剥开,里面还躺着1、2、3、4。豆荚里的豌豆就是豆荚的小数点,但是课本上的小数点比豌豆更复杂,更讨厌,更让人难以接受。

“2.51读作二点五一,写作2.51……”老师不断重复着小数点的写法和叫法。

在我看来,这根本没什么不同嘛。

然后我们开始学习小数点的加减法,虽然烦得要命,但我还能勉强应付。不过再这样下去,数学就快要成为我最怕的事情了。

四年级的时候,真正可怕的东西来了! 带小数点儿的加减乘除全部涌现了。

随之产生的各种应用题:“白菜”、“土豆”、“公斤”、“价格”……

我有个同学的妈妈说,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要去卖菜。

她骗人吧。卖菜的数学一定很好,因为他们每天都要铺天盖地地算来算去,每天都要做应用题。

偶尔不用上数学课,我会觉得心情很好。但通常高兴不了多久,下午的时候,数学老师会突然冒出来,在黑板上写下几大道数学题。

数学题触目惊心地被抄写在黑板上。简直就像动画片里那种你以为消失了,结果却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冒出来的大怪物。我看着数学老师笑吟吟地拍着沾满粉笔灰的手,心都凉了。

默默地把数学作业本重新从书包里翻出来,我慢吞吞、慢吞吞地抄下题目。

背负着沉重的心情(其实是沉重的数学作业),我不想回家,在家附近转悠的时候,路过了热闹的菜场。

看着菜场里的南瓜、冬瓜、辣椒、小葱……我不由得想,这些菜里有无数的应用题,但似乎没人为小数点而烦恼。小数点到底是谁的发明?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就像跟在妈妈后面的小鸭子,排着长长的队伍,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啊,好烦人!

我妈总是在一家固定的摊位上买豌豆。那家老板是个脸红扑扑的胖阿姨。这会儿,她正对着我笑呢。

“来买豌豆吗?一个人啊。” 她冲我嚷嚷,又眨眨眼。

她摊子上的豌豆可真好看,碧绿的,鼓鼓的。我很想拿起一个用牙齿咬住,再用手一拉,把它们全部灌进嘴里。

但是我忍住了。

“我买豌豆。”

“一斤三块五。”

“我买30.45斤,请问要多少钱?”

“啊,要多少?”

“30.45斤。”

胖阿姨奇怪地看着我。

“我说,小朋友,你妈呢?”

“我妈让我来买豌豆。”

“让你买多少?”

“三十点四五斤。”我鼓足勇气又说了一次。照着课堂上老师教的,心里把读法改成了汉字形式。

“你听错了吧,你瞧,我这里也没有那么多斤豌豆啊。”胖阿姨愣了愣,突然笑起来。

来了一个男顾客,称了3斤豌豆。

原来3斤豌豆就有那么大袋,我要的可是他的十倍。我在一边偷偷掂量着。

“那个——”我又喊胖阿姨,她正要坐到菜台下面去看她的小电视。

“我刚才是记错了。”我说,“我妈要3.45斤豌豆。”

胖阿姨从豌豆堆后面露出上半截脸:“喂,你到底要干吗?”

“我想知道3.45斤豌豆要多少钱……”

“小鬼,你不是真的想买豌豆,对吧?”

我红着脸点点头。

“那告诉你就不要来烦我啦!”

“好。”

胖阿姨把头低下去,再也没抬过脑袋,只听她在菜台下喃喃自语,突然大喊一声:“12.075元!”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出了菜场,“12.075” ,心里一直念叨着这个数字。回去就把答案填在了数学题上,还没忘记往后移动一位小数点。

那天的晚餐是清炒土豆丝、油焖茄子和黄瓜炒鸡蛋。

假设一个土豆能刨出500根土豆丝,这里有3.5个土豆,那么这盘里有多少根土豆丝呢?

我用筷子在土豆盘里拨来拨去,被妈妈狠狠地用筷子给敲了手背。

“吃饭不许拣来拣去!”

“我没有拣啊。”

“那你在干吗?”

“我正在验算,这里有多少根土豆丝……”

吃豌豆的时候,平均每个豌豆荚里有3.5颗豌豆,数一数空的豆荚,就能算出一共吃了多少豌豆。

走在马路上,一步跨两片砖。一片砖20.5厘米,一共跨出200步,就能算出这条路有多长。

坐在前面的同学穿了一件格子衬衫,每个格子3.5厘米×3.5厘米,数清她身上所有的格子,就知道这件衣服的面积。

我的口袋里随时装着尺子、笔和纸。我想知道一切事物的结果,最后的那个数字。如今在我的眼里,似乎不管什么都可以互相加减乘除,什么都能得出个结果。

而我的算术永远不会像卖菜阿姨那么好。我脑子想不过来,每次算带小数点儿的题目,我就必须掏出纸和笔,把数字们对整齐,小数点对小数点,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一个数字架在另一个数字上面,有点像搭积木,把它们一点点加起来,如果失败了,哪一块错了,就得推倒重来。

尽管每天都在练习,我依然算得很慢。在数学测验上,我拼足力气也没有办法把试卷全部做完。

眼睁睁地看着老师将我的试卷抽走又不能抢回来,那种心情,实在是难受到了极点。

放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把我喊到了办公室。

“这几次数学测验,你的题目都没有做完啊。”

“嗯,来不及。”

“怎么会来不及呢,你看其他同学……你怎么退步得那么厉害呢?”

“不是退步!”我强调说,“我只是看见数字就头晕!”

这种理由也说得出口……唉!

我看着班主任失望的脸色,想起得了80分以后,妈妈的那个吻,心里好难过。

数学老师曾经说,没有什么真正难的题目,难的是你们自己。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后来想了半天,觉得他大概是想说,题目都是一样的,只是有的人会比较笨。

我是比较笨的那个么?

数字像乱麻一样放在脑袋里,怎么也理不清。什么数学题目做起来都比别人慢一拍。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真是笨头笨脑,我赶紧闭上了眼睛。

听说我的数学测验没做完,妈妈也只是轻描淡写地问了下。

“怎么回事啊?”

“因为我比较笨吧,大概。”我终于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妈妈,你也别安慰我了。

“你胡说什么呢!”

“因为老师说的,题目不难,难的是你们自己。我觉得算术,对我来说,真的很难。”

“我说,小妹,你喜欢吃芥末么?”

干什么啊,明明知道我闻到那气味就想吐,还要问。

我气呼呼地摇头。

“妈妈我可是喜欢吃,每次大虾蘸芥末都能吃好多。”

这个我也知道,妈妈你只要别当我面吃就好。

“这和学数学不是一个道理么?”妈妈笑嘻嘻地说,“有人擅长,有人不擅长,小朋友长大了,每个人都会对数字有不同的感觉啊。”

什么意思?

算算术和吃芥末大虾难道是一回事么?

“不能因为不爱吃芥末大虾就说那个人笨,对吧?”

“是的。那老师的意思,并不是说我比较笨啦?”

“嗯,不是笨,真要不擅长也没办法,尽力就可以啦。我要去厨房吃大虾蘸芥末了,你要不要来一个啊?”

“才不要呢!”

“傻瓜。”妈妈哈哈笑着摸了摸我的脑袋。

傻瓜……那妈妈的意思,我还是笨啦?

作文课上,在题目为《我最喜欢的职业》一文中,我写下了想当卖菜阿姨的愿望。理由很多,除了每天可以吃到新鲜的豌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算术好。她们都是躲在菜台后面的算术高人。

一向拿手的作文却没有得到高分,老师写了三个字的红色大评语:“想当然!”

不管别人怎么想,我还是喜欢菜场里那位卖豌豆的阿姨。

周末中午的菜场没什么顾客。

五月底的天很闷热,卖菜的摊主们一个个睡得东倒西歪,只有菜铺子上系着红绳的电风扇在猛转。

“那个,阿姨!”我迟疑着喊了几声,见卖豌豆的阿姨没有反应,只好大喊一声,“买东西啦!”

“来了,来了!”睡得正香的阿姨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看见是我,胖胖的阿姨似乎又瘪下去一点点。

“怎么又是你啊。”她嘟囔着,没精打采地坐正身子。

“我想向你学算术。”我说。

“啥?”

“学算术。我算题算得太慢了,可能是全班最慢的一个……”我支支吾吾。

“哈哈哈!”她大笑起来,“小孩,你怎么就觉得我算术好啊?”

因为你算得比我快啊,这有什么可笑的。

胖阿姨伸手在菜台下摸出一个黑家伙:“它的算术才最好!”

计算器?我瞪大眼睛。

“嘿嘿嘿,”胖阿姨弯腰,“上次你那个复杂的数字,就是靠它哦。”

“不是你算的?”

“不是。”胖阿姨摇摇头,“就算真的买豌豆,也不会有顾客要那么奇怪的数字嘛。再说,现在卖菜都用电子秤,又快又准。”她又指了指身后一个闪着电子屏的秤台。

“所……所以,数学不好,卖菜也没关系?”

“绝对没问题。”

“好吧。”我呼出一口气。

那么,我以后到底是要卖菜还是不卖菜呢?数学不好,卖菜也没关系,可是既然人人都用电子秤,吗又要羡慕卖菜的阿姨呢?

菜场外阳光刺眼,这个问题想得我心头很乱。叹口气,我还是回家吧。

六一儿童节,我跟妈妈提出想要一个计算器,像卖菜阿姨那种黑黑扁扁的塑料计算器就好。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太阳能计算器,我没事就“啪嗒啪嗒”乱按。

有了计算器,好像所有的一切都能算出个结果。

也许大家都有计算器,所以他们算得比我快……明明知道不是这样,但这样胡思乱想真开心啊。

“小妹!”爸爸说,“计算器可以用来检查结果,但还是要努力用笔算,明白么?”

不明白。

“明白了,爸爸。”

有计算器的日子,一下过得飞快。

还没走出教室门,数学家庭作业就做好了。

计算器能算出小数点后面许多位的数字,我用嘴巴都念不过来的长度。

电子屏上的小数点,真好看啊。

如果能够天天抱着计算器做生意,我仍然想当一个卖菜的。

有一次甚至梦见自己变成了计算器,晒一会儿太阳,就变得无所不能,什么数字输进去,不管经过几次运算,都能得出最准确的结果。

我一直想知道计算器的内部构造是怎么样的,这么薄薄的家伙,竟然什么复杂的题目都算得出来。

在梦里,我照着镜子,看来看去,得意洋洋,计算器,原来就是我这个样子啊。

就那样笑醒了,很不好意思的,这个梦也一直没有和别人说起过。

放学前的自习课上,同学们在做数学老师留下的家庭作业,铅笔头在草稿纸上发出“沙沙”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听见那个声音我有点慌。窗外的树叶已经很绿了,我的作业已经写好了,我打了一个哈欠,感觉有那么点无聊。

计算器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那些需要写下运算步骤的题目中,计算器就无法发挥作用。也许它脑子转得太快了,我实在没有办法看清楚过程,反正我把最后的结果抄在作业本上就行了。

我以为自己能蒙混过关。结果没两天老师就找到我,他把我那本没有运算过程只有结果的作业本摊在我的面前。

“这是你做的作业么?”

“是的,老师。”

“为什么没有计算过程?”

“那个……”

“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老师只要一个结果,那你们用计算器就能算出来啊!”

就是用计算器的啊,老师果然什么都知道!

“而且,考试的时候是不可能给你用计算器的,明白么?”

我只想把头低到两个膝盖之间去……

踢着地上的石子,在心里计算着它滚出了多少米。我从没有想过那么复杂的事——

计算器是没有运算过程的;考试的时候不能带计算器。

就算我把大家都想知道的那个结果填在习题的最后,老师也还是不满意……

我又一脚,偏了。石子滚出了人行道,掉进了下水道的缝隙里。

这次,我没法计算它滚了多少米。

站在石子消失的路牙边,我突然想到,是不是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法算清楚?

眯起眼看天空。白云每时都在变化,一朵变成两朵,两朵分成三朵,每一朵的大小都不同,它们变来变去,没个准数。

星星永远都数不清楚,因为总是有看不见的星星存在着——自然课的老师也曾这么说过。

楼下小狗的胡须昨天看还有十几根,今天就被剃光了。

照镜子的时候,我发现侧牙掉了一颗,另外一边又长出了一颗新的牙。

下雨落下的雨线,长长短短,根本数不清楚。

这些事总是在不停地变着,没有结果。不管带不带小数点儿,计算器它也算不了。

老师说,过程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如果认真写下一个过程,就算结果是错的,也没关系么?

当时,我很想这么问老师。

计算器静静地放在桌子一角。

计算器还是计算器,我还是我,梦不是真的,我也不可能拥有计算器那样快速运转的大脑。

我铺开笔和纸,开始做今天的数学作业。笔头和纸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也是计算器没办法做到的事。

上一篇:用活教育资源促进课堂教学 下一篇:探析小学语文的创新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