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膏不能“脚痛医脚”

时间:2022-07-16 09:53:41

疼痛常伴有身体组织的实质性损伤。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疼痛性疾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国内的统计数据表明,出现骨骼、肌肉疼痛症状的患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8%,约有2 亿多人。因此,止痛药膏,尤其是伤湿止痛膏之类的硬膏类止痛贴膏几乎是家家藏备就不难理解了。然而,您是否知道止痛药膏是怎样一种药物剂型?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止痛作用?是否任何人凡出现疼痛都可以使用?请看本期专家评药――

认识膏药

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是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半流体的一类剂型,主要作为贴敷用,由药物和基质两部分组成(也有不用基质的)。

外用膏剂中的软膏与膏药在中国应用甚早。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在《黄帝内经•素问》“痈疽篇”中载有“疏砭之,涂以豕膏”。汉代名医华佗在施用外科手术后,常用“神膏”以促进伤口愈合。外用膏剂到明、清两代更有发展,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膏剂品种也不少;清代吴师机著的《理瀹骈文》是一部论述膏药的专著,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并有进一步的发展提高。

历史上,将膏剂分为四类:煎膏、软膏、硬膏、敷药。

1.煎膏:唐时称“煎”。一般是药物经过煎煮、去渣、浓缩,再加蜜或糖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供内服的制品,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点。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性滋润,故又称“膏”或“膏滋”。也有将加糖的称为“糖膏”,加蜜的称为“蜜膏”。单纯的煎膏根据稠度分干浸膏、浸膏、流浸膏。

2.软膏:古时称“贴”。是用植物油、蜡、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作基质,加入药物加热后,提取有效成分;或不经加热,研粉掺入所制成的供皮肤或黏膜应用的半固体剂型。习称“药膏”,又称“油膏”。具有保护、湿润、或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软膏剂中的药物亦可透皮吸收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3.硬膏:通称为“膏药”,系将药物溶解或混匀于适当基质中,摊涂于裱褙材料上,供贴敷使用的一类近似固体的外用剂型,具有局部治疗作用或全身治疗作用。根据基质组成不同可分为铅膏药、松香膏、橡胶硬膏(橡皮膏)、巴布膏剂、透皮贴剂等。

4.敷药:古时称“薄”,是将药物粉末用各种液体调制后,使成糊状及软膏状,敷贴于人体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制剂。又称“薄药”、“敷贴”、“糊剂”。根据赋形剂的不同,可分为水性敷药和油性敷药两类。包括临时调剂和成品制剂:临时调剂多采用新鲜药材或药材饮片,捣粘或添加溶剂混匀,外敷;制剂是将加工后的药物粉末包装,或将药物粉末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外用糊状制剂成品。

如今常用的膏药主要有2类,一是黑膏药,如狗皮膏药、追风膏药、拔毒膏药等;二是橡皮硬膏,如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等。

膏药的作用原理

中医外科膏药是利用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膏药中取气味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膏药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机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止痛贴膏17问

1 常用的中药止痛贴膏有哪些?

常用的中药止痛贴膏有肤疾宁贴膏、附桂风贴膏、狗皮膏、骨友灵贴膏、关节止痛膏、活血解痛膏、辣椒风湿膏、伤湿祛痛膏、伤湿止痛膏、少林跌打风湿膏、麝香跌打风湿膏、麝香关节止痛膏、麝香解痛膏、麝香追风膏、天和骨痛膏、天和追风膏、田七镇痛膏、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等。

2 贴膏药时有什么讲究?

首先要掌握好适应证,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不可随意“通用”。例如,因受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以散寒祛风、舒筋活血、止痛;橡皮膏类膏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要选好时机。如果局部肿胀明显,24小时之内先不忙用止痛膏,应先冷敷或冰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再配合活血化淤的膏药,如复方南星止痛膏、奇正消痛膏等;如果痛的很厉害,也可口服消炎止痛药,如戴芬、芬必得等。

此外,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方法要正确。在贴膏药之前,应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将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擦净拭干,然后再贴。贴膏药应剃净汗毛或尽可能避开汗毛较多的地方,否则,一是粘不住,二是撕揭时带起汗毛会引起疼痛。冬天气候寒冷时,橡皮类膏药往往不易粘住,这时可将膏药贴好后用热水袋敷一下,以便粘牢固。或在使用前先在火上烘烤(烘烤方法也有讲究,如使用黑膏药类膏药,应先将膏药放在酒精灯、蜡烛等微火上加温或将其漂浮在开水上面软化,等烘烤后的膏药不烫皮肤时再贴于患处)。(2)部位要选准。有的膏药必须贴于特定部位,如小儿暖脐膏治小儿寒积腹痛,须贴于肚脐上,未满月小儿则应贴于脐下小腹部。十香暖脐膏治脘腹冷痛,可贴于肚脐,也可贴于痛处。

3 贴膏药要忌口吗?

在贴膏药时,应忌吃一些如韭菜、香菜、海鲜等刺激性食物或生冷食物。

4 用止痛膏后是否还可以同时服用止痛药?

如果止痛贴膏效果不满意,可同时服用布洛芬或双氯芬酸缓释片等消炎止痛药。但需要饭后服用,有消化性溃疡者不可以使用,因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5 止痛贴膏多久更换合适?

一般一片橡皮膏的药效可维持1~2天,所以不要换得过勤(有人主张经济许可的话,最好12小时换1次);粘贴后,如果局部感觉有些痒,可暂时去除膏药,局部涂70%的酒精止痒,瘙痒消失可再贴。如果皮肤出现丘疹、水疱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去除膏药,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以防感染。

6 止痛贴膏有没有耐药性?

一般来讲,目前常用的止痛贴膏是纯中药制剂,不具有耐药性。但是,长时间使用会使药物作用下降,效果不如刚用时好。这时,可以停用一段时间或将两种药膏交替使用,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7 止痛贴膏潮湿了要不要更换?

要更换。止痛贴膏的膏体多为布质,受潮后不易马上干燥,而且也影响粘性。若发现止痛贴膏潮湿了,应该立刻去除贴膏,若为皮肤破溃渗液,则不应该再贴膏药,应该保持皮损处干燥;若为外来液体造成的膏药潮湿(如受水冲洗等),药物成分极易流失,起不到止痛效果,则应待皮肤干燥后,换用新的膏药即可。

8 小儿用止痛贴膏有什么讲究?

止痛贴膏不是小儿使用的首选,因小儿不会说话或不会表述疼痛的部位或性质,盲目使用止痛贴膏会掩盖病情。此外,一些止痛贴所含的药物成分也不宜用于小儿。要用,必须到医院诊断明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9 老年人用止痛贴膏有什么讲究?

几十年的劳作,老年人腰腿痛、肩背痛、关节痛免不了,贴膏药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但在选择使用止痛贴膏前最好要弄清疼痛的性质,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反应迟钝,当许多病症出现时,可能疼痛感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疼痛,因而易延误诊治时机。因此当发现身体莫名疼痛时,切莫大意,应该及时到医院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治疗。老年人容易骨折,如果骨折仅贴止痛膏就误大事了。老年人常常周身酸痛,不宜周身或大面积贴止痛膏,尤其在躯干部容易影响呼吸运动,影响汗液的排泄和体温的调节等。

10 止痛贴膏能否当作创可贴使用?

不能“张冠李戴”。因很多止痛贴膏中含有活血化淤的中药成分,使用会导致伤口出血或疼痛加重。此外,止痛贴膏也少了创可贴应有的起止血作用的成分。

11 孕妇用止痛贴膏有什么讲究?

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特别是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贴膏药,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

12 哪些情况应谨慎使用止痛贴膏?

(1)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贴,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2)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不要立即将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

13 为什么伤后不能立即贴伤湿止痛膏?

不少人认为伤湿止痛膏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所以往往在跌打扭伤后立即贴上伤湿止痛膏,以为这样伤痛好得快。殊不知适得其反,局部反而肿胀疼痛得更厉害。这是由于人体组织在受到外界损伤后即呈现炎症反应,液体大量自血管内渗出到扭伤处,局部慢慢出现肿胀,继而压迫神经引起疼痛,这种反应在24小时内可以达到高峰。如果24小时内贴上伤湿止痛膏,因伤湿止痛膏有活血作用,局部血循环量也会增多增快,这样反而加重局部肿胀疼痛现象,所以在跌打扭伤24小时内贴伤湿止痛膏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方法是,伤后立即冷敷或用冷水冲洗(指皮肤无破损现象)。24小时后,再贴上伤湿止痛膏。这样,伤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便会减轻或很快消失,既缩短病程,又减轻痛苦。

14 止痛药膏对局部疼痛疗效如何?

用止痛药膏一般半小时后即可见效,2周内有明显效果。止痛药膏对治疗紧张性头痛也有效,而且购买方便,多数在药店有售。常见的药膏有薄荷醇药膏、阿司匹林药膏、辣椒素药膏等。薄荷醇药膏以酒精为基础用薄荷醇制造,应用该药膏通常会有“热”或“冷”的感觉。阿司匹林药膏可以缓解关节炎症疼痛。辣椒素药膏由辣椒制作而成,把药膏擦在疼痛区域,可以减少机体传递疼痛信号(因此减少疼痛)。另外,包含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的处方疼痛药膏对关节炎患者有效。双氯芬酸是其中一例,该药有胶体形式和膏体形式。如果其他止痛药膏效果不明显,也可选用利多卡因药膏。

15 止痛贴膏过敏怎么办?

多数人贴膏药后并无明显不适,有部分人会感到局部发热、轻微发痒,这属于正常反应,可以不管。也有些人贴膏药1~2小时后局部红肿热痛,甚至起疱、渗出。这时要去掉膏药,如果疱小,可以涂些碘酒,避免感染,同时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等)即可。如果疱大,或者红肿、瘙痒加重,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按药物过敏反应作相应处理。

16 如何保存止痛贴膏?

未用的橡皮膏应装入原袋内,放凉爽干燥处保存。

17 能不能自制骨伤(消淤)止痛药膏?

可以。以下提供2个处方供选用。处方一:牛角、制乳香、制没药、粟米各8~12克,血余炭2~5克,蜂蜜3~6克,米醋50~60克,前5种药打成粉末,调和成软膏。外敷于患处,可抑制肿胀,改善微循环,有明显镇痛作用。处方二:木瓜、蒲公英各100克,栀子、地鳖虫、乳香、没药各50克,大黄250克,均打成细末,用饴糖或凡土林调敷。外敷于患处,具有消淤、退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骨折伤筋初期肿胀疼痛剧烈,不破皮者。

常用止痛药主要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止痛药主要有:(1)以阿司匹林、布洛芬(非甾体抗炎药)等为代表的解热止痛抗炎药。此类药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譬如,引起人体多个系统(消化、神经、泌尿、血液)的损伤,据调查,在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中,大约有10%~25%的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小肠黏膜受损者高达75%,损伤病变包括炎症反应、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等。(2)以吗啡、杜冷丁等为代表的麻醉性止痛药,该类药物副作用大、具有成瘾性,医师才能使用。(3)以奇正牌消痛贴膏、天和骨通贴膏、伤湿止痛膏等为代表的传统外用止痛药膏,该类药物目前已成为国内医生首选的外用止痛药物。

>>相关链接

巧用止痛贴膏

1.头痛:将伤湿止痛膏剪成圆形贴于两侧太阳穴、二眉之间的印堂穴或疼痛处,一般5~10分钟,疼痛便可得到缓解,可用于应急。

2.牙痛:将伤湿止痛膏贴于疼痛一侧的面颊或患侧颊车穴(咬肌隆起处),大约15~20分钟,局部痛胀感可明显减轻。

3.胃痛:当胃痛发作而一时又找不到治疗药物时,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于腹部压痛的地方,或中脘穴(脐上方四横指处),15分钟左右胃痛症状便可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4.痛经:痛经时,可于小腹疼痛处和尾骶部各贴1张伤湿止痛膏,或将伤湿止痛膏贴于脐下四横指处的中极穴,这种方法常能使疼痛明显减轻。

5.感冒:取伤湿止痛膏1张贴于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24小时更换1次,直至病愈。用于患感冒的儿童,疗效更佳。

6.晕车晕船:在上车或上船前半小时,用伤湿止痛膏贴于脐上和内关穴上(手腕横纹正中上两横指处),可起到防治头晕、呕吐等作用。

7.小儿消化不良:取伤湿止痛膏1小块,贴于小儿的肚脐上,半天换1次,具有较好的效果。

8.冻疮:当冻疮初起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连续3~5天,痒感即可消失,红肿也可逐渐消退。

9.鸡眼:患有鸡眼的患者,可先用热水浸泡患足,然后剪去鸡眼上的硬皮,再贴上伤湿止痛膏,两天更换1次,数天后疼痛即可消失,局部软化,鸡眼便会逐渐变薄缩小。

上一篇:孕期心律失常该用什么药 下一篇:自测血压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