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研究

时间:2022-07-16 09:41:08

中高职衔接研究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普及,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高职教育衔接不是简单地“学历嫁接”,而是要从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高职招考政策、学习国外经验等方面进行良好衔接。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学历嫁接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普及,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积极顺应形势,通过调整、合并、改制和升格高职院校等途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国家政策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初中后的分流教育制度要以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准,职业学校的教育要与职业培训教育齐头并进,从而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在政策方面已经开始积极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相互衔接的机制体制。因此,怎样促进和实现中、高职之间有效衔接与沟通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涉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关系着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基于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解决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

中职和高职间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专业设置各自为政、招生模式自说自话等亟需在体制机制上予以综合纠正,在顶层管理上进行系统化设计。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

二、中高职衔接现状分析

毫无疑问,高职与中职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职、拉动中职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创新改革的目的和制度设计的初衷看,中高职衔接本是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学生(家长)“三方共赢”的改革新政,实行中高职衔接理当是大势所趋。然而,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来看,中高职衔接工作却并未出现预期的“火爆”,而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若即若离“两张皮”。具体表现为“冷热不均”现象明显,即中职“热”、高职“冷”,教师“热”、学生“冷”,开始“热”、后来“冷”,家长“热”、学生“冷”,等等。

何以如此,其中原因耐人寻味。从总体上看,中高职衔接的阻碍因素很多,其中不乏诸如中职免费读书而高职学费偏贵、中职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等外部原因,但更重要的瓶颈则在于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专业设置各自为政、招生模式自说自话等内部原因,亟需在体制机制上予以综合纠正,在顶层管理上进行系统化设计。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对于中职学生而言,高职的吸引力不仅在于获取大专学历,而且对高职院校的育人质量、就业质量寄予较高的期望。但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办学历史原因和师资瓶颈制约,并不具备举办高等学历教育的丰富经验,有些连基本的人才培养定位都模棱两可,甚至在专业技能训练方面还与中职学校出现“倒挂”现象。中职学生到了高职却学不到预期的知识和技能,就业质量也未见明显提高,“投入”与“产出”的匹配度不高,很多人便不愿意白掏这个“冤枉钱”。加之目前国家层面的职教“立交桥”尚未搭好,对那些读高职不是最终目标的学生来讲,也就没有多少吸引力,“反正也读不‘通’、读不到‘顶’,不如不读”。

2.专业设置无法精准对接。眼下,中职高职学校之间专业设置“不对口”的现象比较普遍,已成阻碍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因素。在2010年教育部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中职专业数由原来的270个增加到321个,其中新增专业85个,从原目录中删除专业22个。这些专业设置更多地强调适应市场需求,促进专业与区域产业、职业岗位对接。在具体操作中,各个学校还会突破这一框架进行一定的“创新”和“边缘化”,使得中职专业设置时新而庞杂,与时代更合拍、与市场更吻合。而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则始终执行着2004年12月的版本,全部目录共分类、78小类、532个专业,如果需要新设或更新专业,都有比较严格的论证审批限制。

3.高职招考政策不够完善。当前,在高职生源严重萎缩的大势之下,高职自主招生、注册入学的呼声日高,但从近几年的试点情况看,高职入学的成绩“门槛”拆除以后,虽然能让一部分差生“顺利”入学,但这并不会引起更多学生“鱼贯而入”,相反却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高职的声誉和吸引力,导致很多学生“不敢来”、“不屑来”、“不好意思来”。因此,很多高职院校都会想方设法组织各种考试(笔试)或测试(面试),既防止鱼龙混杂,使生源质量下降,又维护了学校的声誉和品位。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组织好考试,让该来的来,不该来的不得进?由于目前中高职教学内容不一致、要求不一样,而高职院校普遍还沿用学科教育的教学方式和考评办法,专业技能考核不受重视,致使招考试题中文化课的比重高、难度大,未能体现职教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生的报考。

4.中高职衔接的“接口”有待拓宽。中高职衔接是中职学校实现由终结性教育走向终身性教育的主要手段,是终身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接口”却局限较大,有待拓宽。如在衔接对象上,只局限于正规学校教育形式的衔接,而没有吸纳中职有深造需求的往届生;在衔接内容上,只限于中等与高等学历的衔接,而没有重视职业能力的衔接,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也体现不出中职与高职的差别;在衔接时间上,没能顾及到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因素,在讨论并落实具体“衔接”事项的关键时候,学生都不在学校,客观上也减少了中职学生的参与度;在衔接管理上,也较多地存在“刚性”过高而“柔性”不足的问题,在目标导向、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制探索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三、中高职衔接解决措施

综上所述,当前中职与高职之间难以顺畅衔接,不是我们的理念跟不上,也不是思想需要解放,根子在于缺乏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这是当前发展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中高职衔接的最终目标是打破目前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之间的屏障,构建以终身教育为特色、互相贯通、有机衔接融合的统一、开放、灵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不仅仅是基于“学历嫁接”的教育层次上的简单衔接,更不是基于生源因素的应景之举。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系统化设计,这是中高职衔接的灵魂。

2.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衔接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因为这种衔接是中高职对口合作、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中职优秀毕业生的一种办学方式。

3.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日本的学生在职业高中学习毕业后,可以与高中专攻科学校、专门学校、职业大学等多种继续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相互衔接;英国在八十年代中期就确立了职业教育资格与普教文凭等值制度,保证中高职可以进行顺畅衔接。并且,职业资格教育的课程,由国家职业考试委员会和中学教学考试委员会一起协商决定;德国双元制实施的是螺旋式上升的学制体系衔接和课程方面实行阶梯式综合性职业课程的中高职斜街模式。中等职业学生既可以利用已学到的技能、知识进行就业,又可以通过双元制的职业实践以后,再去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美国目前实行的是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中后技术准备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体制机制,制定出一系列统一的中高职相衔接的教学大纲,然后采用应用型为主导的综合性课程,并以此作为中高职衔接的相应模式。

从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间互动的角度来说,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间表现为一种供求关系。不可否认,从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较长一段时间内,中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和人才培养策略是符合教育科学和人才培养规律的,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中等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就学格局的变化。中高职衔接问题的产生便受到这种现实力量的制约,这种现实力量源自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与职业技术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并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产生了变更,即社会需求促使中职从“直接就业”向“就业、升学”双重功能转变。处理好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和升学并充分实现这两种功能,对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来说都是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中职学生迫切希望得到提升和拓展,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高端发展空间受限,摆在广大中职学生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而希望达到更高目标的中职生已无路可走,建议建立专科-本科-研究生一体化的独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广大中高职衔接和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高职研究.2010.22.

[2]何玉兰等.“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20(6).

[3]马秋硕等.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9.

[4]刘辉等.中高职衔接得历史逻辑、现实困境及其超越[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5]李雪华,张燕燕.日本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模式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

[6]董绿英.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比较[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7]秦辉.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比较研究,2009,2.

[8]黄鑫等.关于国内中高职衔接研究之述评[J].职教论坛.2011.18.

作者简介:

巩航军(1968-),男,陕西户县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汽车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

上一篇:市场调研方法分析 下一篇:小议园林景观中的园林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