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档案工作边缘化之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16 09:20:34

克服档案工作边缘化之对策研究

边缘化准确一点的说法就是不入主流,没有号召力、影响力和权威力,容易被忽视被冷落。在我国,档案工作被边缘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这种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改观。笔者认为,这种不利于档案事业发展的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档案界应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在整个系统内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合力,扭转边缘化局面,促进档案事业良性发展。

一、培育档案部门的社会意识,形成档案工作的号召力

培育档案部门的社会意识,就是从社会视角审视档案工作如何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主要是档案工作如何满足社会需求。它包括档案工作自身反省意识、服务公众意识、与社会互动意识及档案工作公关意识等。而一直以来,档案工作者都是感叹社会的档案意识不强,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却很少去反思自身的社会意识如何、服务公众的意识怎样。事实上,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部门的社会意识之间是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互动事物,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服务公众的意识强,服务水平高,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档案在公众中的传统形象就会大大改变,广大用户潜在的各种利用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形成用户对档案信息的依赖意识,社会档案意识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档案工作者应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档案意识与自身的关系,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围绕服务主题,尽心尽力地为本单位、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信息的需求,让社会认识档案和档案工作。同时,要强调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应对档案工作边缘化中的职责。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良好局面,是全国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部分单位不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法规,造成了档案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档案工作常常处在一种被冷落的尴尬境地。作为管理、组织和协调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不能任由档案工作边缘化现象的发展,而应合理分配资源,加强对国家方针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依法行政,依法治档,切实解决现实困难,担当起档案事业管理的重任,扭转档案工作的边缘化局面。

二、开展广泛的档案法律宣传,彰显档案工作的权威力

档案法律意识淡薄是档案工作边缘化的其中原因之一。长期以来,社会档案法律意识淡薄,档案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力偏弱,档案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因此,要通过广泛的档案法律宣传来提高公众的档案法律意识。一方面,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宣传手册等大力宣传我国档案法律法规,以多种形式代替以往的单一宣传,使档案法律法规家喻户晓、走进民众、贴近民众,改变民众《档案法》是不是“法”的模糊认识。另一方面,把《档案法》贯穿到实际工作当中,通过档案违法案件以案说法、表彰或通报执法检查情况的《档案简报》等,让大家知道《档案法》是国家的法律,每位公民都有贯彻执行档案法律的义务,谁违法都要受到查处,避免档案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配合档案部门开展工作也是大家应尽的义务,营造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档案工作才会得到社会公众的支持,档案工作才会得以依法开展。

三、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

第一,树立馆藏建设社会化。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只有具有多种门类、多种载体、内容丰富、有特色,并能从不同层面反映不同历史全貌的馆藏,才能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要改变过去公务文书“一统江山”的格局,就要档案部门广泛收集与社会经济、城市发展、历史变迁和民生等联系密切的档案资料,想办法征集散存在个人手中的家族档案、名人档案、民间收藏和历史照片等,使档案馆成为馆藏信息丰富的“平民档案馆”,使老百姓主动走进档案馆,利用档案解决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使“有事查档案”成为公众―种习惯,从而拉近公众与档案的距离。

第二,档案服务手段立体化。可以采取电括预约、来馆查询、复制服务、咨询服务、上门服务、延长时间等多种服务来改变以往坐等上门的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改善档案服务工作现状,简化服务手续,采取手工检索与现代化检索并用的方法,提高服务效能;举办档案展览、陈列、专题讲座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满足用户需求,使档案工作充分发挥在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档案工作介入提前化。档案工作主动融入各项工作中既能促进重要档案材料及时、完整、系统归档,又能使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出来,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的认可,更能促进档案工作与各项工作形成一种密切联系、相互合作的关系,一举多得。档案部门可以探行由事后搜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档案管理工作新理念,以开放的视角,积极寻求档案工作同单位中心工作的结合c与生长点。可把工作从关注末端去向转向关注前端过程业务活动,使档案工作与各项工作同步进行,并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同时,还可充分利用档案积极参与单位各项工作,为领导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把档案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职能部门,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四,档案管理信息化。各单位要加快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建设跨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完善的馆(室)藏档案数据库,提高计算机对档案信息采集、著录、检索、传输、服务的效能;利用网络环境,将档案管理系统同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融为一体,以实现信息存储数字化、传递网络化、管理自动化、服务远程化。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使利用者方便快捷地获得更多的、更广泛的档案信息,提升档案部门的社会亲和力和公众信任度,使档案利用者、普通民众深入了解档案及档案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源.边缘化档案馆工作人员现象及其防治策略[J].兰台世界,2011.10

2.任凤仙. 档案意识与档案工作的关系之我见[J].档案学通讯,2008.3

上一篇:探讨医疗计量设备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 下一篇:从物理磁现象的历史演变看其应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