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便是柳暗花明

时间:2022-07-16 03:38:11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师的全部工作一大半花在作文批改上,而学生拿到作文后至多看一下分数,往抽屉里一塞拉倒。这种现象必须改变……”的确,精批细改,一直是语文教师务必遵循的重要工作。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师批改作文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师应另辟蹊径,寻求新的作文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互批互改是一个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互批互改呢?

一 总结规律,教给学生方法

初步批改作文,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无从下手。修改作文同写作文一样,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但有科学的方法可循,在反复的批改训练中,我们也应注意总结一些规律。在引导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时,要做到循序渐进,分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1.中年段学生的批改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阶段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所以对中年段的学生,可指导他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修改:(1)指导学生学会修改符号,即增加、删除、调换、替换、另起一段等;(2)改正作文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如用错的标点、错别字、漏掉的字等;(3)检查语言文字方面是否有问题,把语句改通顺、具体。

2.高年段学生的批改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阶段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对高年段的学生,可逐步提高批改要求,使他们学到综合性修改作文的本领。具体如下:

第一,从文章的审题立意上去发现问题。看文章的内容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立意是否明确。

第二,看文章的写作顺序、详略安排是否得当。写事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写景要有顺序地观察景物,写人在写两件以上的事时,要分清材料的轻重与主次。主要的材料详细写,次要的材料可作简要叙述,使文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第三,指导学生修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重点段落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所以教师要按照文章的体裁,从不同的侧重点对学生进行修改指导。如写人要抓住能反映人物品质的事情去写;写事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景状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去写。

第四,从作文的结构入手进行修改。针对学生作文结构松散的弊病,要指导学生在自然段之间采用过渡段、过渡句、关联词等进行连接,使文章过渡自然,语气连贯,内容衔接自然。

二 多种形式,发挥学生潜能

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互批互改的形式要多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写作水平。可采用以下形式:

1.同桌互批

初稿写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同桌之间互批。互批后,再读自己的文章和同学的批语,如有不同的看法,同桌之间还可以商榷。在互相交流之下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2.小组互批

把学生分为每四人一组,每一组指定一名组长。批改时,可把不通的句子改通顺,把不当之处划出来并予以提示。最后,写上评语,签上名字,交给组长审查。教师还要随时抽查评改情况,进行督促落实。

3.结对互批

作文初稿写成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寻找小老师,结对修改。这样做,学生对于同学的信任一定会倍感荣幸,他们会全力以赴地当好“小老师”,批改作文会格外认真,也达到了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 适时评价,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如果互批互改只做到学生批改以后就停止,那么就失去了它的特有作用。此时,若教师给批改者一个鼓励性的评价,无疑是推波助澜,使得互批互改更有效。教师的评价包括:(1)评价批改者的批语。如批语写得是否精彩,是否找出了作文中的不足等;(2)对评价者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并给他们打上“优、良、中”等鼓励性的等级,不断激发他们的上进心;(3)每次互批结束后,教师找出有进步的、有特色的、语句精彩的批语在班上朗读,并对批改者提出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 宏观调控,需要有“扶”有“放”

毕竟是学生,所以在互批互改时,不能单纯地“扶”,也不能纯粹地“放”。扶得过紧,失去了互批互改的意义,学生依然存在依赖性;放得过宽,任由学生自由发展,也会导致其他的弊端,所以教师要做到有“扶”有“放”。

1.有计划地“扶”

在批改的初始阶段,由于学生对批改方法感到茫然,教师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帮扶,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修改方法的指导,使他们逐步掌握批改作文的技巧与方法。

2.适时地“放”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批改方法后,教师应适时地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施展空间,使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并在互批互改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作文,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当学生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加通顺流畅,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随之增强。教师批改作文“耗时低效”、学生写作水平“停滞不前”的现象也就不存在了。让语文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互批互改,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综合考虑,提高英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下一篇: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