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勘查钻孔数据库系统在钻孔资料整理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16 11:54:38

铀矿勘查钻孔数据库系统在钻孔资料整理中的运用

【摘要】 运用“铀矿勘查钻孔数据库系统”对钻孔资料进行整理,可以大幅度提高资料处理、地质制图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铀矿勘查提交成果资料、铀矿成矿特征研究和深部成矿预测提供便利,实现地质基础信息共享及信息社会化服务。

【关键词】 铀矿勘查钻孔数据库系统钻孔资料资料处理地质制图的效率和质量

铀矿勘查钻孔数据库系统是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以Mapgis制图软件和微软Microsoft Office 办公软件为平台,为实现对地质勘查项目中钻探资料收集、整理和提交地质成果资料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同时大幅度提高资料处理、地质制图的效率和质量而开发的一款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系统通过将铀矿勘查钻探施工现场对岩矿芯的地质、物探、水文地质特征观察所作的各项记录、影像,岩矿芯采样分析测试资料,工程测绘数据和钻探工程质量记录等资料录入数据库,并对以上数据资料的批量处理,从而为铀矿勘查提交成果资料、铀矿成矿特征研究和深部成矿预测提供便利[1]。

1 铀矿勘查钻孔数据库系统简介

“铀矿勘查钻孔数据库系统”是基于Mapgis制图软件和微软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为平台的,由“铀矿钻孔数据库管理系统”、“铀矿数据转换模块”、“铀矿钻孔图例查询系统”、“铀矿钻孔自动成图系统”四个系统模块组成。

“铀矿钻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构建钻孔数据库系统和进行钻孔资料、数据录入、处理的平台。该平台,通过建立勘查区勘探系统,录入各勘探线信息和钻孔原始资料、数据,对各种资料、数据进行批量处理,从而完成钻孔资料的规范整理,为原始资料的调用、处理提供方便。

“铀矿数据转换模块”是将不同专业收集或整理好的钻孔原始资料合并的平台。该平台的使用是由“铀矿钻孔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的同一数据库为基础的,通过将各专业整理好的Access文件合并,从而完善钻孔原始资料和数据。

“铀矿钻孔图例查询系统”是用于查询各种地质图件图例的系统模块。按照国家现行地质图图例规范,该图例查询系统基于Mapgis制图软件编制了各种地质图图例花纹符号,并对它们进行编号,便于查询使用。

“铀矿钻孔自动成图系统”是生成各种成果表格、图件等资料的系统模块。该模块是以Mapgis制图软件为基础,以“铀矿钻孔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的MicrosoftAccess文件为数据源的系统模块。使用该系统,可以生成各种最终成果表格和图件。

2 数据库的运用

2.1 建立矿床数据库

在“铀矿钻孔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建立“×××铀矿床×区”钻孔数据库格架,从而生成一个以“铀矿钻孔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的Access的文件——“×××铀矿床×区”。在该文件中,并会生成32个数据表格,该组数据表格即为“×××铀矿床×区”钻孔数据库的所有信息表格。

2.2 钻孔资料和数据的准备

从“×××铀矿床×区”的Access文件中导出系统生成的Excel数据表,以这些表格为模板,将勘探线及钻孔的基本信息编制成数据表格。现用以下7个数据表格为例,说明各种表格的编制,即:①表头-勘探线及勘探工程坐标表;②勘探线及勘探工程坐标表;③勘探线基本信息表;④钻孔基本信息表;⑤钻孔弯曲度计算表;⑥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表;⑦测井结果解释表。以上表格的制作都是在Excel中完成。

2.2.1 勘探线信息表的编制

表1、2、3主要为勘探线的基本信息。首先将各勘探线与勘探线基线(纵投影线)的交点坐标填入“表头-勘探线及勘探工程坐标表”中。

根据需要设定勘探线长度,以求取勘探线起点和终点坐标。其方法是以每条勘探线与勘探线基线的交点为基点,计算出各条勘探线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具体方法是量取勘探线起点、终点到已知基点的距离,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各点的坐标。公式为:

X=X0+LcosαY=Y0+LSinα

式中X0为已知基点横坐标,Y0为已知基点纵坐标;X为所要求取的起点或终点横坐标,Y为所要求取的起点或终点纵坐标;L为基点到起点或终点间距离;α为基点到起点或终点的方位角[1]。

然后将求取的各个数据及各勘探线上的基点坐标,对应勘探线编号填入“表头-勘探线及勘探工程坐标表”、“勘探线及勘探工程坐标表”和“勘探线基本信息表”中,从而完成以上各表的编制。见(图1、2、3)。

2.2.2 钻孔数据表的编制

根据已知钻孔数据,编制“钻孔基本信息表”、“钻孔弯曲度校正表”、“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表”和“测井结果解释表”(图4、5)。

“钻孔基本信息表”中主要填入钻孔编号、孔口坐标,以及方位、倾角、孔深等信息;“钻孔弯曲度校正表”中主要填入测斜孔深和相应孔深的方位角、倾角,以及各测斜点所控制的长度;“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表”是按照钻孔原始岩矿心地质编录结果填写,其中主要填入各分层起止深度、岩心长度、岩性代码(在“铀矿钻孔图例查询系统”中查询)、地质描述等钻孔信息。

“测井结果解释表”是反映钻孔中见矿情况的表格。按照“测井结果解释表”模板给出的各项目,将各钻孔对应的测井数据填入表中。在该表的编制过程中,可参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要求,将各钻孔中相邻两个或多个样段合并,从而为矿体圈连作前期准备。

2.3 数据入库、库内数据处理

以上7个Excel表格编制好后,将进行数据表的入库。数据入库是在Access文件中进行,即将这些表格分别导入“×××铀矿床×区”的Access文件中,保存,即完成钻孔数据、资料的入库。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还有水文等其它数据、资料,也是按照以上的方式完成编制,然后导入Access文件中,最终完成钻孔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入库。

完成钻孔数据表入库后,用“铀矿钻孔数据库管理系统”打开该“×××铀矿床×区”的Access文件,进入到各个钻孔的表单界面,完成钻孔弯曲度、伽玛照射量、岩矿分层位置空间坐标等数据计算,完成所有钻孔相关数据的自动处理。因,数据库系统自带有数据处理程序,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只要在各钻孔相应的表单界面单击计算按钮即可完成数据处理的操作,方便快捷。

3 成果生成

完成数据入库、库内数据处理后,即可输出各种成果资料,成果资料的输出是在“铀矿钻孔自动成图系统”中进行。

用“铀矿钻孔自动成图系统”启动已经完成数据入库和数据处理的“×××铀矿床×区”Access文件,选择需要的勘探线、钻孔相应的表格、图件,确定输出,即可生成各种钻孔成果资料,如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测井解释结果图、钻孔弯曲度校正计算表、钻孔综合成果表等。

在生成勘探线剖面图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比例尺,进行输出。

4 结语

从整个数据库的完成过程看,“铀矿勘查钻孔数据库系统”主要用于对钻孔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处理,最终生成所需要的成果表格和相关图件。在钻孔资料、数据入库、处理和成果资料输出的整个过程中,方法简单,特别是能够实现大批量数据资料的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生成的最终成果资料格式规范、统一,有利于资料的统一管理和调用。

此外,如发现数据或有关资料有误,可以在“铀矿钻孔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单独对其中的数据、资料进行修改,简单快捷。

因为本数据库系统仍处于研发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仍需要进一步升级、完善。

参考文献:

[1]朱祥林.铀矿勘查钻孔数据库和MAPGIS地质制图图例系统库的应用及地质设计.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2009.03

[2]×××铀矿床×区资源量估算评价报告.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内部资料),2009.09.

上一篇:综采工作面智能定位喷雾除尘控制系统在济宁三... 下一篇:基于110(kV)电缆线路护层接地方式及保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