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营科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7-16 10:17:13

上海民营科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建议

一、前言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孵化众多创新型大企业的基础,世界上很多大型企业都是由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起来的。在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中,绝大部分都属于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开辟了我国依靠民间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道路,培育了新型的科技创业家、企业家群体,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革和升级,为社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已在上海地区创新链中占据了较重要的地位,但其整体能力距创新型地区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二、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一)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过程及评价体系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绝大多数以市场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过程(见下图),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且有创新性的产品。

结合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特点,根据平衡积分卡的思想,把影响上海自主创新能力分成四个方面:客户、财务、内部流程和创新基础构建与学习。这四种能力之间并非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网络关系,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评价

根据上海市科委牵头主持的“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案例研究”课题(该课题已于2007年8月顺利完成),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调研情况,从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在整体上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1、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在创新基础的构建及学习能力方面比较薄弱,成为制约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在调查的企业中,很少有企业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创新型团队,且组织学习能力不足,没有形成明显的创新文化。究其原因,缺少技术人才是上海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一个首要的问题;有的企业成立不久,积累少,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有的企业则表示,他们仅仅能够维持生存,没有太多的精力考虑创新文化的建设。

2、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在创新流程的执行能力方面不断增强。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专利数量也逐年增多。另一方面,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信息采集能力方面仍有所欠缺,从而导致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或新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最后造成创新的失败;有的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时,不注重消化吸收,使企业过分依赖于外来技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上海民营科技企业普遍较小,机制灵活,因此市场适应能力较强。然而,在市场扩张与客户满意度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在调研的过程中还发现,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般均有固定的客户群体,对其产品也比较满意,但想继续扩大市场,打开局面,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4、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在资金与资本管理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资金匮乏,且融资能力不足等方面。上海民营科技企业普遍成立较晚,企业自身的资金积累较少,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另外,小型的民营科技企业还存在贷款难、融资渠道少等问题。在成本控制方面,被访企业均表示,他们正通过各种积极的手段,努力降低成本,以期提高利润。

三、影响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

当企业被问及“您认为目前阻碍公司自主创新的内部因素有哪些”时,企业出现最多的问题是“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比率达47.4%,另外,有42.1%的企业选择“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31.6%的企业选择“内部激励制约机制不完善”,15.8%的企业选择“缺乏核心技术”,10.5%的企业选择“缺乏自主创新经验”及“急功近利、缺乏动力”,5.3%的企业选择“缺少可转换的技术成果”,另外还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等其他因素。

由此,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因素有:人才、资金、新产品市场调研、创新机制和技术等。

(二)外部因素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外部环境存在许多阻碍自主创新的因素。企业被问及“您认为目前阻碍公司自主创新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哪些”时,选择最多的选项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占36.8%,另外,有31.6%的企业选择“贷款难”,21.1%的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差”及“政府支持不力”,选择“产学研合作难度较大”的比率为15.8%,同时还有少部分企业选择“技术市场不健全”等其他因素。

通过调研情况,影响自主创新的外部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知识产权、创新氛围、政府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和科技中介服务。

四、提升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提高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抓住前文提出的四个方面能力的改进,又要抓住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根据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分解,从企业的视角提出如何提升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对策。

(一)完善激励制度,注重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科技人才是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中坚力量,然而,“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是目前制约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一情况,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人力资源评价体系,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发挥其技术才能,从而推进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企业应侧重采取“科技人员成果奖励股份化”等长期的产权激励措施,留住高素质人才,并使其为公司的长期利益考虑,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壮大。

另外,某些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存在困难,请不起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从而导致企业人才缺乏。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一方面,企业主可以让出部分股份,激励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要注重员工的中、长期培训规划,以动态的眼光吸引、发现和发挥人才的优势;再者,企业也可以依托于高校或科研院所,与其合作成立新产品研究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储备不足的压力。

(二)加强管理创新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在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管理方面的创新,不断完善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需要健全动力机制。其次,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完善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结构。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组织管理体系。该体系是指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生产经营和研发活动进行组织、激励、控制等,其中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依据。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要注重培育信息系统。研究发现,目前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信息系统较弱。由于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时获取有关技术、市场信息,在组织内部迅速准确地传递、处理信息是企业成功的前提,因此企业信息体系的完善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三)引进产品、技术要注重消化吸收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应该借鉴韩国等发达国家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经验,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后,并不是一味地跟踪模仿,而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后来者居上,赶超西方企业。因此,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要从战略的角度重视引进产品、技术的消化吸收,发挥本企业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积极寻找技术再创新的突破口。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在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专家指出,中国目前发展自己核心技术难度太大,研发基础薄弱、资金匮乏,而日本当年的经验或许也可以借鉴。即在别人的核心技术之上进一步研发形成自己的新专利,形成“第二专利”,然后用“第二专利”和“第一专利”所有者“交叉许可”。这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交专利费,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杨速炎,2006)。

(四)创造条件,增加创新机遇

由于实现创新需要诸多条件,如高素质的创新团队、庞大的资金投入、广阔的市场前景等,因此,创新并不是对每一个民营科技企业都是必然的。根据技术创新“偶然性与必然性”结合的规律,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底子薄、基础差,在创新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要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化创新的偶然性为必然性。建议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形成不断交换信息与知识的网络,使创新成果出现频率快速增加。

(五)自主创新战略可以分两步走

1、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企业通过合作手段引进技术并在发明者技术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鉴于上海市民营科技企业目前的状况,尤其针对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可以借鉴日韩企业的做法,在今后3~5年内将模仿创新作为企业根本的创新战略。这样企业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上,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模式实现引进技术的经济效益,同时进行技术积累,学习创新经验,培育创新能力。企业在进行模仿创新的同时,要建立和完善技术引进评估机制,强化引进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

2、自主研发。经过第一阶段模仿创新之后,上海民营科技企业已将自主创新活动转化为一种经常性的自觉行为,企业已拥有了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具备了进行自主创新的能力,可以考虑进行新产品的自主研发,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品牌。

五、总结

对上海民营科技企业来说,科技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企业应当注重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完善企业内部对科技创新激励制度;而且,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不仅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更要注重消化吸收,进行二次创新;最后,上海民营科技企业还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完善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上一篇:企业IT投资机会分析及风险规避 下一篇:中小银行+民间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