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16 08:15:04

序贯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根治Hp感染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序贯疗法; 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2-0069-02

幽门螺杆菌(Hp)在我国普通人群中的感染率已超过50%,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重要原因。因此,及时发现并根治Hp对上述疾病的转归有着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用于根除Hp的一线方案是铋剂加两种抗生素或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标准三联疗法,但是随着抗生素耐药株Hp的逐渐增加,标准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在逐渐下降[1]。因此,寻找更佳的Hp根除方案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011年9月-2012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对50例幽门螺杆菌患者采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且经快速尿素酶检测或14C尿素呼气证实为Hp阳性患者100例,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肾、肺功能损害,既往曾有根除Hp治疗史,于治疗前4周内服用过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溃疡药及非甾体抗炎药者,以及合并消化道穿孔、出血和幽门梗阻和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等。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20~56岁,平均(36.9±5.4)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4.2±0.8)年;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19~57岁,平均(37.2±4.9)岁;病程11个月~13年,平均(4.5±0.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序贯疗法治疗,即前5 d天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于饭前服用,2次/d,以及阿莫西林1000 mg于饭后服用,2次/d;后5 d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于饭前服用,2次/d,克拉霉素500 mg于饭后服用,2次/d,替硝唑片500 mg于饭后服用,2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即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联合治疗,用法同观察组,2次/d,连续治疗7 d为一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1.3 Hp根除标准

在两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14C尿素呼气实验复查,Hp阴性为根除,Hp阳性则为未根除。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Hp根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Hp根除情况比较 例(%)

组别 Hp根除 Hp未根除

观察组(n=50) 47(94.0) 3(6.0)

对照组(n=50) 39(78.0) 11(22.0)

2.2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的恶心、腹胀、腹泻、腹部不适等,未作特殊处理疗程结束后自行缓解,未见血、尿、粪常规和肝、肾功能异常出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Hp在我国普通人群中的感染率已超过50%,有文献表明,Hp感染不仅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还与胃癌演变、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发生、发展以及一些心血管病(如冠心病等)、血液疾病(如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发病密切相关[2-3]。因此,及时发现并根治Hp对Hp相关疾病的转归和减少其发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用于根除Hp的一线方案是铋剂加两种抗生素或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标准三联疗法,但是随着标准三联疗法方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Hp根除率下降的现象。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Hp根除治疗方案不合理,适应证掌握不严格,患者依从性差,宿主CYP2C19基因多态性,胃内细菌负荷大及Hp对抗生素耐药等,在这其中Hp对抗生素耐药是导致根治失败的最主要原因[4],尤其是在治疗方案中常见的甲硝唑和克林霉素,耐药问题更为突出,其中Hp对甲硝唑耐药率达50%~100%,对克林霉素耐药率达40%左右[1]。因此,寻找更佳的Hp根除方案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序贯疗法是近年来临床根除Hp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经大量临床研究验证,该方案较之标准的7 d或10 d三联疗法有着更好的疗效,但与14 d三联疗法的相比观察较少[5]。在本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序贯疗法和标准7 d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序贯疗法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少,但是序贯疗法优于三联疗法的的具体原因目前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是抗生素杀菌效果依次增强的结果[2]。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具体原因将会得到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采用由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和替硝唑组成的序贯疗法根治Hp感染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第三次全国Hp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2008,13(1):42-46.

[2] 韦家成.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学,2012,34(10):1422-1423.

[3] O’Connor A,Gisbert J.O’Morain C.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Helicobacter,2009,14(Suppl 1):46-51.

[4] Raymond J,Lamarque D,Kalach N,et a1.High level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French Helicobacter pylori isolates[J].Helicobacter,2010,15(1):21-27.

[5] 高玉军.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2):1336-1337.

(收稿日期:2013-07-28) (编辑:郎威)

上一篇:医学生要高度重视生理学的学习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