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仙诗话》中熊琏对才女的爱与忧

时间:2022-07-16 03:54:19

摘要:《澹仙诗话》是第一部女性诗话体著作,在《澹仙诗话》中对女性诗歌和事迹的记载,不是简单地记录下这些女子的诗歌创作和生平事迹,而是蕴含着一个女性作家对才女渊博学识的赞赏,对红颜薄命女性的惋惜,对整个社会女性生存状态的担忧。

关键词:澹仙诗话;熊琏;女性

熊琏,字商珍,号澹仙,又号茹雪山人,江苏如皋人。根据曹龙树作于嘉庆二年即1797年的《澹仙诗钞序》,可推知熊琏生于1758年,她的一生历经清乾嘉两朝。熊琏的一生充满悲苦凄凉的色彩,幼年丧父,丈夫陈生又患有废疾,后陈生去世,熊琏在照顾舅姑下世后,回到母家,老而无子,生活贫困凄凉,后为闺塾师。《澹仙诗话》就是在熊琏回归母家后,与弟弟熊瑚论诗所编撰而成的,《澹仙诗话》是第一部女性诗话体著作。

从清代女性纷纷涌上文坛进行文学创作开始,清代女性在文学上得到部分男性的支持与鼓励,这种规模和盛况是前代无法超越的。据胡文楷所著《历代妇女著作考》可知,清代女性文人已达三千多人,胡文楷也说:“清代妇人之集,超轶前代,数逾三千”,可以说清代女性文学非常繁荣,才女纷纷涌现。熊琏生活于才女辈出的江南,所以在熊琏的《澹仙诗话》中也记录了这样一群才华横溢的女性,记录下她们的文学创作,保留了熊琏对这种才女文化的态度。

在《澹仙诗话》中,熊琏记载了一个个富有才华,诗意盎然的女性,如袁枚的妹妹袁机,熊琏评价其诗“神韵飘逸”,不仅是熊琏就连袁枚对袁机的诗才也是赞赏有加。对闺秀洪素,熊琏评价其诗清逸。还有丹徒爱兰女史王琼,熊琏只是听说王琼的著作很丰富,却可惜一直没有见过,但是熊琏见过王琼所辑的《名媛同音集》,熊琏形容这个集子中所收的诗“类皆清超澹远,不落脂粉艳习”。熊琏能够将她们记载进诗话中,足见熊琏对她们诗歌的喜爱与赞赏。

清代的才女不仅仅会作诗,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澹仙诗话》中,记有一个叫石贞的女性,她工于绘画,即使是剩墨零片,人人都竞相以之为宝。还有吴骐的母亲邹怀洁,也是非常善于绘画,熊琏对邹怀洁绘画的评价是“工绘事,尤精蝴蝶,间以小草幽花,极飞舞回旋之妙”。可见,其绘画造诣之高。熊琏还作有《沁园春・题蒲塘女史邹怀洁画菊》一词来赞赏其画作。更有缪玉佩,工于书画六法,实在难得。

清代的女性文化更是形成了一种家族文化。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之下,一家之内祖孙、母女、婆媳、姊妹、姑嫂、妯娌都是诗人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沈宜修就是培养了自己的女儿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叶小繁和儿媳沈宪英。又如商景兰一家,她的女儿德渊、德琼、德及甥女徐昭华,四人被称为“祁家四女”,这样的家族女性文人群体,就可以形成吟咏团体。熊琏在《澹仙诗话》中也记载了许多家族才媛,比如,工于绘画的石贞,她的侄媳黄U亦能诗。爱文墨的罗霞绮,她的次媳陈昆生也能诗,熊琏对这些家族女性文人的记载,也反映了当时的女性创作环境。

熊琏在《澹仙诗话》中对这些才女的记载,一方面表现了她对女性才华的称赞与喜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她对这些女性不幸遭遇,香消玉殒的无限惋惜之情。如,武进王采薇,孙星衍的妻子,有慧才,熊琏对其诗的评价是“语意幽冷如李长吉”,如此慧才竟不幸早逝,年仅二十四岁,熊琏也感叹“或亦玉楼中人欤?”又有商畹兰,七岁即能赋词,九岁离世,熊琏说:“如此早慧,未竟其才,昙花一现,可叹可惜”《澹仙诗话》中记载这样有慧才竟不幸早逝的还有郑蕴芳、李绛玉等人。

在诗话的记载中,熊琏以其自身的苦难经历,去观察整个社会的女性处境,熊琏发现与她同病相怜的女性有很多。这种才女的不幸遭遇不仅仅局限于过早离世,还有她们婚姻的不幸,所嫁非偶;生活的不幸,备尝艰辛与贫穷。在这些不幸的女性身上,熊琏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熊琏对她们充满惋惜之情,也让她怜及自身。她发现越是品质优秀,才华卓越的女子,生活越是不幸,言语中能看出熊琏内心积郁着一种红颜薄命的无奈,这个发现让她痛苦。

整个社会中的多数女性都处于这种红颜薄命与病态的贞节观下,不得不让熊琏对自己以及所有女性的处境有所思考,并寻求女性在脱离男性经济下个人独立生存与发展之路。在婚姻中女性处于被动弱势的地位,在经济方面,女性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依赖于男性,当失去男性这个经济支柱后,女性的基本生活便难以保障,在《澹仙诗话》中,熊琏记载闺秀洪芝崖孀居海上“课蒙度日,虽四壁萧然,不废吟咏”,的确,很多像熊琏这样的知识女性会选择闺塾师这条道路,但是那些没有文化的女性呢?更让她对女性自身命运充满了同情与担忧。

注释: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5.

张寅彭主编.清诗话三编[M].上海古籍,2014:2377.

张寅彭主编.清诗话三编[M].上海古籍,2014:2424.

张寅彭主编.清诗话三编[M].上海古籍,2014:2454.

张寅彭主编.清诗话三编[M].上海古籍,2014:2383.

张寅彭主编.清诗话三编[M].上海古籍,2014:2383.

张寅彭主编.清诗话三编[M].上海古籍,2014:2390.

张寅彭主编.清诗话三编[M].上海古籍,2014:2472.

参考文献:

[1]寅彭.清诗话三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肖亚男.清代闺秀集丛刊[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

[4]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江苏艺文志・南通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作为纯意向性客体的文学作品 下一篇:文学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