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贫困 第21期

时间:2022-07-16 03:06:28

气候贫困 第21期

持续并不断加剧的干旱,使得中国西北地区的脱贫之路正在面临更加复杂的考验。

2009年七八月间,连续几场冰雹袭击了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若笠乡升阳村。栗子般大小的冰雹,把当地最主要的秋粮作物玉米,瞬间打得颗粒无收。

在这个位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的村庄,村长刘百平叹息着,如此频繁、高强度的冰雹,以前即使有,颗粒也很小,对农作物不会造成太大的破坏。

他不明白:天怎么突然就变了?往年干旱的阴霾仍然挥之不去,为何冰雹又使得脆弱的村庄雪上加霜?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张称意博士解释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的干旱局面不仅难以从根本性上得到改善,而且出现极端性气候的可能性也将增加,比如特大旱灾以及罕见冰雹灾害等。

干旱如影随形

在升阳村,一度有超过250户人家、1600人,现在只剩下121户、600人。是什么导致这个村庄不断被遗弃?答案只有一个:干旱,以及如影随形的贫困。

在刘百平的记忆中,仅仅十年前,当地的降水往往还能从5月持续到10月,湿土深度最深可达1米左右,玉米和小麦亩产分别有1200斤和150斤上下;现在,一直到8月,才能迎来有效降水。此时很多庄稼已经错过了最佳生长期,玉米的亩产只有500斤到600斤,小麦亩产也下降到了40斤到50斤。

当地气象部门的统计也验证了这一趋势。以若笠乡为例,统计显示,2003年降雨量还有180毫米,到2006年已下降到不足140毫米。尤其是2007年1月至5月间(农作物生长期),降水量更是不足30毫米,导致近10万亩农作物几乎绝收。

靖远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何爱征,更是以“十年九旱”来概括当地自2000年以来的天气状况。

在甘肃定西市香泉镇中庄村,干旱同样肆无忌惮。23岁的驻村镇干部喇玉虎说,今年当地的旱情是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从去年10月到今年7月,都没下过像样的雨。”

让这个年轻的回族小伙子印象深刻的,还有暖冬:传统上属于甘肃阴凉地区的定西,现在很多地方冬天已经不需要穿厚衣服;而随着气温的升高,水分的蒸发也会增加,使得干旱进一步加剧。

在整个靖远县的耕地中,目前只在黄河沿岸有水浇地,仅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41%。像升阳村所在的若笠乡等大部分地区,只有靠天吃饭。一遇到连年干早,往往连温饱都难以维持。一份调查娃示,2008年1月,整个若笠乡六成的农户只能靠救济粮生活,返贫率高达20%。

气候与贫困

全球变暖对于中国减少贫困人口带来的挑战,可能比人们预想的更加深远和复杂。长期以来,一提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人们更多会想到青藏高原。但在业内人看来,甘肃这样的中国西北干早地区对全球变暖的敏感程度,丝毫不亚于有“亚洲水塔”之称的世界屋脊。

现有的气象观测数据显示,近50年来,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2摄氏度以上,其中兰州、武威、西峰等地偏高达3摄氏度以上,远远高于同期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摄氏度的水平。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绿色和平、乐施会(Oxfam)在今年6月联合的《气候变化与贫困》报告显示,气温升高所导致的蒸发量增加,进一步加重了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荒漠化程度。

在西北地区,年降水量早已大大小于年蒸发量。以记者此次走访的平凉市崆峒区两阳回族乡为例,当地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700毫米。地表一片干涸,地下水水位也逐年下降。

2009年4月,甘肃省在正式公布的《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中承认,由于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甘肃省已出现“冰川退缩,雪线上升,蒸发量加剧,水资源减少,草原退化,荒漠化加剧,气象灾害频繁,传染病流行”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并严重影响着当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其中,甘肃省草地退化率为4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草地的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88%,且还在呈扩大趋势。河西走廊过去丰沛的地下水资源,也比上世纪90年代减少了一半以上。

艰难适应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从短期看来,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带来影响既有正面也有负面;但从长期来看,将以负面影响为主。

随着降雨季节越来越推后和集中,当地农民传统的种植模式被逐渐颠覆。过去,升阳村秋粮的种植面积远远比不上夏粮。原因是过去夏季降水量丰富,村民们更乐于播种麦子和扁豆,而不是土豆和玉米。

但随着全球变暖,该地区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导致春播作物如小麦的播种期提前,但作物生长期相应缩短。村民们迫于无奈,只好加大秋粮种植的力度。

此外,暖冬频频出现,以及降雪的减少,也适于病菌在冬季存活,开春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频率较往年有所上升。这些都给当地农民提出了新的课题。

2008年10月,绿色和平的《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曾预测,当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5摄氏度至3摄氏度之后,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将持续下滑。到2050年,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更会使中国粮食总生产水平下降最高达23%。

当气候变化成为无法避免的现实时,仅仅依靠农民自己被动“自救”,远远不够。早在2007年,中国政府就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要求各省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各自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甘肃省也不例外,除了大力发展风电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应对干旱这一长期威胁,2007年5月,甘肃省政府投资1500多万元兴建的靖远曹若人饮供水工程正式全线贯通。该工程引黄河为水源,通过净化处理、泵站提水、供水到靖远县各自然村和农户家中。同时,当地政府也开始通过禁止放牧的手段+来促进山坡植被恢复。

不过,该工程虽然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但灌溉用水仍然只能靠天,干旱带来的贫困化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为进一步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贫困化问题,在曹若人饮供水工程建成后,靖远县科协向非政府组织乐施会提交申请,建议共同开发以社区为本的生态扶贫项目。

2009年5月,这一适应项目正式启动,通过修保水梯田、推广草类抗旱新品种,村民们很快尝到了甜头。在2008年前升阳村关羊圈社的村民,家里七口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和种地。后来,乐施会负责为每户提供两只母羊,以及可供播种5亩地的抗旱、易种植品种的苜蓿籽,村民们于是通过种草养羊求生计。

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中庄村,乐施会除了在荒坡种植沙棘,还帮助该村建造了100个太阳灶和50个沼气池,以解决垃圾处理和能源消费问题。

据了解,在甘肃省的四个试点项目村,乐施会累计投入了近2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加上当地政府的配套投入以及村民的劳动力投入,总投入达330万元。

当然,要在整个甘肃复制并推广类似模式,所需投入无疑是庞大的。而政府的角色,也更加重要。

靖远县科协副主席何爱征坦言,如果政府今后在推行类似项目时,从理念和手法上更多地借鉴非政府组织的做法,不再单纯地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创新商业模式的三种类型 下一篇:寻水人 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