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检验标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7-16 02:34:47

“异名”检验标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39-01

“异名”检验标本,在这里是指检验申请单的患者资料与实际样本提供者不符的检验标本,即“非实名”的检验标本。“异名”检验标本不仅给检验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直接影响检验工作质量,同时也是医疗工作中严重的安全隐患。

1“异名”检验标本的来源

“异名”检验标本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医保卡一卡多用。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在参保人享受到医保制度带来的优越性的同时,一张医保卡多人使用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能报销医疗费用,在用医保卡给他人做实验检查时申请单往往使用原医保人的姓名和ID号,导致同一个姓名和ID号下有两个或多人的检验结果,造成检验数据库的混乱。病例一:赵某,医保病人,急性阑尾炎,入院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乙肝二对半全阴,血型“A”型,术中无输血。出院前复检乙肝二对半结果为HBsAg、HBeAb、HbcAb阳性,HbsAb和HbeAg阴性,与入院时的二对半结果明显不符,这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核对标本无误,再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复检确认检验结果正确。此标本经血型鉴定为“O”型,可以确认这份标本不是赵某的。经过与临床交涉发现这份检验标本是经治医生应患者要求为陪护做的检查。二是医务人员开的人情单。作为部队医院军人医疗费全免,医务人员借用军人的名义和医保卡免费为亲戚朋友做检验的时有发生。病例二:邱某,军队免费病人,右膝外侧肌疝入院,生化检查结果:总胆红素16.3μmol/L;直接胆红素6.6μmol/L;谷丙转氨酶10U/L;碱性磷酸酶86U/L;谷氨酰转肽酶10U/L;谷草转氨酶14U/L;总蛋白69.0g/L;白蛋白44.0g/L;血糖3.9mmol/L;尿素氮6.7mmol/L;肌酐76mmol/L均正常。入院一周复检肝功能结果有异常:总胆红素25.3μmol/L;直接胆红素10.8μmol/L;谷丙转氨酶56U/L;碱性磷酸酶140U/L;谷氨酰转肽酶35U/L;谷草转氨酶32U/L;总蛋白75.0g/L;白蛋白45.6g/L。经复检审核结果无误,治疗过程中也没有导致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因素。后经临床查证,此标本是本科一名聘用护士以病人邱某的名义为自已的母亲做的检查。三是重要的体检或特殊检查如HIV-抗体检查中出现的冒名顶替和匿名的检验标本。我们回顾门诊2000-2005年间HIV-抗体筛查最终被确认的15例HIV-抗体阳性的病例中,初诊时有7例是“异名”检验申请单。

2“异名”检验标本存在的问题

“异名”检验标本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视。首先,给检验科的工作造成很大麻烦。检验科一般不直接接触病人,特别是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都是临床医护人员采集并由护工送到检验科,在标本验收时即使有申请单与标本不一致的情况也无法辨别,标本一旦收下,临床科就认为检验科认可了这份标本,就应该对其负责。在检验中,通过与历史数据的比对审核能发现并确认申请单与标本不一致的也只是少数。尽管检验科在检验报告单上声明“结果仅对此标本负责”,但检验标本只能保留一段时间,标本一旦丢弃,由此引发的责疑检验科就显得无能为力。其二,检验科数据库与每个患者对应的ID号应该是唯一的,是病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但某个病人的检验结果中如果混入他人的检查数据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甚至于发生错误或误导是潜在的事故隐患。其三,“异名”现象的存在容易被不怀好意的人钻空子,可能造成医疗“纠纷”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杜绝“异名”检验标本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沟通形成共识。通过详实的资料和事例让医院领导和全院的医护人员都认识到,“异名”检验标本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检验工作质量,更是全院医疗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医院结合医德医风教育,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保政策的学习,从提高医护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着手,把杜绝“异名”检验标本作为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同时,对就医人员加强医保政策的宣传和医患沟通,争取广泛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二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解决“异名”检验标本问题涉及患者、医生、护士、到护工等多种人员和多个环节,完全超出检验科管理范畴。因此,要求医务处、护理部、和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参与管理,制定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检查考核制度,让每一个环节都对“异名”检验标本说“不”。检验科以学术讲座,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在全院经常宣讲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实现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的途径、方法和最新进展,吸引全院医务人员对检验科和检验工作质量的关注,主动吸收各临床科医生和护士骨干参与到检验科的全程质量控制活动中来,让医护人员体会到良好的检验工作质量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三是严格管理形成制度。检验科严格执行标本验收和拒收制度。及时将送检标本发现的缺陷或异常情况反馈给相关临床科室,一旦发现“异名”检验标本及时处理。严格检验报告审核制度。对检验结果前后出现勿高、勿低、勿阴、勿阳或不好解释的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再次复检,必要时与临床勾通,询问标本留取、病人状况,查明原因,防止“异名”检验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干扰。畅通的意见反馈渠道。认真听取和定期征求临床对检验结果的意见,对每一个及时具体的意见和责疑进行认真的核实,必要时进行复检,做到有疑必答,也是发现“异名”检验标本的有效途径。四是加强检验科的全面建设。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技术精堪,临床经验丰富的检验医师和检验技师队伍。运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和配套的LIS系统,对检验申请,标本采集、送检、验收、检测和报告等各环节实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已成为杜绝“异名”检验标本更为有效手段。

然而,我们认为,实现全民的、更为平等的医疗保障制度则是“异名”检验标本等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

上一篇:涂阴肺结核病人项目防治工作的探索和体会 下一篇:病灶清理加白云锭纱条填塞治疗慢性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