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地铁车站CRD暗挖法施工有限元模拟分析

时间:2022-07-16 01:32:29

大断面地铁车站CRD暗挖法施工有限元模拟分析

摘 要:目前城市地铁发展很快,大面积暗挖车站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大多采用CRD法施工,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可以在开挖前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施工最不利工序,提出相关措施,可以减小风险,降低成本。

关键词:暗挖车站;CRD;ANSYS;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1、前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的发展,地下车站也越来越多,相应的暗挖车站也逐渐增多。暗挖车站的特点是地质情况复杂、断面大。众所周知,影响隧道开挖技术和安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就是断面大小[1],所以施工前期必须论证相应的开挖方法是否合理,而采用的手段是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

重庆市地铁车站多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其施工工法对地层变形和受力规律影响较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依托重庆市轨道六号线二期工程五路口车站,拟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数值仿真计算,提出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工程五路口车站隧道设计参数,为其它复杂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的地铁暗挖车站提供技术支撑。

2、模型建立

五路口车站断面面积184.72m2,开挖方法采用双侧壁三台阶法。本文选择围岩最差及埋深最浅的断面(四级围岩、埋深18米)分析,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中需要考虑土体塑性变形的影响,所以围岩采用Drucke-Prager准则模型。

Drucke-Prager准则是以Mohr-Coulomb六棱锥的内切圆锥面的形势导出的,Drucke-Prager准则中岩石的粘结力和摩擦角是由其抗压强度关和抗拉强度决定。

并可以根据下式计算得出:

;。

式中为抗压强度,为抗拉强度。

围岩具体参数见表1。

作者简介:苏家园(1986),男,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岩土与隧道工程方向。

靳学峰(1987 ),男,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岩土与隧道工程方向。

表1 开挖数值模拟参数

有限元模拟计算以初始地应力场(包括重力和上部荷载)、隧道开挖等过程进行,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在模拟开挖过程中,隧道开挖和初期支护在相应边界节点应力释放60%,施作二衬和仰拱完成后在相应边界节点应力释放40%。数值模拟分23步进行,具体见表2:

表2 CRD法开挖步骤

为减小边界效应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模型尺寸为:隧道中线左右分别取60m,竖直向上取至地表,地表至下边界76m;隧道埋深较浅,计算时按自重应力场考虑。

整个计算模型有限元网格共有11605个平面单元,节点总数为5474个,有限元网格划分如下图所示。

图1 隧道开挖有限元模型

计算区域侧向边界处水平位移被约束以模拟场地的半无限远边界,底面沿竖直方向位移被约束,按照平面应变问题计算。

3、计算结果分析

车站CRD法暗挖过程,地表沉降和初支应力最能反映当前支护情况。经计算,整个施工过程中,各项参数变化情况见下图:

图2 各施工步骤地表最大沉降量(mm)

图3 各施工步骤初支应力变化情况(MPa)

图4 各施工步骤锚杆轴力变化情况(N)

图5 各施工步骤临时支撑变化情况(MPa)

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得出:大断面隧道CRD法施工过程,最关键的步骤就是中部上台阶开挖,位移及各项应力均变化较大,但总的位移和各支护内力都很小。

分析原因,此步骤直接贯通左右导洞,导致开挖面积立即变大,对围岩扰动变大,从而影响到地表沉降和初支内力。

4、结束语

大断面暗挖隧道多采用CRD法施工,阶上部开挖时地表沉降和支护内力变化较明显,所以此工序为CRD法施工的关键步骤,施工过程应在此加强光面爆破质量控制,减小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加强工字钢、立柱、横撑等的连接质量控制与管理;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根据监测数据及时修改支护和支撑参数,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参考文献:

[1] 程志鹏,特大断面超浅埋暗挖地铁车站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2] 琚国全,大跨度地铁车站施工力学及地表沉降控制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3]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 俄罗斯地铁考察报告[R].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2003.

[4] 李太惠,译. 用盾构连续开挖隧道后建筑浅埋地铁车站[J]. 地铁与轻轨,1994, (4): 45-46.

[5] 李太惠,译. 在运营线上修建浅埋地铁车站法[J]. 地铁与轻轨,1994, (4): 47-48.

[6]. W. Liu, F. Luo, J. Mei. A new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a metro station in beijing[J]. 2000, 15(4): 409-413.

[7] 邓青平.重庆临江门车站隧道施工技术综述[J].隧道建设,2004,4(2):36-39.

[8] 余建恩.重庆轻轨较新线临江门车站隧道衬砌施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2003,40(1):12-15.

[9] 朱泽兵,刘新荣,张永兴. 大跨超浅埋轻轨车站隧道开挖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 24(2):291-295.

[10] 朱泽兵,仇.大跨超浅埋轻轨车站隧道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3,32(1):47-49.

[11] 蒲小炜,黄勇. 重庆轻轨较场口车站超浅埋暗挖段施工技术[J].重庆建筑,2005,39,:39-41.

上一篇: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设计 下一篇: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