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普通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7-16 12:58:45

公安院校《普通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普通化学实验是公安高等院校化学教育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目前公安院校普通化学实验的教学状况,对其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改革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创新型公安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公安院校普通化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10-02

《普通化学》是公安院校为非刑事化验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其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固定的实验教学模式,也暴露出普通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是普通化学实验授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普通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普通化学课程是为刑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其他自然科学和公安专业课程,如“微量物证分析”、“毒物分析”、“痕迹检验学”、“文件检验学”等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基础课,长期以来只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训练。一方面总是认为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课,属于辅助教学内容,从观念上束缚了学生参与实验课的积极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总是认为化学与公安工作不相关,认为化学实验在将来的工作中根本用不到,从而在心里产生对化学实验的抵触情绪,实验课上应付了事。

2.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普通化学实验是在参考其它高等院校普通化学实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因此在实验教学内容上与刑事技术的内容、特点结合较差,使学生感到基础课与专业课毫无关系,学不学用处不大,从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失去对化学实验课程学习的兴趣。

3.教学方式单调,实验效果不理想。多年来形成的教学习惯是实验技术人员事先准备好试剂、仪器,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教师具体讲解实验内容、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则按部就班做实验。完全是灌入式的培养模式,虽然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思想僵硬,显得束手无策,缺乏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公正性。由于普通化学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程,一般不单独进行考试,而是由实验教师根据实验报告书写的内容给出成绩,因此在实验评分中还常常因为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而出现随意性大、主观性强的缺点,给出的成绩缺乏公正性,也使学生产生实验课不愿意动手,课后抄袭他人实验报告,同样可得高分的错误思想,从而影响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普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

普通化学实验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刑事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都来自于全国不同地区的中学。在中学阶段,有的学生做过一些较简单的实验,有的只是看老师做的演示实验,有的学生既没做过实验,也没看过演示实验。为了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加深、巩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归纳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了一些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1.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联系。根据刑事技术的特点,以法庭鉴识为基础,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一方面减少基本操作训练,如称量、溶解、加热、常压和减压过滤等内容,增加验证性实验内容,每个实验都是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针对刑事技术中遇到的问题为对象,如鉴别无机离子,我们将实验内容与无机类炸药离子(NH4+、NO3-)等内容相联系,使学生即掌握无机化学的内容,又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另一方面增加设计性实验,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安排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如痕迹专业学生安排物质的性质鉴别、文件检验专业学生安排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比较实验、照相专业学生安排与成像、显影等化学反应或配位化学反应相关的实验内容。

2.改进实验教学形式,引入多媒体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初期安排学生做基本的实验训练,掌握各种玻璃仪器和小型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实验室的基础常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学生不但有感官认识,同时也使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非常理想。验证性实验是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每个学生独立进行操作,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验证硝酸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高锰酸钾在不同酸碱性介质条件下的氧化能力等,实验讲授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演示,先使学生有感性认识,然后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边思考边验证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出现错误结果,能够自己分析原因,从而改进实验过程,达到掌握物质基本性质的目的。设计性实验是检验学生对普通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最好方法。设计性实验由教师命题,拟定实验目标及基本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制订实验方案,自选实验药品、仪器设备,独立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模拟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但难度较低。如配置缓冲溶液20mL,pH=9,验证其缓冲性,并与纯水作比较。设计性实验效果显著,无论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力培养,还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是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3.加强实验过程监督,改进考核办法。全体实验课授课教师坚持集体预实验制度,即在每次实验前,实验课授课教师都必须先做预实验,并集中讨论预实验中发现的一些异常现象或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必须准备专门的实验预习报告本,每次实验之前都必须做好预习报告,经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成绩为10分。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及时指出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观察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学习态度,给出评价10分。实验结束时,教师逐一检查实验现象、记录情况,并针对其中的错误加以点评。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成绩为40分。设计性实验成绩为40分。综合上述成绩分数作为实验成绩的总分数。对于有缺勤、早退、违反课堂纪律等行为的学生,在实验总成绩中适当扣减分数。

4.倡导绿色化学,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绿色化学是未来化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现成为化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很多的化学试剂、反应产物都是有毒有害的物质。为了减少和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增加了通风设备,删除了毒性较大的试剂硫化氢等,取而代之是毒性较小挥发性小的硫化钠。部分实验减小试剂的浓度,如KMnO4原始浓度为0.10mol·L-1改为0.05mol·L-1、AgNO3原始浓度为0.1mol·L-1改为0.05mol·L-1而不会影响实验效果。推行微量实验,减少试剂用量,毫升用量,降为几滴。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渣不随意乱倒乱扔,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绿色化学思想得到充分体现。

三、普通化学实验改革的效果

普通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方案自2008年在我校刑事技术专业本科生中实施以来,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克服了以前实验课应付了事的态度,取而代之的是认真做好预习,实验课中动手能力明显增强,观望偷懒的现象没有了,提出问题的学生多了,课堂气氛明显好转。学生的化学思想意识明显增强,消除了对学习化学的错误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军锋,李子荣,张雪梅,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0,38(12):254-255.

[2]姜红.对普通化学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5(1):96-99.

[3]徐军,刘瑞斌,王春燕.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8,(3):30-31.

[4]刘根起,韩玲,张诚,等.非化学化工专业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改革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4,81(3):24-26.

基金项目: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07年教学研究项目“《普通化学》课程改革的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李继民(1970-)年,男,吉林永吉县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微量物证分析及普通化学教学工作。

上一篇:也谈英语教学论文写作 下一篇:《论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