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计“差错”提升课堂效率

时间:2022-07-16 12:31:30

巧妙设计“差错”提升课堂效率

摘 要: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会有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每天都有学生出现“差错”,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巧妙设计、适时而恰当地处理这些“差错”,我们的课堂也许会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真实、更加深入、更加吸引人。

关键词:巧妙设计 差错 数学课堂

面对学生作业中的“差错”,老师总是十分头疼,为了避免这些“差错”,让知识得到巩固,有一些教师就信奉“熟能生巧”这四个字,一本又一本的课外练习资料,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加重了老师的负担,长此以往,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一、故意设置“差错”,启迪智慧

在教学中,我们故意设置一些“差错”,能够引起学生对一些“易错”题目的重视,从而引领学生经历从错误认识走向正确认识的过程,启迪学生的智慧。

例如:一次数学课,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苹果有9个,梨有8个。”我故意不出现问题,结果学生一看,纷纷拿笔写了起来。我一看,发现除了几个学生用减法计算外,其他学生基本上都是选择用加法计算的。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刚才这道题目应该怎样理解呢?

生1:应该用加法做。9+8=17(个)。

师:你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生1:9+8=17就是说苹果和梨一共有17个的意思。

(很多学生点头表示赞成,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嘀咕些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怯生生的):我是9-8=1(个),算的是苹果比梨多1个。

(很多学生在下面小声说话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大胆的学生举手。)

生3:老师,你这道题目是不是出错了?你好像没有告诉我们问题呢?

师(故作吃惊):没有问题就不可以做了吗?

生3:是的,没有问题我们就不知道刚才是生1对还是生2对。

(学生纷纷附和)

师:是啊,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下次要是再遇到没有问题的题目的时候,你们应该先把问题找到,也可以先自己提一个问题,这样就不会出现刚才这种情况了。

在这节课中,我故意设计“差错”,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初步感受应用题是由条件和问题组成的,渗透缺一不可思想。

二、巧妙诱发“差错”,引导深思

在新课教学之前,我们往往能预测到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普遍性错误或容易使学生迷糊的小的知识点。我们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精心设置一些“陷阱”,“引诱”学生出现错误,然后牵引学生走出困境,帮助学生拨开云雾、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获取本领。

这样,学生在为自己寻找正确的理由的同时,就会去思考,从而掌握了知识,升华了知识。

三、适时呈现“差错”,修正思维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们总是会出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错误,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当有心人,在学生新旧知识之间困惑的地方,让学生经历错误,主动向我们展现错误,我们抓住时机,将学生的“错误”变成我们的教学资源,那么数学的课堂将会更加迷人。

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练习题:

下表是某地收集到的一年中每个季度下雨天的数据。先填,再算出这一年平均每月下雨几天。

季度合计一、二、三、四

下雨天数 20、28、32、16

学生练习后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

1.(20+28+32+16)÷4 2.(20+28+32+16)÷12

师:同学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谁愿意来解释一下?

生1:我觉得第一种是正确的,因为这里有4个数字,所以就应该除以4。

生2:第一种肯定是错误的,因为一年有12个月,为什么要除以4呢?

(这时用第一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同学几乎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我又趁机再问:那第一种方法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3:这道算式求的是“这一年中平均每个季度下雨多少天”。

生4:老师,我在第一种方法的后面添上除以3,不就可以了吗?

(教室里开始有些议论,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生4的意思,我示意他解释一下。)

生4:因为每个季度有3个月,所以再除以3就是平均每月下雨的天数。

……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学生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可是也往往就是在这些错误的改正中丰富了知识,获得了经验,锻炼了能力,所以,很多时候有些错误我们认为它们是宝贵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巧妙地利用并处理好这些错误,把它们变成学生成长的“垫脚石”,让他们踩着这些“垫脚石”,一步又一步地攀上知识的巅峰。

上一篇:东南亚电视市场进入增长新时期 下一篇:能说会道的假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