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

时间:2022-07-15 09:53:35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

【摘要】: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型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既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起点,也是建筑设计的启蒙和平台课程,是建筑设计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点。目前国内建筑设计教育主要引用西方的建筑教育方法和模式,忽视了本土学生的特色及他们的接受能力等因素。为了提高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设计启蒙教学与专业设计能良好衔接,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课程教学的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建筑学新生; 建筑观培养;表达能力培养;设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等专业在内的广义建筑学科中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有的高校仍称之为建筑初步)。在我国各建筑院校的建筑教育中,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一直占举足轻重的位置,该课程既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起点,也是建筑设计的启蒙和平台课程,它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二到五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因而它是整个建筑学科的奠基石,不仅肩负对初学者的启蒙重担,同时对其未来职业生涯设计也产生深远影响。笔者结合我院的学生情况进行一定程度教学探索。

1.建筑学专业新生形象思维的水平状况

众所周知,理工科的入学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逻辑思维能力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 但形象思维能力却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

1.1 .学生的人文知识相对贫乏,进而直接导致学生对建筑的认识和理解的偏差。

1.2 学生缺乏对建筑的观察力,同时建筑的一般常识知匮乏。虽然每个学生自幼便开始认识、使用各种形形的建筑,但这些建筑对学生产生的形象刺激却十分有限。如:入学一、两个月的学生说不出宿舍的尺寸及其家具尺寸等。

1.3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美术根底较弱,美学素养 明显不足,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图面整体效果的把握,以及对建筑的理解和品评。

1.4 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建筑空问的想象力:而建筑设计语言与符号的匮 乏,又直接阻碍了学生建筑设计能力的提高。面对新生在形象思维方面的种种不足,寻找有效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便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据以上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学培养。

2.建筑观的培养

一个古老而基本的问题:建筑是什么;如何看待建筑?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建筑观往往会制约于建筑师一生的创作道路,而建筑观形成与培养在建筑教育中非常重要。我院在建筑教学中针对这方面注重介绍设计思路。例如,有“好设计是什么,好建筑是什么”的两个大作业,其分别是题目的设计侧重让学生自去思考,而且强调思考的过程,不要求一定得出什么结论在中,列出一系列的阅读清单,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或其他人文书籍,阅读并提出问题对学生建筑观的形成非常有益 。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引导的作用,无须强加一些观念和定义给学生。对空间的理解群,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对建筑、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其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3. 表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建筑教学中提到的表达能力通常侧重于制图表达,学生入校就进行严格的铅笔线条训练、墨线训练、水彩渲染等一系列表现技法的训练,有的学生为一张墨线练的作业能达到要求,重作七八遍 的现象经常发生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一部分学生搞不清这些训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又对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对专业产生了厌烦情绪,学习兴趣大减,必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这方 面,我院的教学计划明确指出.表达能力:不应仅指制图表达,还应包括模型表现、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的内容。

3.1制图表达

因为图形+文字是最正规的建筑语言,有平面、立面、剖面、辅侧和透视这些图纸就可以精确描述三维物体和空间。将制图技法的训练与建筑作品结合,例流水别墅轴侧图和萨伏伊别墅的平 、立、剖面图。这两个作业都是建筑大师的建筑名作的描绘。绘图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照抄,如流水别墅只提供其平面图和立面图,由学生根据给定图纸作轴侧图。如萨伏伊别墅的绘制图练习中,老师提供别墅的三个不同层的平面图、一个立面和一个剖面,要求学生根据现有图纸,再完成其剖面和立面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制图使学生理解和思考平面和剖面的关系。这个过程中,首先学生要学会读图,但是仅靠教师提供的图纸是不可能完成作业的。学生还须通过大量查阅介绍该作品的相关书籍资料来精确地表达完整的建筑。这样,结合学生查阅该建筑历史知识背景,不仅加深了解大师的作品,也弄清楚了建筑平、立、剖面之间的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必需不断去发现和创作,学习兴趣自然极大的提高

3.2 模型制作

制作模型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在建筑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其在我校建筑学专业成绩评定占15%的比重。我校从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建筑设计课中开设有这部分的训练。以前我校在这方面并没有充分重视,唯有动手制作的训练是在形态构成课及建筑模型课程中。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加强了建筑模型制作的环节,使空间想象和模型实体能一一对应。

3.3文字表达

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训练学生书写读书报告、小论文方式来进行加强,并且经常开展讨论会,学生可以讲评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评论别人的作品.这是考虑到今后的职业要求与业主的商谈的交际能力而设置的。

3.4美术表现能力

国外大学生从小学起便开始接受美术教育,而美术课在中国的中小学校普遍不重视,尤其有的学校的美术课因应付中考、高考就干脆停开,美术只能作为个人爱好在业余进行培养或美术专业学生学习。当然我国重本的建筑学专业招收学生美术表现能力好,但作为二本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结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与建筑师幕后密切相关的速写、徒手画的训练则应加强,笔者认为美术课还必须开设。但可以适当减少学时。

4.设计能力的培养

我院在一、二年级的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一般将第一个建筑设计安排在建筑形态构成及建筑测绘后。设计题目通常是一个小型建筑设计,如邮报亭、小商店、公共茶室和大门设计、公共厕所等设计。建筑面积虽小,功能、环境等俱要考虑,一般通过一个或几个这样小型建筑的设计,学生就可掌握设计步骤,了解建筑设计涉及的基本问题,学会人体活动与家具布置的关系 ,学会考虑环境等相关因素,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打下基础。

正是居于在1.初看建筑/建筑与环境的认知; 2. 认识建筑/建 筑 实 测 ;3 基 于 建筑学构成系列 之 一— 平面构成、立体构成 、空间构成;4.解读建筑/建筑名作赏析;5.初步设计—小品建筑设计;6. 基础作业/仿宋字与徒手钢笔画练等方面建筑基础能力的培养(贯穿2学年)教学目标设计。其提高建筑学新生的建筑表现能力,拓展设计理念。

结语:

作为建筑学专业一年级的主干课程之一的建筑设计基础课,其最早向学生传递专业价值观,承载着关键的专业启蒙作用,因而它的教学价值观往往代表着一种高等建筑教育理念。通过在不断对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体系进行优化的同时,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手段也进一步改革完善和规范了每一门课程及其课程题目的教学管理;从题目的确定、设置、进度安排到开题、实行、教学反馈和总结调整等阶段都形成一套管理标准。社会也在发展.建筑技术也在进步,同时每学年从高中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整体素质都有不同教学的对象,因此教学的设置也不可能是个一成不变的体系。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现代建筑设计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与一个固化的教学体系是不相适应,也许今年看来合理的教学设置在两三年后也不一定适合教学需要.只有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才能不断的进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建筑人才的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教学改革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而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自我调整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炎松,袁 铮.也谈在建筑学教育中强化创造性思维[J.建筑学报,2000 ( 2 ) .

[2]张国梅.《建筑初步》课程改革初探[ J] .安徽建筑2006(5)

[3]施瑛, 吴桂宁, 潘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和探索[J].华中建筑2008(26).

[4]刘声远,刁艳,王云.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0(15)

[5])梁春杭,宋之仪.以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思维为基础——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4)

备注:

李仁伟,1974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现就教于攀枝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建筑学专业.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教学工作。

上一篇:浅谈建设单位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下一篇:如何加强电气安装工程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