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消费打造江腾一做F1高手

时间:2022-07-15 08:51:54

高消费打造江腾一做F1高手

1985年1月30日,离春节还有20天的时间,江妙林却没有时间筹备年货,因为妻子邬秀珍正在产房里,而他则在门外焦急地守候着。妻子的临盆时间正好在医生计算的预产期之内,他希望这是―个儿子,一个将来有出息的儿子。

很顺利,一个8斤重的大胖儿子呱呱坠地。焦急的江妙林从产房门外的凳子上站了起来,满脸期待地看着护士走出产房。听到了这个喜讯,他笑了,飞一般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全家老小。虽然一家人沐浴在欢乐中,但孩子该叫什么名字却又让大家犯了难。

儿子出生的时候,江妙林还在一家医院上班,他自己给儿子取了几个备选的名字,但都不太满意。那时,医院里有个老中医,经历过一些沧桑的那种年迈,在医院里德高望重,江妙林也对老人敬佩有加,遇到些难题困惑他也总喜欢找老人探讨一下,这次给宝贝儿子起名字这么大的难题,他第一个想起的依然是老人。老中医简单思考了一会说:“那就叫‘腾一’吧。‘腾’就是腾飞的意思,‘一’嘛就是第一。”

江妙林很满意,但他没有想到是,正是因为这个“一”字,江腾一成为同辈的兄弟姐妹当中唯一的一个男孩也是因为这个名字,儿子在今天经常被认为是日本人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儿子江腾一从小爱上了汽车,选择在陆地上感受速度的超,即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籍的第一个F1车手。

江腾―出生后不久,父亲江妙林就辞去原来医院的工作到泰国经商了。不久,母亲邬秀珍也随着丈夫―起去了泰国。

小腾一的童年是S艮山西的外婆生活在―起的,直到6岁读小学的时候他才回到上海。从小江腾一就和汽车特别有缘。在2岁的时候――那天妈妈回来看他,带着他和外婆准备出去添置一点东西,妈妈下了楼发现钱包丢在了房间里,留下外婆和刚刚学会走路的小腾一两个人在楼下等,外婆一不注意,小腾一居然一摇―摆独自走到马路上去了,而等外婆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妈妈下来的时候,小腾―正站在马路边像模像样地向驶来的出租车招手,而外婆则瘫坐在地上,“不行了,我被你儿子给吓死了,路也走不动了。”而小腾一一点没事,眨着眼睛看她们,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

小时候,外公外婆给他买的礼物很多,但除了车其他的江腾―都不要。小到指甲盖大小的塑料玩具车,大到大型拼装玩具车他都爱不释手。直到现在江腾一的房间里还堆着几千辆的小车模型。

他总会吵着要舅舅买一些车身上被各种广告涂满、很漂亮的赛车车模。给他买回来一个,他就可以开心好几天。让大人们看不隆的是,那时候小腾一能一个人蹲着,几个车模就这么在地上摆来摆去,一玩就是半天,从来不哭不闹。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几辆赛车车模,一块干净的空地,在别人眼里看来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孩子玩游戏的场景。但在儿时的江腾―眼里,这就是―场激烈的赛事,一次真正的较量,运气、勇气、荣誉都融汇其中,让他可以忘记时间,忘记自己。江腾一每天在自己编织的车手梦想中,日子过得快乐弹纯。

19岁的江腾一,是公认的中国几大“F1希望之星”之一。

或许3年后,F1的赛道上,他将与舒马赫、巴顿等一批如雷贯耳的顶级车手们一较高下。江腾一说:“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会对全世界说――我来自中国,来自上海。” 赛车,向来是有钱人玩的游戏。从江腾一开赛车以来,家里已经花出去了五、六百万,而这些仅仅是巨额花费的开始……

直到有一天,第一次驾驶上真正的卡丁赛车后,江腾一才发现,原来梦想和现实之间,距离可以很近很近。

1998年4月,江妙林身体不好回国休养,闲时带儿子出去玩。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卡丁车馆里,江腾一第一次接触到了卡丁车。当时身高不足一米的江腾一钻进卡丁车简直就像小玩具,一点都没有车手的样子。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第一次开卡丁车上正规跑道,竟然可以很规矩地地跑完全程。不仅如此,起步、停车、弯道、避让,他都可以灵活应用,还不断地能够超过前面的车子,不知道的人甚至以为他是一个跑了很久的老车手。连父亲都惊讶了老半天,没想到儿子开赛车竟会这样帅。

从那以后,江腾一爱上了卡丁车运动。不过这项运动价格不菲。50元才能开8分钟,按照一般的速度也只能开个两三圈。江腾一每个周末都要妈妈陪他一起去那里玩赛车,一开就是几个小时,几乎每个礼拜者腰花掉五六百元。这笔开销一般人已经很难承受了,但好在江妙林在国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这点花销还能负担。后来江腾一力口入了俱乐部成为会员,价格这才下来一点,他开的时间也可以更长了。

在俱乐部,江腾一先后给自己买了3部卡丁车,最便宜的一辆也要38000元人民币,最贵的那辆将近50000元人民币。3部车都寄放在车队里,每个月――部车光管理保养的费用就要800元,还不算上发生碰撞意外的修理费用。为了车能有更强的动力配置,他又前后购买了7台发动机,每台1万元,为自己的爱车装上了一颗“奔腾的心”。虽然这些费用看上去已经有些吓人了,但相比后面的费用,这点钱还只能算是“毛毛雨”。

在国内的时候,江腾一小学换过两所学校,初中换过3所学校,搬家是他转学永远的理由。由于那几年父亲在国外的生意越来越成功,房子也是一换再换,现在全家居住的这套房子是1996年在上海以每平方米1200多美金的价格买下的。当初不停地搬家,曾经有一段时间,江腾一还寄宿在老师的家里。让他的学生时代显得有些“颠沛流离”。

小时候,江腾一和所有的男孩一样都很顽皮,但他很聪明。有一次,老师在上面讲解一篇课文,江腾一一个人坐在下面托着下巴想自己的事情。老师发现他思想开小差,便把他叫起来提问,他回答为上,由于不止一次这样,所以放学后他被关了“夜学”,妈妈也被老师要求当晚到学校来一次。等妈妈到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背诵老师课堂上讲的那篇文章,3000字的文章他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背了下来,老师看到这些也很无奈,只好对妈妈说,“江腾一确实是个聪明的小孩,他只要稍微再卖力一点,我敢保证他的成绩一定在班级里是名列前茅”的。”江腾一却依然我行我素,丝毫没有悔改之意,成绩也―直徘徊在不好不坏之间。这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努力,而是在那个的候卡了车走进了他的生活,他满脑子只有握着方向盘超过前面的车,那年他读初二。

江腾一经常会拿着某城市举办全国卡丁车青少年邀请赛的邀请函去找老师请假,老师问他,明明知道马上要考高中了,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抢时间,你还要请假?江腾一此时就会露出他十分“可怜”的表,隋:低着头,不说话,站在刀哩,不说走也不说留,只是站在那儿。一直等到老师也放弃了要挽留他的念头,说:“算了,你早去早回吧。”这时,江腾一会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蹦三丈高,连蹦带跳地跑出班主任的办公室,嘴里还不停地喊:“成了,成了!”俨然是一个得了“大赦”的人。

尽管这样,他还是考上了高中,但是勉强读了一年,高二他就休学了。从离开学校的那天起他就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种他想要的生活,他将要成为一名车手。

1998年8月23日,江腾一首次参加了全国卡丁车锦标赛,获得了第三名。这位4个多月前还没有摸过卡丁车的懵懂少年在没有经过多少专门训练的情况下,就成为了全国同年龄层次的佼佼者,不能不让人叹服他的天才。

这时候江妙林清楚地看到了儿子在这方面的天赋,下决心培养他成为赛车手。

然而,玩赛车是有圈子的,江腾一家人却并非搞这行出生。和江腾一同时代的优秀车手,他们的父亲基本上都是专业人士,有的是儿子的专业机械师,有的是职业赛车手,有的是世袭飞车名门。作为门外汉的江腾一为此走了很多弯路没有人家那样专业系统的训练,车和轮胎也没有别人好,最要命的是没有比赛的经验。好在天才最大的优点就是学得比别人快,在竞争中他并未落于下风。

但是,一年后的一次事故险些让江腾一的家人终止了他的赛车生涯。有一回训练,妈妈恰好有事情不能陪他一起去,考虑到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危险,妈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就放心让他去了。那天他回家特别晚,洗完澡什么也没有说,就早早关起房门睡觉了,妈妈也没有在意,以为那天趁她不在多开了一会,有些累了。晚上,教练来电话问妈妈,“江腾―奸点了吗?没有什么问题吧?”这下妈妈急了,“发生什么了?”教练说,“他回家没有说啊?今天出车祸了,江腾一在训练中被一名新车手撞出了训练场,整部赛车者睚在他的身上。在我们这里休息了一会才让他回家的。”妈妈放下电话走进江腾一的房间,他正往身上喷着云南白药,背上、腿上,肩膀上都是乌青块。妈妈问他为什么不告诉她情况,江腾一说,“我十白你知道了以后不再让我开车了。”妈妈的鼻子一酸,心疼地帮他涂完了药。可第二天,江腾一居然连床都起不来,到医院一检查还好没有大碍。不过,医生还是警告江腾―说:“很多内伤不是马上可以看出来的,如果回家以后觉得叨哩不铆艮,还是要第一时间来医院。”妈妈当时非常担心,觉得赛车运动太危险了,决定不让儿子再去开车。然而在性格倔强的江腾一的―再坚持下,父母终于退让了。因为他们发现儿子对赛车的态度不仅仅只是喜欢,更多的还是激隋。但从此以后,每次江腾―去开卡丁车,妈妈―定要亲自陪着。

1999年,江腾一获得了全国卡丁车邀请赛的第二名; 2000年获得澳门卡丁车邀请赛第三名……直到2001年5月,江腾―终于“跑”出了国门,把卡丁车开到了德国,成为中国第―个参加德国卡丁车邀请赛的车手。

在这次德国之行的40天,最激动的是江腾―的爸爸。当江腾―在赛场上出现时,江妙林不隆德语,但他听见赛场内高音喇叭不停地在喊着“22号”、“22号”。他忙问身边的翻译,他们在在嚷什么?翻译告诉他,喇叭里在喊“现在,场上第二次有中国车手参赛,小伙子今年只有16周岁,他的车号是22号,让我们大家看看看他现在在哪里,看看22号车手跑得怎么样?22号!22号!”江妙林每次讲到这段往事的时候,都像是在现场直播,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从业余比赛到专业比赛,速度上去了,危险度也上去了。―次在澳门比赛,因为前面的汽车出现了故障,江腾―来不及作出反应,车已经翻了过来,他当场就不能动弹了。赛场上的医护人员做了紧急治疗后,他醒了过来,但不得不退出比赛。晚上他回到酒店,开始发烧,恶心,江妙林连夜带他去澳门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是颈椎挫伤,医生建议他静养―个月,听说他第二天还要参加赛车,马上严肃地说,“你不要命了,如果你脖子再次发生碰撞,那你下半辈子就只能在床上度过了。”江腾―什么也没说回了酒店。第二天,江腾―对爸爸说:“我还是想上去比一比,我会当心的,您放心吧。”江妙林犹豫了几秒钟,点了点头。比赛结束了,江腾一没有取得以往的辉煌成绩,人们以为他状态低迷了,可没有人知道他是带着伤痛来比赛的。

尽管经历了无数的伤痛,但这并不能成为江腾―实现自己梦想的障碍。他的眼中只有赛车和前方的终点,他的字典里没有放弃,只有超越。

开了几年的卡丁车,江腾一获得了几乎所有比赛的前三名,影集里面的照片,都是他站在领奖台上高举香槟酒庆祝的造型。但这和他的梦想――成为―名真正的F1车手还有很长的距离。不过他取得的优异成绩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17岁那年,德国赛车咨询管理公司的―个经纪人找到了他。

一番深入的沟通之后,经纪人发现了江腾一的赛车天赋,更发现了他身上那股百折不回的毅力以及具有成为优秀赛车手的潜质。在经纪人的大力帮助下,江腾一获得了德国大众公司的赞助。使得江腾一从卡丁车手直接上升为了方程式赛车手,他终于有机会前往德国参加方程式赛车训练了。

飞机升空了,带着他的憧憬―起上路。当江腾一踏上德国机场的那一刹那,他难以按捺住心中的激动,这里是车王舒马赫的故乡,他攥紧拳头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从这里起步,有一天,我也会像舒马赫一样驰骋在 F1的赛道上。”

训练比赛一切进行得按部就班,由于赛车手需要强健的肌肉与应付比赛时巨大的离心力,还需要高度的血液含氧量,江腾一每天都要花3个小时在健身房里,需要跑步6~10公里,然后就是根据车队的安排进行―些日常的训练和剔口一系列的比赛。

德国大众方程式的比赛时间为25分钟,全年总共14站比赛。一般车手在此之前要进行,总共20天的训练。而德国方面只给江腾一安排了七八天。第一次比赛前,江腾―连一天的训练都没有接受过,甚至连赛道都没有上过。而且他是从卡丁车直接上升到方程式,又是第一年,年龄最小,经验也最浅,但他第―次就跑了17名,中间几站还进过前10名。像他这种情况的车手,连车队老板都觉得不可思议。

除了训练Lk赛,江腾一每天有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一个人寂寞的时候,他就玩游戏机,打打“实况足球”开开赛车,听听从国内带去的CD。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几乎能背下所有带去CD的歌词了。吃饭也是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在家的时候他只会炒个蛋炒饭,其余的中国菜一概不会。到了国外,他只能纵超市里买来牛排自己煎。

渐渐地,他认识了一些中国留学生,他们来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每次回中国者腰各自带些锅碗瓢盆,甚至带来了火锅调料,再到德国的超市里买来羊肉,回家围在一起吃。只是德国卖的羊肉者都是整块的,他们又不会切片,结果最后每次都变成羊肉丝在锅里涮,但味道绝对不比在国内吃的差,主要还是个思乡的气氛。

有一次他实在是无聊透顶了,一个人到一家迪斯科舞厅去玩,全世界的迪厅者6是千篇―律的,人们在那里尽情地发泄、喝酒,歇斯底里之间企图暂时麻痹自己,忘却忧愁。江腾一第一次被灯红酒绿包围着,孤独的他站在原地有些迷茫,他恍然觉得自己根本不属于这里,但又无处可去,他找到了一个角落,安静地坐在那里,就像那个世界里的另类,审视着每―个近乎疯狂的人,整整一夜。最后他还是安静地离开了,也许睡觉和游戏机更力口适合他。

他还有个解闷的办法,体能训练!有次他“啃”下 10公里马拉松。当时,江腾一没有带自己的跑步鞋,问别人借了一双,谁知不合脚,鞋底都磨穿了。他干脆赤脚,一路跑到终点,脚上都是泡……

今年,大众不再提供赞助,江腾一所有训练比赛的费用除了经纪公司赞助一部分,其余的只有靠家里补助了,他也只好离开德国。今年三月,这位上海籍的年轻车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新东家――意大利最成功的F3及雷诺方程式车队PREMA POWER车队,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签约意大利车队的方程式车手。

在意大利,不算交给车队的费用,江腾一每个月光生活费就需要10000欧元。在德国市中心租的公寓是每月450欧元,而在意大利郊区公寓的租金却高达1200欧元。父亲江妙林现在依然在外面奔波,不仅要忙于生意,还要为江腾一到处找赞助,毕竟仅靠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P1赛车手压力实在是太大了。由于中国对赛车运动的普及也就是这几年刚刚开始的,所以前几年很多朋友都以为江腾一是在玩“碰碰车”。现在人们了解了,支持他的人也多了,或许他离梦想也更近一步了。

奔向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也充满荆棘,江腾一说,“也许是3年的时间,也许会更久一些,我相信自己一定能站在F1赛车场上。我不想和别人争当中国第一个F1赛车手,只想成为中国最优秀的F1车手,乃至是全世界的。”

上一篇:危险的“虐恋”游戏让我悔不当初 下一篇:女子十二乐坊有一个神秘的“奶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