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探究

时间:2022-07-15 07:08:16

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探究

现代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转型也发生了组织形式和结构上的变化,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注重对人才的管理,因为人才在企业竞争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的人事部门作为人才管理和员工关系的处理部门,对于企业的人才引进和人才管理负有直接的责任,而人事劳资问题作为人才管理的主要内容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事部门的工作效果。因此,企业人事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提高劳资管理的工作水平,正确处理劳资纠纷,保证企业和员工的个人利益得到合理的实现,并且能够从企业的人才发展角度来调整现有的人才管理策略。

人事制度改革中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

由于企业人事劳资管理的特殊性,使得其对于员工利益处理问题上容易产生分歧,为了避免人事纠纷,协调各方利益,就必须要注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就是说在人事劳资工作开展的同时,要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排解员工的不良情绪,保证其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工作情绪不受影响,避免由于人事劳资问题导致的进一步人事矛盾。另外,在平时的人事工作中,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整体思想素质和水平,并且在具体的人事劳资问题处理上,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企业面临一场较大的制度改革,这种情况下,员工的留任就会发生变化,一些老员工和干部一旦被精简,就会一时想不开,产生较为严重的思想问题和精神负担。如果此时人事劳资工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纠纷,所以这种情况下要求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积极的对解聘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的问题处理能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才能在工作中耐心积极地对这些员工进行开解。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思想

企业的人事劳资部门是企业和员工沟通联系的桥梁,是直接面向各种员工工作问题的服务窗口,所以工作人员有可能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人事劳资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端正的态度,人事工作也无法良好的开展。

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真正认识和理解员工的需求,并从满足其需求的角度,积极寻求一个平衡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人事劳资部门的工作人员只有真正的理解员工的诉求,才能更好地为员工服务,更加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事劳资管理干部政治素质

人事劳资管理作为企业中比较特殊的管理部门,兼具了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双重任务,又对员工的劳资问题负主要的解决责任,这种情况下管理干部的素质对于整个人事劳资管理部门以及整个企业的人事管理形象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因此,人事劳资管理干部应该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能够树立一个较为正直和公平的管理形象。具体的做法表现为在实践中,人事劳资管理干部应该积极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够应用于企业的劳资管理活动中。另外,作为企业的人事劳资管理干部,还应该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决拥护共产主义和党的领导,对于党的新想法和新政策能够及时的进行学习,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在工作问题的具体处理环节,管理干部也应该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仅能够充分的把握员工的心理,还要从解决员工实际困难的角度出发,循循善诱,和谐的处理劳资纠纷。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人事劳资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

首先,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就其职能而言,是一个行政管理部门,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一个服务部门。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就是服务于全企业职工。用规章制度管理全体职工,坚持原则的同时一定要有服务意识。比如近几年湖南省实行了工资改革,工资福利政策与以前相比有较大调整,很多教职工不断打电话或到人事处咨询有关政策,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耐得住性子,不厌其烦地解释,让企业职工感到满意,也让人事劳资管理工作者心里踏实。

其次,人事劳资管理工作虽然有极强的政策性,而且有时会出现政策与职工愿望、要求不一致的地方,这时人事劳资管理工作者如能以极大的耐心和诚心,对职工提出的问题认真细致地解释,使职工感到温暖,心情舒畅,就能够得到广大职工的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人事劳资管理部门作为一个特殊的管理部门,应该时刻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人事工作的同时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自身思想的先进性,还能够为具体工作的处理提供方法和方向。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人事劳资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整体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油田五一社区)

上一篇:因公外出期间工伤认定条件的界定 下一篇: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