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环境对篮球比赛的影响及调节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15 02:16:58

赛场环境对篮球比赛的影响及调节策略研究

摘 要 篮球作为一项广受关注的集体性对抗项目,集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与一体,篮球比赛的过程是对阵双方在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较量。参赛球队要尽力避免和克制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比赛期间的干扰和影响,提前做好应对预案,采取恰当的方式和策略,将赛场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掌握主动权,展现出自身真正实力,发挥出应有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 篮球比赛 赛场环境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影响参加2016年全国篮球青年联赛、2016年全国青年篮球锦标赛、全国U17篮球集训赛等赛会制比赛的的各省市篮球青年队临场发挥的赛场环境。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综合分析法,通过现场观看记录比赛,同参赛球队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交谈,跟队观察研究训练,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文献等,对赛场环境影响及如何应对进行分析研究。

2分析与研究

本文探讨的赛场环境是指,参赛队伍进入比赛场地或场馆直至比赛结束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内,客观环境、主观因素、人为因素等对参赛队伍带来的不利干扰和影响。

2.1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包括场地条件、场地环境、温度、湿度、裁判员道德与业务水平、观众行为等。虽然比赛场地条件、场地环境、温度、湿度对参赛双方队伍临场发挥的影响是同等条件的,但如果场地条件、相关设施设备低于参赛队平时训练条件,如地板过滑、缺少安全防护设施、场馆空调系统不佳、比赛时间较晚等,均会对队伍发挥造成一定影响。裁判员是影响比赛的重要因素,其执裁水平、判罚尺度、判罚准确度、是否公平公正,都将对教练员、运动员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限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发挥,催生不满焦躁情绪甚至是球场暴力。观众行为的影响主要包括现场球迷啦啦队着装颜色、助威道具、现场噪音干扰、助威声音干扰、现场DJ干扰等,这些容易分散运动员注意力,产生紧张心理,不利于技战术发挥。

2.2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指参赛队伍自身存在和临场出现的问题,包括教练员指挥能力和风格、运动员心理能力、赛场服务保障、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等。一支球队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内部任何一个环节存在或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整体的发挥,因此要把处理和解决内部矛盾摆在重要的位置,运动员与教练员、运动员与运动员等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比赛中选人用人、战术执行、互相配合的效果。比赛过程,场上变化迅速,需要教练员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观察能力,临场指挥及时作出预判和应对,还要懂得运用适当的方式调动运动员斗志,实现自己的作战意图。\动员心理能力主要包括自信心、场上调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这些直接影响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场上作风、战术执行和关键球处理。

2.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对手有计划、有目的,采用某些行为和方式以图产生有效干扰,主要有舆论施压、意识干扰、球迷干扰和场上直接干扰。场上交手好比两军对战,在不违背比赛规定和道德的情况下,许多队伍为达到赢球目的,采用各种方式打压对手,其中舆论施压是指借助媒体和社会舆论,在赛前、赛中扩散不利于对方的负面舆论,以引起对手的心理波动。意识干扰是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标语、图片,嘲讽激怒对方,以期引起情绪波动。球迷干扰是指利用啦啦队在进攻和防守过程中,通过加油助威等方式,有组织的、有节奏的给对手心理施压,打扰场上节奏,或者在对手罚球时进行杂音声音干扰,分散罚球队员的注意力等。场上直接干扰指针对某些运动员心理弱点,场上运动员采用恶意语言、小动作等激怒对方,触发不理智行为等。

3应对及建议

(1)做好充分的预案,将客观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参赛队赛前要对参赛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风俗做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提前告知参赛运动员,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策略。针对赛场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好相应的应对预案,有备而战,防止出现措手不及,慌忙应对的情况。篮球赛会制比赛,往往选择在中立的城市、固定的场馆进行,赛程时间约一周,建议参赛队提前5天左右到达赛区,适应赛区的气候和环境,降低赛前的旅途疲劳度和不适应性。如条件允许,赛前尽量多次进行场地适应性训练,一方面运动员适应和熟悉比赛场地的条件和环境,一方面如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可协调组委会进行调整。

(2)组建专业的球迷助威团。观众的支持倾向、嘘声、喝彩等,容易影响运动员场上的竞技状态。观众一边倒的支持对手,会给场上队员造成强烈的心理压力,尤其在比赛胶着的时候,这种压力会被进一步放大。调查发现,赛会制比赛中,除非双方比分拉大,中立城市的观众在心理上往往倾向于支持落后和追分的一方,当双方比分迫近时,观众的声援会增强。专业助威团相对于松散的现场观众,组织纪律性更强,声音更为齐整,加油助威和干扰对方的时机选择更准确,组建专业的球迷助威团有利于抵消赛场观众行为的影响,营造良好的赛场氛围,增强参赛队的信心,同时还能给对手形成一定的压力,影响对手整体发挥。

(3)赛前训练计划要有针对性。赛前训练计划、实战演练、热身赛的安排要尽可能与参赛环境接轨,让运动员更多的体会比赛时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增加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如根据参赛时间调整训练时间,设置与比赛时间一致的教学比赛、热身赛,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在比赛时间段达到最佳状态,降低运动员对比赛时间的不适应性。加入专门的赛前干扰性训练,通过模拟比赛场上有可能出现的强干扰,如现场噪音过大、观众嘘声、裁判员出现误判漏判、对方球员恶意挑衅等情形,让运动员提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教导和演练运动员在遇到相应的情况时,如何化解应对和进行自我调整。

(4)强化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受各方面的影响,赛前、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有不同的变化,如赛前焦虑、不自信,赛中紧张焦躁等,教练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运动员思想和心理波动,通过赛前动员、心理辅导、一对一谈心等手段和方式,帮助运动员调节好心理状态,缓解和降低比赛带来的心理压力。专门的心理训练也必不可少,要教会运动员进行赛场心理调节。研究表明,平时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比赛时会更多的产生良性情绪,运动员可以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情绪调节等方法来放松紧张的心理,恢复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以积极、轻松的心态进行比赛。

(5)构建灵活、高效的赛场指挥系统。比赛过程变化较多,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要求教练组必须快速应变,因此赛场指挥系统的建立至关重要。主教练必须保持清醒的判断、稳定的情绪,及时根据场上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其他人员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当问题出现时,负责该方面的人能迅速进行应对。比如,专人盯技术统计、屏幕或计分牌的比分情况,一旦出现少加分或给对方多加分,犯规次数有误等,立即向技术台反映,及时进行更正,避免出现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技术台不接受申诉不予更正等情况。

参考文献

[1] 黄学诚.影响高校篮球运动员临场竞技水平发挥的赛场环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 李明伟.裁判对篮球比赛的影响[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

[3] 左钧升,季淑华,姜立嘉.篮球比赛中教练员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2003(01).

[4] 许福岩,周新华.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J].运动,2010(01).

上一篇: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订单班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