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新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5 01:16:55

智能电网新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对电力的需求猛增,能源消耗巨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所以现代社会对电网技术有着新的、更高的要求,发展新的电网技术是必然趋势。通过阐述智能电网技术的概念特征,提出电力电网新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分析电网新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系统;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开发成了当前各个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电力事业的发展来说,也面临着资源紧缺的现象,因此做好电力的优化管理和配置就需要革新电力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电力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其中高效、洁净和智能化的电力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实现智能化的电网规划就很好的适应了这一发展的趋势,并成为今后电网技术发展的主流。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的电网管理,他在电力输送和配置上有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对于提高电力资源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就需要根据其相应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在电网规划中的有效应用。

1智能电网概念

对于智能电网来说,它是一种智能化、系统化的电力系统管理技术,它通过群体行为对用电设备等进行相互协调和无线的控制。伴随着智能电网的出现,它极大的改善和优化了以往的电力供应和管理系统,在很大的限度内节约了电力资源。它通过对一些先进的电力技术和电网进行管理和集成,进而组成了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智能化电网,从而具备了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新特点,其主要运用了传感量测技术、分析决策技术以及制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智能电网是在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电力管理理念,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中,它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兼容性,可以实现电力的高效和优化集成,同时可以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予以纠正,更好的保证供电的质量。智能电网融合了一系列电力供电和监控管理技术,它可以对用户的用电特点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供电和电力配置,缓解了电力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而且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实现更广地域内的电力交易和管理。

2.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2.1 智能电网信息模型的建立

在智能电网管理系统中,不但要对电力系统固有的生产属性进行信息化管理,而且将各个数据之间的层次分布关系整理清楚。所以说,智能电网管理系统模型既包含了生产属性信息,同时也包括了空间图形信息。空间图形信息可以准确描述电力系统的各个空间位置,这一系列工作在GIS技术通过坐标(X,Y)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示;而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属性信息数据量非常庞大,它采集了大量的地物特征,以及各种各类的电力设备,不仅能够对生产设备实施信息化操控,还能对电力系统中固定设施进行全程监控,反映在几何数据模型中,这些生产工作都是由几何图形表示,他们都是点、线、面的对象集合,而且通过这些地物可以组合成为电力系统环境下的所有地物,并分别具有各自的属性特征与几何特征。因为在网络处理中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生产条件与过程数据的状态分不开关系, 所以对于过程数据模型,我们也可以通过位置来建模;用托肯建模的方式可以对过程实例状态进行建模;在确保遵循模型演进规则后,智能信息工作流网模型的完整性才能得以保障。

2.2 数据库的分成自动化连续更新

基于当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环境下,所有的电网数据库的信息系统都应该实行统一模式管理,其数据库内容可以下述方法进行分层自动化连续更新:首先,不断地通过电网元件处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对本地数据库的实时记录进行自动更新。该数据更新模式,通常可以同时运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煤矿等单位控制中心的数据库,并且直接对上一个控制中心的据库进行相关的修改更新。这样就能有效的克服了。系统操作显示速度太慢的弊端。及时建立缓冲区于服务器端,大量存储常用数据,提升服务器操作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流网络的性能。如此一来,随着底下数据库信息资源的改变,“级联式”自动化连续更新工作也就展开了,区域控制中心、中央控制中心的数据库自然而然地就自动地实现了更新的目的。

2.3 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规划和管理

智能电网实现智能化、优化调度,进行有效管理,用最低的成本提供符合期望的功能,其中智能电网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利用新型的、洁净的、可再生的资源进行间歇性发电,实现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损耗,对于当今时代所提倡的“发展低碳经济、生活”是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望实现智能电网与电信、电视等的统一,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由上述内容可知,在统一模式下的信息系统中,智能电网对电力子系统的控制管理内容,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得以实现,即自动检查、自动寻的、自动求解和自动执行。这当中的“被控制管理的电网子系统”既能够是一个系统层子系统,也可以是电网元件或厂/站层子系统。对于一个系统层子系统而言,其功能就是通过利用各级调度控制中心的管理权限,对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的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分析,并对系统的所有目的状态实施检查和监视,实现对智能电网子系统所有状态的智能化监控。

2.4 系统交互组件

所谓业务交互组件具备维护与信息更新查询功能,该组件可以根据煤电力系统规划工作中机器设备和管理设施的起止运行时间、种类等属性及时预警消息,电力设备信息变化时它可以及时更新维护数据。业务交互组件还拥有设置煤矿管理系统的相关参数、维护系统数据库、权限管理等维护功能。用来查询系统属性、显示系统的组件是由子系统渲染、交互及属性查询组件三方面构成的。渲染组件包含两个组成部分,这两部分即为矢量和栅格,这是它运用了矢栅混合技术产生的结果。交互组件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漫游、缩小、放大等众多功能,且能够以用户初始位置为依据制定捷径。操作人员还可以应用属性查询组件点选查询各种设施属性信息或者利用SQL语言实现更为复杂的查询功能。

3智能电网新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作用

3.1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中的意义

由于现在我国电网规划工作规划不到位、不全面等原因,甚至有些新电网建设投运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出现超负荷、长期负荷等,还有些施工难度大。总之,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无法保证电网建设工程质量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等。

除此之外,我国存在着电源与电网这两种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这一矛盾在资源锐减的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激烈,同时由于我国的电力输送能力较差,我国资源供给不平衡问题仍然严峻,还造成交通紧张等,例如我国北部、西部的电力往我国负荷较为密集的地区输送较为困难。

另外,我国互联电输电能力较差,区域之间的电网互济与跨流域补偿等能力也较差,由于上述各种原因,想要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电是较难满足需求的。所以电力系统中的电网规划很重要。

3.2智能电网具有的优点

智能电网具有实现双向通信、实时监控与数据整合、及时调度、智能化资源配置、接入新能源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等优点,从整体上看,智能电网使供电效率得到提高,供电的质量得到改善,实现电网商业化,同时对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消耗有积极作用。

3.3智能电网规化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作用

智能电网实现智能化、优化调度,进行有效管理,用最低的成本提供符合期望的功能,其中智能电网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利用新型的、洁净的、可再生的资源进行间歇性发电,实现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损耗,对于当今时代所提倡的“发展低碳经济、生活”是有积极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望实现智能电网与电信、电视等的统一,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除此之外,由于智能电网具有“自愈”的特点,该功能能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智能电网的发展。

总结智能电网对电力系统的规划的作用,共有三点:电网规划需要更加注重资源战略计划的发展,电网规划需要注重用户侧的特性,电网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电网的动态运行特点。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智能电网应用到电力系统中来,不但可以大幅降低电力企业管理难度,还能很好地控制技术成本,最终求得电力规划管理的最优化解。 为此,我们务须不断探索新型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策略,做到事前规划,提前排除,预先处理,未雨而绸缪,防患于未然。 全面加强煤电力技术与电力系统规划水平,使电力系统的规划作业更加安全稳定地进行,确保实现电力系统规划零故障目标,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蔡丹君,胡婧.智能电网的三个关键词[J].国家电网,2009.

[2]刘骥,黄围方,徐石明.智能电网状态监测的发展[J].电力建设;2009,30(7):1-3.

[3]蔡丹君,胡婧.智能电网的三个关键词[J].国家电网,2009,(9):42-43.

作者:黄剑文

上一篇:立管焊接辅助器的设计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检测结果的桥梁承载能力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