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时间:2022-07-15 12:53:58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摘要】信息化不仅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且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进行反思,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科学、有效地实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措施

By our country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GUONing-ning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not only has brought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for enterprise's production management way, moreover has brought the new strategic opportunity to the enterprise, urges the enterprise to carry on reconsidering to its mission, enhanced enterprise's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Scientific, effectively realizes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enhances its economic efficiency to have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029-03

1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概述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适当的重组,逐步建立适应信息化的企业管理业务模型;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配备计算机设备和网络;配备企业管理软件;开展企业管理软件的实施,制定管理制度。

我国的中小企业从增长的速度和创造的效益看。都是比较惊人的。中国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机制、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推动力。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渠道是否通畅,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是否良好,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如何透彻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

中小企业信息化并不是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简单应用,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而是根据本企业产品、工艺、流程、客户及服务等特点,运用合适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其具有一次性资金投入少,对短期回报、产品稳定性、交互界面、技术服务、产品个性化以及产品灵活性要求高的特点。

2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2.1企业外部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的软件供应商未能充分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这部分需求,在软件供应方面存在大而全,忽视了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要,一次性提供给企业一个复杂而缺乏重点的解决方案。

2.2企业内部问题

2.1.1财务软件开发使用不够。通过对大量中小型企业的调查.发现很多中小企业仅仅应用了财务软件中总账管理这一模块,应用仍然停留在核算的自动化方面,只是减轻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但是造成了软件投资的浪费和企业财务管理效能的低下。

2.1.2观念落后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有些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持怀疑和观望态度,认为中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业务简单,信息化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作用不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赢利起不到决定作用。表现在:①对信息化建设直不闻不问;②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出来后,对其中的与总经理相关的子系统从不使用;③和主管信息技术的副总经理缺乏和谐与配合,思想不一致;④不支持有关计算机管理制度的制订。

2.1.3缺乏人才支持。由于企业规模比较小。很多高级人才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就业。缺乏这样的人才就会造成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情况。

2.1.4网络资源应用不充分,资金薄弱,缺乏支撑力度。很多中小企业认识到网络宣传的重要性,建立了自己的网页。用于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和产品,但对网络资源应用不足。由于内部人员无法充分运用网络与企业沟通,客户无法通过网络与企业进行购销活动而使企业失去很多机会。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并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其信息化投入也只是一小部分,部分企业对怎样选择软件感到迷茫,缺乏评价软件公司的能力,有些企业宁愿花大量资金买一大堆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而不愿意在软件和管理咨询上多投入一点。

2.1.5软件投资的盲目性,高昂的信息化费用使中小企业不愿推进。由于缺乏对软件的了解,很多功能不能用到.这样不但造成了投资的浪费,而且由于软件比较复杂,不便于使用人员的学习和掌握,大量投资买来的软件有可能最终被束之高阁.不能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往往重硬轻软,使信息化建设有限资金得不到合理应用。大部分企业购买的硬件设施未能有效利用甚至根本用不上,导致信息系统的收效甚微、无效,还占用了大量资金,使中小企业对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丧失信心。

2.1.6信息化管理不全面,落后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信息化。很多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用上了管理软件。但软件的使用处于非常分散的状态,势必造成企业资源分配不合理。由于缺乏综合的信息,最后决策时仅能凭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决策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现有管理模式与市场提供的管理信息化产品所代表的管理模式是有差距的。表现为: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管理不规范,报表的数据格式不符合标准,信息处理和转输手段落后,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不符合要求等。

2.1.7信息化需求定位不准确,缺乏管理创新、思想创新。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较盲目,没有进行信息化需求定位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低 认识模糊,在信息化的浪潮中难免借签国外的先进企业或国内成功企业经验,甚至照搬原有的信息化方式,并不能结合本企业特点和自身优势,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投资,并且产生许多负面效应。

3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加强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组建一个高效率的团队。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一定要与系统的建设同步进行。人才的培训可以与软件公司进行合作,中小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可以与员工签订除劳动合同以外的补充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应该提升员工的工资,条件允许,还要提升员工职位。而且团队成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各异,如何将这些人组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团队是一个大难题,如何充分发挥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特长,并保证这些积极性和特长的发挥能够与信息化项目目标保持一致,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3.2要从解决企业突出问题入手,强化信息化观念,推进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找准信息化推进的切入点。保证企业成员强化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多进行信息沟通:某些企业自行开发自己的软件系统,必须保证开发员与业务员经常互相沟通、交流,使开发员的技术用语与用户的业务术语在项目含义上基本一致。

3.3软件的选择,软件的实施与运用。由于中小企业在软件开发方面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应该采用购买软件的方式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软件支持。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进行软件的选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为自己订制一套性价比合适的综合型管理软件。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实施,每一个阶段都有实施的重点。企业的管理层要把软件充分运用起来,起到表率作用,信息化管理才能自上而下地得到贯彻。

3.4进行流程重组。为了使企业信息化管理顺利进行,需要对传统流程进行重组,对各岗位重新设置,明确新的岗位职责,充分考虑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流程。

3.5建立有效的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组织体系:①决策层。决策层,是推进企业信息化最重要、最关键的前提。②技术层。技术层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③理层。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要求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层面积极响应、有效配合。④执行层。信息化只有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共享。

3.6中小企业应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通过购买或租用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产品是中小企业的最好选择。充分地融合了最新信息化技术研发能力,又充分地吸纳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流程系统,更符合中小企业的需求。

3.7科学决策规避信息化风险。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投资风险、业务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只有科学决策,规避风险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持续有效地推进。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渐进动态的增效过程,并不一定要企业组织重组与大的管理变革。中小企业必须透过价格、概念、质保炒作的烟幕,认真对待自己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陷阱,努力去把握住自己的信息化方向,在信息化的道路上谨慎前行。只有这样,中小企业信息化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栗永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4期

[2]陈巍.浅析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扬州职业大学学报,第6卷第4期

[3]应舒.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集团经济研究,第225期

收稿日期:2007-10-11

上一篇: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