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般的生活

时间:2022-07-15 11:15:09

碎片般的生活

原晓光的作品貌似要揭示和寄托某种思想,说它“貌似”,是其形式上它很像具有隐喻意味的寓言,但是你仔细研读后,却又发现,他几乎完全没有通过笔下的人物和场景的描述解释某种意义的渴望,而是通向了日常化碎片化的率性和随性,画中人物的种种行为琐碎平淡,稀松平常到了可以无视的地步虽然他偶尔会制造些出人意料的小花样,比如略显奇怪的立稿视角人物姿态和场景道具,等等。但整体而言,你几乎察觉不到指向明显的很用力”的主题涵义,更无从体察作者背后所谓架构意义的心理驱动力,那个隐藏“意义”的大树林模糊而飘虚。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艺术家所透出的几分清高自持的意思,似乎在嘲讽观众又略显自嘲懂不懂由你。他自己也说:“每个人的体验都有很多,一天到晚甚至睡觉时都没有停过。但我觉得,它们中间只有小部分是涉及你灵魂的东西,这些东西与你真正的自我相关,与人本身有关,是能带给你真正原动力的那部分。在我看来这部分是重要的。它与那些无关痛痒的感受不同。”

艺术家在这种“真正原动力的驱使下,在时间的彼端悄然揭晓生命的底牌――在他看来这最重要的“涉及灵魂”的真正自我,却又在此岸倾情地投入人们碎片般生活的细微表述从俯瞰平视旁观暗窥各个视角来回切换,以此拓展叙事的韵味和空司,在这些看似各不相干,“无关痛痒的空间里却仍然彰显出艺术家强烈的自我认知和存在,究其本源,乃因艺术从来山,无法脱离生活本身,它乃是复杂人性的负载体,也是其隐秘的映射源,其高下区分之节点,是敏锐智慧的艺术家会努力透过表象而掘进其本质和真相,在虚虚实实互映互现的再现过程中制造间离的效果,同时也非常自然地传达出艺术家自我的意念和灵魂的影子。

很显然,沿着这条脉络,原晓光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最自在的表达方式,在这些超现实的世界里,每个人物无不带有某种孤寂的精神状态,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绪笼罩其间,当他们体验孤独的时候,只是更见孤独。生活的每一个细碎褶皱和每一道伤痕,都提醒着我们曾经那般炽烈的投入,但最终要么败给生活,要么败给回忆。生活和生命的本质究竟何在?忍耐着日复一日的平凡与琐碎,在深味生命本身道不尽的苍凉与寂寞之后,发现它们不过是一张挣脱不开的网,唯一的真相是难言的疏离与纠结。

艺术家用游浮式的玄思与冥想,将一个个人性命题植入平常生活情境,在寂寞的城市虚空中挣扎,剪裁着生活中欲说还休的瞬间闪回,却又将生命还原成最孤独而静谧的存在。对潜藏在其间的玄虚的哲学命题,他并不打算提供自己的答案,但他在诸多作品中所散发的思绪,虽绵远细弱却执着坚定。艺术家在写实和幻想两极间徘徊,用艺术的天真,艺术的幻想,为心灵的进与退划拨出回旋的余地。正如他自己所说:碎片般的生活现实“重重地砸在上面,有时有痕迹,有时没痕迹”,但却是冷暖自知的。他像个以咀嚼孤独的智性“写作”的作家:用最透明的“文字”从被我们忘却和忽略的生活碎片中提取记忆,借助想象的艺术再造,弹拨、唤起观众也许早已麻木沉睡的感觉。也许正是这样的内心感触让我们对世界的本来面目产生了怀疑,也勾起了我们质询的愿望和勇气。

我没有考虑过风格问题,我只是讨厌既定俗成,讨厌一成不变,我只追随自己的直觉,它可能来自于任何地方。有些看起来荒谬的并没有什么逻辑关系的事物,也会在我这里发生某种反应。至于个性,我不算外向,但“淘气”是肯定的。

我觉得你说的“满不在乎”和“whatever”很重要,我喜欢这样的状态,它可以让我全身心投入去做一件事。周围的朋友们也许也类似吧,和“表白”“解释”比起来,行动更真实。

我想这应该是对技法不再纠结所致。最初总是在想我要怎么去做,后来逐渐地我意识到做本身比如何做更重要,而如何去做应该是一个自然衍生出的东西,它就是只属于我自己的方式。总的来说我的变化有点畸变的感觉,但它确实是自然发生的。

每个人都有“窥察”的欲望,而且有时还会想跟人分享。在我看来,艺术吸引人的地方正在于此,它不只呈现出你想“窥察”的东西,而且还呈现出你将会想“窥察”的东西。从自身出发,到自身结束,实际上我无法客观地表达任何一个事物,最终它都会是自我的印迹,仅此而已。

迷茫和无所适从是人的本性,我想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段或多或少的有过一些。但相对这些,我更看重个人在群体中的个体体验,面对群体和制度个人该如何应对,尤其是身处我们这样一个令人无法形容的群体社会。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知道现在不想这样。

年轻的反抗与叛逆来源于本能和直觉。但我并不赞同单纯为了反抗而反抗,当你意识到这点,就会不停地追问。反抗的意义在于反抗本身而不是结果,虽然那可能也很重要,另一方面,我的感觉是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对抗我自己,对我来说,我只想做到自己想做到的样子,至于本来什么样,那根本不重要。至于既定的程式和秩序,我想反抗的对象可能大多都具有这些特征,但这并不构成唯一条件。

上一篇:算袋\诗筒与香囊 下一篇:张路江:日常叙事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