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头并进 第10期

时间:2022-07-15 10:24:49

荣威750的推出,上汽奉行的是拿来主义,荣威550的上市则证明了上汽消化吸收的能力,而荣威350则更进―步显示了上汽再创新的水平。

高速公路上已经有新款的MG6在奔驰,MG的复兴之路已经拉开序幕。Mni和路虎已经在德国人和印度人那里获得新生,MG为什么不能由中国人来复兴呢?

在中国SUV市场长盛不衰的时候,上汽乘用车公司推出了自己的自主品牌SUV产品――荣威W5,延续了自己的一贯风格,其定价依旧直指合资品牌同类产品,出乎市场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稍早之前,中国总理访问英国的时候,在繁忙的访问日程之中,专门却抽空出席了一款车在英国的下线仪式,这份殊荣属于MG6。

类似于法国PSA公司的运作模式,显然,上汽乘用车公司想让荣威和MG品牌齐头并进。

荣威的分量

上汽在荣威品牌产品线上的布局,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由荣威550开始的,并由其延续。

差不多5年之前,在收购英国罗孚公司相关资产之后,上汽在罗孚75平台的基础上,向中国市场投放了其第一款产品:荣威750。但英伦风范显然遭遇到了水土不服,叫好不叫座的情形让上汽加快了自主研发的步伐。

2008#6月19日,根据市场需求和中国人的审美取向而进行全新开发的上汽首款自主研发车型荣威550~E式上市。“仅在开发理念上吸取了罗孚的一些东西,其他部分都是研发部自己研发出来的。”曾参与过荣威550造车部业务的上汽内部人士表示。

“荣威750是对罗孚75的国产化生产,但在罗孚的产品中,并没有和550对应的车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它才是上汽自主品牌的第一车。”据悉,荣威550的发动机研发参照了MG原有的发动机,但是除了“燃烧模型”外,其他全部改掉了。而“本土化”的成功也一举改变了荣威750在市场上遭受冷遇的窘状。 一组数据能够说明荣威550的成功,在2010年上汽乘用车公司的16万辆销量数据中,80%都是550。而换另外一种方式计算,荣威550的月平均销量已经过万,在该级别和价格区间的中国乘用车市场中,已经开始与众多合资品牌平分秋色。此外,荣威550的成功也给上汽积累了自主研发的“第一桶金”。正是在这一桶金的基础上,生产荣威550的临港工厂目前成为上汽的标杆性工厂。

不过,荣威550的长期一枝独秀将使荣威品牌的整个产品线一直处于失衡状。基于此,上汽乘用车公司在2010年北京车展期间,推出了荣威350。在该车的上市活动现场,除了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另一位重量级的嘉宾不是明星,而是国内移动信息巨擎――中国联通的董事长常小兵。

答案还要从荣威350的卖点去揭开。作为上汽自主品牌全新A级车战略平台的首个车型,荣威350也是国内首款信息化汽车,搭载的智能网络行车系统依托联:NWCDMA 3G网络,实现信息检索、实时路况导航、电子路书、股票交易和社流等互联应用,从而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科技和与世界互联的消费需求。

按照上汽的市场定位目标,无论是优秀的产品力,还是定位3G时代满足网络互联,荣威350都已经吸引了A级车市场较为宽泛的主力消费群。在上汽乘用车公司看来,荣威350的消费群体智慧进取,目标明确;追求高效的品质生活,注重有效、快捷地达成理想的生活状态;注重社会认同,乐于融入社会。

显然,最终荣威350的热销让上汽乘用车松了一口气。毕竟,荣威350的成功分担了部分荣威550的重任,而未来随着上汽更多A平台车型的推出,上汽乘用车销量实现应有的平衡则不再成为问题。这个时候,上汽选择切入中国最热的SUV市场也就不再让人觉得意外,W5的顺势推出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而按照规划,一款定位于部长用车的车型也将在明年推出。

有专家对《汽车观察》评价说,如果说荣威750的推出,上汽奉行的是拿来主义,那么荣威550的上市则证明了上汽消化吸收的能力,而荣威350则更进一步显示了上汽再创新的水平。

这个评价,与上汽乘用车公司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副主任张觉慧所看重的价值不谋而合。虽然销量目标压力一直存在,但是对于张觉慧和上汽乘用车公司来说,显然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做。

“对于眼前的经济,上汽赚了多少个亿,给国家交了多少税,这个指标可能会变成最不重要的指标,相反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自主品牌研发体系,培养一大批的汽车人才。由于我们太长时间从事‘国产化’,从而把国产化视为汽车开发的全部,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开发了解太少。”张觉慧坦言。

“因为合资企业拿进一个产品,基本上整车的认证、系统的可靠性都是在国外完成的,说白了就只有零部件的国产化、制造体系的本地化,只要把这两个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我们来讲,首先要保证从图纸变成产品当中所有系统问题的解决,难度比合资品牌要大了。”张觉慧如是说。在其看来,这才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本质区别。

按照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的规划,上汽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变速箱预计将于明年投产,目前正在做可靠性实验;1.0L到1.4L的小排量发动机将在2014年的9月份落地;大排量发动机项目也在和FEV公司的合作研发中。“我们需要找到一条持续的、全防伪的、创新驱动的道路。”陈志鑫说。

MG的愿景

如果梳理MG的发展之路,你不得不感叹,其几乎与荣威的发展之路如出一辙。从MG7系的叫好不叫座,到6系的成功,再到3系上市时的令人印象深刻,MG品牌的命运与荣威殊途同归,但表面上的相同,却依然掩盖不了上汽乘用车公司在这个品牌运作上的差异化手法。

MG7系略显陈旧的风范让国人对其敬而远之,在这种局面下,上汽乘用车公司却意外的收获了一个生产模式。模式的提法,来源于中国总理。

2011年6月28日,在他的访英之旅中,专程来到伯明翰上海汽车欧洲研发中心,参加MG6Magnette的下线仪式。表示,MG6汽车项目创造了“英国设计、中国生产、英国组装”的崭新模式,有效利用了中国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以及英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看起来距离自主品牌比较遥远的生产模式,却被上汽轻而易举的实现。其实,一切有迹可循。

四年之前,上汽集团全面收购南汽集团并成为MG品牌的新主人。令人意外的是,在接手MG品牌后,上汽并没有解散伯明翰长桥名爵工厂,而只是进行了裁员。现在看来,这正是上海汽车当初埋下的一颗棋子。

上汽显然并不只是想保留一个生产基地这么简单。2010年6月28日,位于英国伯明翰长桥的上海汽车集团MG英国设计中心正式揭幕,这个斥资470万英镑建成的MG英国设计中心不但成为上海汽车全球设计总部,还接管了MG未来车型的造型设计与工程设计。

除MG6之外,目前在华销售、车型较小的MG3和2011上海车展亮相的MG5概念车均出自该设计中心。

而在MG6初试牛刀之后,MG3则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计划的前瞻性。作为一款历经四年、并集合上汽乘用车公司全球资源打造的最新产品,MG3不仅延伸了MG“个性、气质、创造力”的品牌精髓,更展示了上海汽车全球中英设计团队实力。

日前,2011年度C-NCAP第三批评价结果正式,MG3以47.1的优异成绩超越素以安全、严谨著称的德系车型,荣膺五星安全评级。更让上汽乘用车公司为之骄傲的是,MG3在对乘员保护最为关键的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中获得16分,成为C-NCAP自创建以来唯一取得满分的A0级两厢小车,跃升为“小车安全王”。而根据上汽官方提供的数据,MG3自2011年3月上市至今月销量逾3000台,且销量稳步攀升。

而MG3让人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源自一场别开生面的上市活动。在今年三月的一个周末,MG3携手超人气偶像赵又廷、桂纶镁,登陆湖南卫视人气节目《快乐大本营》。相较于其他车型的新车会,MG3舍去了各大领导列位,枯燥的产品介绍,以及单调的价格揭晓,而是在一场集年轻人喜爱的元素为一身的综艺节目中,通过与人气偶像互动,演绎出了其车型“为爱冲动”的精神所在,这样别处心裁的会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同时也对MG3有了准确而又深刻的认知。

虽然上汽乘用车公司在国内的营销手法让人惊羡,但上汽显然不想让MG品牌只在中国市场复兴。对于上汽乘用车公司来说,尽管当前销售数量更多依靠中国市场,但MG品牌关键的市场无疑还是在欧洲,无论从品牌形象还是从未来战略的角度,欧洲都处在关键地位。不过,作为MG品牌的故乡,英国市场成为MG品牌在欧洲市场复兴的福地。

而英国人都很热切地期盼MG的回归,尽管在中国人手里运营,“至少我们看到了新款的MG”。在长桥工厂内,之前离开又回来的老工人说。

MG6欧洲版的发动机、变速箱主要在上海生产,在英国组装,但其设计却是出自英国的设计中心,同时发动机也是在英国伯明翰长桥工厂制造。“英国设计,中国制造,英国组装”,除迎合英国消费者之外,上汽也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一个事实――以往,都是欧美等国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组装汽车。

上海汽车的目标不只是英国市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MG6在英国上市正是上海汽车海外制造、海外设计和海外销售探索的开始。“MG品牌还会有更多的产品。”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透露,名爵之后,MG3和已经在中国亮相的MG5随后也可能在长桥生产。除产品矩阵日渐丰富之外,MG6欧洲版专门针对英国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悬挂系统调整,还达到了E-NCAPN星标准和严格的欧洲排放标准。

而有消息称,上海汽车或将借助通用在欧洲市场的渠道销售MG车型,若属实,则意味着上汽不但在海外销售渠道建设上首开先河,同时其全球化战略也将不再有阻碍。因为品牌强势、产品有竞争力、营销渠道正是上汽眼中全球战略的三大要素。

此外,除了各个公司的海外事业部外,据悉上汽集团也专门成立了海外销售项目组,由原双龙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负责。该项目组主要的工作之一,便是统筹海外资源。

这样来看,对于海外市场的拓展,上汽乘用车公司同样选择了高起点,有别于一般自主品牌选择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作为自己国际化首站的做法,上汽自主品牌选择了更高端、更成熟的欧洲市场,这需要勇气,也让人尊重。

上汽乘用车公司的努力也小获成功。在今年一季度于英国正式投产后,国际专业汽车租赁集团安飞士MG6在欧洲成为第一个客户,在其上市前便订购了500辆新车。安飞士欧洲还与MG英国汽车公司签订了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对于MG的国际品牌复兴之路,有评论指出,“高速公路上已经有新款的MG6在奔驰,MG的复兴之路已经拉开序幕。Mini和路虎已经在德国人和印度人那里获得新生,MG为什么不能由中国人来复兴呢?”

上一篇:总得换点儿什么 下一篇:三部曲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