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则军:走着站着也健身

时间:2022-07-15 09:53:26

霍则军:走着站着也健身

一个周末,在北医三院的多功能厅里,挤满了听众,这里举办的中医养生系列讲座,一天就是十二讲。当中医科副主任霍则军教授走上台时,他不仅谈了“睡眠与安神”的话题,还建议人们有机会可以练一练气功,对身体大有好处。并说自己现在不仅每天坚持,而且深有体会。

高考时压力大头痛胃疼。19岁开始练气功

霍则军在上高中尤其是高考时压力大、精神紧张,有一段时间身体不济,老是偏头痛、胃疼。因此,他想办法锻炼身体,一开始是天天去离家很近的八一湖公园跑步,可跑过几个月之后,对胃疼、头痛改善不大,他就不想跑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喜欢上了气功。他说:“开始练的时候,没有老师,就是自己练,后来遇到了我的师傅。他是体育老师也是我生活的指导老师。主要练站桩,一练就是一个多小时,慢慢的感到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发现自己的胃不疼了,头也不疼了。我1988年上大学,从1989年开始练功,当时是19岁,感觉这个气功有好处,于是就坚持了下来,至今已有24年,体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霍则军在练气功的过程中觉得身体很轻松、很舒服,越练越有新感受,从1993年大学毕业分到北医三院工作,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霍则军从未间断过练功。

练意拳没有套路。走着站着都能练

霍则军练功的气场很强,他介绍说:“我练的是意拳,是从形意拳演变而来的,创始人王芗斋原来学的是形意拳,后来感到现在的人们太重视形了,对意不够重视,于是就改成了意拳,主要是练气。我们也练站桩,但练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依墙站立,也可不依墙,不用刻意。我练这个没有套路,没有固定的模式。练功的时候不闭眼睛,而是要看远处,不要死盯着一个物体。经过长期的练习后,我感到好像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得到了锻炼,特别是心脏得到了放松,一站就微微出汗,这都是正常反应。”

去食堂吃饭的路上、乘地铁站着时都在练功

霍则军说:“我曾经练过形意拳、太极拳等,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我是以针灸为主,通过练功可以辅助自己为病人治疗。白天上班,我晚上练功,有时是早晨。因为是练意念,所以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包括我中午去单位食堂吃饭的路上都可以练,只要一站就有感觉,就可以练了。刚开始时并不是这样,而是练了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霍则军告诉笔者,“练习气功的好处,第一是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不需要特殊的环境。第二,我上高中时练过洪拳,只要有一段时间不练,就会‘缩回去’,而我练的意拳却不会因为不练而‘缩回去’。这点特别好。我一般周六去老师那里练,平时我就在家练,有时也会在北医三院的花园里练一练,时间也不一定。但刚吃饱最好不要练,特别累的时候也不要练,一般我是练一个小时左右,可以躺着练,也可以坐着练,走着站着都可以练,比如坐地铁的时候,一扶着拉手站着就练上了,非常自然,别人以为你是站着,其实我是在练功。”

37岁时跳高跳过1.45米,超过了大学的纪录

霍则军现在的工作很繁忙,“我每天是20个号,常常加到了近40个,还有行政事务,各种各样的活动,做课题、论文……要想当个好大夫,就不能松懈,我是30-32岁读的硕士,39-41岁读的博士,基本上是不停地在学习。在繁累的工作和生活中,尽量抽时间练气功,哪怕是10分钟20分钟,都有好处。最好是早晨开始工作前,如:7:00-7:30之间,练上半个小时,对自己一天的工作都有好处。”霍则军教授宽宽的额头没有抬头纹,因为长期坚持,身体素质很好。从他双腿的弹跳功能就可得到印证。他上大学时跳高一直是14米,而37岁时却跳过了1.45米,跳出了自己新的高度,特别高兴。他说:“我39岁读博士的时候,周围的同学大部分是二十六七岁,如若没有健壮的身体,我很难承受和完成繁重的学业。”

饮食丰富不吃太多。生活规律不常熬夜

在饮食方面霍则军认为:一般不要吃的太多,但又不能太限制自己,那样的生活会让人感到没有意思,尽量什么都吃,但都不要太过。他饮食的一般规律:早晨吃好点,中午吃饱点,晚上吃少点。每一餐的食物要丰富一些,种类要多一些。在工作中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尽量不让自己经常熬夜,一般没有特殊情况,晚上11点休息,早晨6点起床。他说:“因为我觉得自己有好的身体,才能为所从事的工作做贡献,不能过于玩命损害自身的健康。同时因为自己的这种锻炼方法,让人心情很愉快,首先要安静下来,一安静下来深呼吸,对肺部有好处,血液循环加快,对血管有好处。”

霍则军特别提醒:在练功时一定要做到:“精神集中,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做到这一点,需要练习较长的时间,只要长期坚持,身体就会终身受益。

上一篇:从领先一步到走先一步 下一篇:陈冠希:无论别人喜欢不喜欢我都得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