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危害\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时间:2022-07-15 07:33:16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危害\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危害,分析了外墙渗漏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外墙渗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外墙渗漏;危害;成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外墙渗漏主要指水进入混凝土、块材和砂浆的空隙裂缝中,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下水凝结成冰,由于体积的增大造成了对材料产生了挤压作用,从而导致表层材料的脱落,对房屋建筑外观及结构稳定性造成危害,因而强化对外墙渗漏的防治对于提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外墙渗漏的危害

严重的外墙脱落会引起工程结构稳定性的降低,同时导致工程质量始终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外墙渗漏有时还伴随着冻蚀的发生,冻蚀指混凝土内部的水受到挤压后会产生压应力,最终使得外墙出现裂缝。材料的空隙、裂缝的多少、含水量、湿度以及使用年限都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冻蚀的严重程度。随着冻蚀现象的发生,最终会造成材料横截面的减小,材料的裂缝不断增加,混凝土保护层遭到破坏,严重降低了材料的承重能力。除此之外,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由于冻蚀现象的发生将会加快钢筋的锈蚀程度,同时锈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膨胀,造成了裂缝的进一步扩大,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 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

2.1 砌体施工不当引起的墙体裂缝。

在施工中产生的裂缝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在框架结构充当填充墙的外墙极易产生裂缝,在这个关键部位的施工一定要注意施工合理,砂浆缝的填埋过厚、砌体不按高度控制施工、收缩变形过大都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2)框架结构施工中,框架梁底竖向顶砖未填满同样会造成裂缝的发生;(3)通常情况下,在框架结构施工中,通过在柱墙之间安装拉结筋的方式可加强柱墙的稳定性,但是在砌体施工中如果不遵守施工规范,也会引起裂缝的发生。

2.2 不同材质之间的收缩引起的裂缝

不同材质之间的特性不同,不同材质之间相互交接往往会因为环境因素的制约而产生裂缝,例如砖墙与混凝土墙受到不同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会引发墙体变形,形成裂缝。

2.3 外墙抹灰层收缩开裂

外墙抹灰厚度过大会引发裂缝事故。外墙抹灰是建筑物施工中控制垂直度的有效手段,一般情况下使用外墙抹灰可对建筑的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如果外墙抹灰厚度过大(大于25mm)长此以往会造成抹灰开裂,随着雨水的渗入就会产生裂缝。

2.4 施工中在外墙留下的孔洞处理不当引起渗漏

对于施工中外墙留下的空洞要谨慎处理,不可用抹灰随意进行处理,如果孔洞处理不当会引发裂缝现象。

2.5 外墙细部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

外墙的细节部位对施工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排水设施的处理,对于腰线、挑檐等部位的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坡度、坡向、形状都尽量做到防止雨水的渗漏,力争从细节处做到防止渗漏的发生。

2.6 外墙铝合金窗安装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

铝合金窗的安装要将窗框周围的缝隙按照施工的标准进行设计,缝隙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若留的缝隙过大则砂浆易开裂,形成渗漏;缝隙过小则不能起到防止渗漏的作用。

3 防渗漏的具体措施

3.1 控制好施工工序

外墙的施工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砌块在上墙前要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保证砌块不出现干燥状态;(2)砌块在上墙中要注意分层组砌,尽量把砌筑高度控制在2m以下,等砂浆充分压实后再对顶砖进行下一步施工;(3)顶砖的施工要将缝隙填补密实,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有序施工。

3.2 强化材料检验

结构施工要严格检查材料交接处拉结筋的安装,如果发现拉结筋的安装不符合要求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在砌筑中移植拉结筋。另外,为确保外墙抹灰的拉结力,一般在抹灰前在交接处加设一层400mm厚的金属网,金属网与结构面之间要保持3mm――4mm的距离,通过合理安装金属网可防止抹灰砂浆进入结构面,最大程度的确保拉结力的最佳状态。

3.3 控制好外墙抹灰厚度

外墙的抹灰、找平要严格确保施工规范,对厚度的控制是一项关键因素。抹灰厚度不宜过大,要在抹灰过程中通过加设金属网的方式保证拉结力,同时抹灰要有严格的质量保障。抹灰前要清除基层面的杂物,时刻保持基层面处于湿润状态。另外,为了防止出现开裂、空壳等现象,在抹灰完成后同样应保持湿润状态。

3.4 控制好外墙砖黏贴质量

外墙砖的粘贴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外墙砖只有经过至少2h以上的浸泡并等待晾干才可使用。其次,外墙砖要求背部没有杂质,时刻保持外墙砖表层的湿润程度,粘贴中工人要利用斗水和毛刷子不断进行扫水,防止外墙砖出现干燥。最后,勾缝中不能用水泥浆进行,干硬性水泥细砂浆是最理想的勾缝材料。

3.5 封堵外墙空洞

外墙上的空洞是严格注意的问题,对于这些孔洞在抹灰前要进行封堵。对于外墙上的脚手眼的封堵一般采用膨胀水泥砂填堵,同时小孔洞的填堵一般同样使用膨胀水泥砂,但是在填堵之前一般要将小孔洞造成“V”形。

3.6 强化外墙细节部位处理

对于腰线、挑檐等细节的施工一般要求坡度大于等于3%,同时要将滴水线制成高度与宽度分别为15――20mm,25――30mm的规格。另外,外窗台的坡度要成外排水坡向,且高度低于内窗台20mm。除此之外,铝合金窗的安装要求在窗子的周围设置宽度5mm,深度8mm的槽,并将槽的周围利用防水胶密封严密。对水平阳台角的安装一般遵循顶面面砖压立面面砖,立面最低一排面砖压底面面砖的原则。

3.7 进行防水试验

防水试验一般通过连续的淋水的方式,检查外墙的防水效果。具体做法是在女儿墙顶沿将φ20――25mm的水管连续进行淋水,喷水口的规格要求为φ2mm――100mm,经过长达大约6小时以上的试验后检测内墙面是否出现渗漏,并找出渗漏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 结论

总之,外墙渗漏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通病,强化对该通病的防治对于提升房屋建筑外观质量和保障其结构稳定性及其重要。实际施工中应从强化工序控制、材料控制及试验检验等措施来防治外墙渗漏。

参考文献:

[1]汪海瑞.浅谈房屋建筑防渗措施及补漏技术[J].价值工程.2011(33):86

[2]许丽萍.住宅建筑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

190

上一篇:基于CFD数值分析的发电机散热风扇改型设计 下一篇:浅析供热工程管道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