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7-15 06:17:10

浅谈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摘要]预算是一个单位一定时期经营目标数字化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公立医院在参与市场化的过程中,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预算管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出发,对医院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医院 预算管理体系 构建

一、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预算管理以财务预算为主,缺乏系统性的预算管理体系

医院的资金运动来源于医院的经营活动,医院的财务预算与医院的业务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在目前的医院预算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性的预算管理体系,医院的财务预算往往与医院的业务活动有一定的脱节,普遍存在为预算而预算,预算与实际执行分离的情况。

2、预算管理以短期预算为主,缺乏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由于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公立医院往往是人满为患,为了解决短期存在的业务瓶颈,医院的经营管理层的短期目标行为比较明显,这也是目前各个医院普遍存在的投资冲动、建设冲动的重要动因。

3、预算目标与资源分配没有有效挂钩,医院预算的全员参与度不高

目前医院的预算管理以财务及相关职能科室为主,而真正从事生产一线的科室则参与度不高;预算编制的目标与资源分配没有有效的挂钩,造成一线生产科室在确定年度业务指标时,不愿接受有效的增长,而在争取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方面更为积极。

4、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的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

目前公立医院的年度预算需要经过职代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人大的审核、审批,因此医院的财务预算在编制环节普遍比较重视,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和预算执行的结果上则存在关注不够的情况,预算执行的结果普遍没有+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二、构建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1、真正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并自觉将预算管理工作作为引领医院经营活动的主要机制

预算对―个单位的经营管理者来讲,就是对单位一定时期经营活动前瞻性的―个判断。一个单位预算管理执行的效果如何,除了组织机制的保障之外,与医院经营管理者对预算管理的认知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单位预算管理的效果也直接关系到―个单位经营管理的效果。作为医院的经营管理者,应该从“要我做预算”向“我要做预算、我要执行预算”方向转变,即要从政府要求医院做预算、政府要求医院执行预算转变到医院从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出发要做预算、医院自身要求严格执行预算、医院自身要求分析预算、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

2、建立、健全医院预算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制度性的保障,预算管理工作要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组织保障体系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1)建立、完善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医院的预算管理应改变目前的普遍存在的财务搭台、财务唱戏的局面。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应由单位主要领导牵头,职能科室负责人、主要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个管理型的机构。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医院年度、短期经营目标的制定或确定;医院年度、短期经营目标的调整;医院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医院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等。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可下设具体的办事机构。

(2)按照业务性质、科室分工等方式确定预算管理核算单元。医院预算管理核算单元是医院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的最基础的计量单位,医院预算管理核算单元根据医院的业务性质、业务流程确定为科室、班组、业务线等组成,在收入或成本比较明确的业务活动,预算管理核算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病种。医院预算管理核算单元负责本预算单元各项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等工作。其既是医院预算执行的主体,又是医院进行预算评估、考核的主要对象。医院预算管理核算单元应覆盖医院预算管理的全部内容。

3、建立、完善医院预算管理的业务流程,确立责权利相对比较明确的资源分配及绩效考核机制

(1)确立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仅对医院的长期投资计划有直接的关联,同时对医院短期预算的制定也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后,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投入到有发展前景、符合医院发展方向的学科建设中,有利于避免医院的短期投入冲动。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后,也有利于医院的短期预算能够有预见性地寻求业务收入的增长点。

(2)确立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是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细化体现,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的确定,有利于医院年度收支预算、投资预算的制定,医院年度预算的制定是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的资金、资源的重要保障。

(3)确立资源分配与医院预算结合的基本原则,促进医院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医院预算管理机制的形成。资源分配与医院预算相结合应重点关注医院现有工作人员的重组与年度工作计划的关系、医院增量人力资源的投入与年度工作计划的关系、医院场地资源的重组与年度工作计划的关系、医院现有设备资源的重组与年度工作计划的关系、医院增量设备资源的投入与年度工作计划的关系、医院绩效考核和分配与年度工作计划的关系等。资源分配与医院预算相结合原则的确立,有利于医院合理调配资源、合理投入资源,也有利于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机制的形成。

(4)确立医院预算民主化决策机制。医院经营管理层依据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及由此形成的年度预算应充分与医院预算管理核算单元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形成一个一致性的工作目标。医院年度预算应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宣读、解释、讨论、审议并作出决议,形成一个具有广泛共识和约束力的预算工作目标。医院预算民主化决策机制的形成,有利于医院预算制定的科学化、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有利于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5)医院年度预算的再分解工作。经过院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确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年度预算应以预算管理核算单元为对象进行再分解,院长与科室负责人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应明确科室的工作任务、工作指标、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等要求,《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应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科室或预算管理核算单元应在所属的范围内将相关指标再分配到具体的班、组和相关人员。

(6)预算执行的定期分析、总结。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的具体的办事机构应按月或季度对医院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医院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下一步的预算管理重点;医院预算执行进度应定期在院周会或相关会议上进行通报和点评。

(7)医院的综合目标考核与预算执行情况的挂钩。医院的综合目标考核主要包括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如数量、质量)、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如成本控制、经营收入等)、医德医风、劳动纪律等。医院预算执行情况应与医院综合目标考核挂钩。

(8)医院、科室、预算核算管理单元的年终总结应包括年度预算执行的情况。

4、建立、健全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指标

预算管理指标是制定医院预算、评估医院预算执行效果和绩效的重要指标,一个比较完善的医院预算管理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业务指标。如传统意义上的门急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次、病床周转率、占用床日等,业务指标体系对编制医院收入预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收入预算指标。如每门诊诊疗人次费用、每门诊人次医疗费用、每门诊人次药品费用、每出院人次费用、每出院人次医疗费用、每出院人次药品费用、药品比例、每床日费用、每床日医疗费用、每床日药品费用、门诊每处方费用等。

(3)支出预算指标。如每百元业务收入支出、直接成本率、管理费用率、单病种成本等。

(4)资产运行指标。如每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5)薪酬指标体系。医疗行业是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一个良好的预算薪酬指标体系不仅对促进、保护员工的劳动积卡及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也是保持一个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一个良好的预算薪酬指标体系不仅包括人力资源成本总量的预算、评估,如人员费用的总额预算、人均年度薪酬预算、人员费用占业务支出比例的预算等,还应包括形成与医院业务量变动直接关联的薪酬增长预算、医护及医护各个层级的薪酬规划等。

5、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资源利用率。医院资源利用率主要包括两类资源利用率。一是医疗资源利用率,根据医院(或科室)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人力资源配备、病床、诊室等硬件条件,计算出医院(科室)可以承担的诊疗人次,将实际的诊疗人次与可承担的诊疗人次比较,得出医疗资源利用率。二是大型设备使用率,即医院的核磁、CT等大型医疗设备按每月的理论工作量与实际工作量的比较。

(2)预算完成率。如工作量的预算完成率、单位成本预算的完成率、预算收入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率等。

(3)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主要将理论的劳动生产率与实际的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确定实际劳动生产率的绩效。理论的劳动生产率=医院(科室)可承担的诊疗人次÷医院(科室)平均员工人数。实际的劳动生产率=医院(科室)实际的诊疗人次÷医院(科室)平均员工人数。

(4)科室投入产出率。科室投入产出率主要将理论的投入产出率与实际的投入产出率进行比较,确定科室投入产出率的绩效。科室理论投人产出率=科室可承担工作量的预算支出÷科室可承担工作量的预算收入。科室实际投入产出率=科室实际预算支出÷科室实际预算收入

上一篇:浅谈人事工作中的管理艺术 下一篇:论金融风暴中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