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情怀与赤子之情

时间:2022-07-15 06:04:27

宗教情怀与赤子之情

[摘要]舒婷的诗朦胧而不晦涩,深刻却不消极,擅于采用象征、意象等艺术手法诠释复杂情感,揭示生命真谛。同是表达奉献,《在诗歌的十字架上》充满了浓郁的基督情结,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却饱含着醇厚的赤子之情。文章抽丝剥茧解读了诗人的宗教情怀和祖国之爱,追本溯源剖析了两种情结背后的家庭环境、时代背景等要素的成因。

[关键词]舒婷 宗教 基督 时代 祖国

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擅于采用象征、意象等艺术手法来表达主观情绪,诠释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揭示生命的真谛。读者对舒婷的偏爱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位女诗人,也不仅仅是因为她的作品展示了一代青年真实而痛苦的生活轨迹和从迷惘到觉醒的心路历程,而是她的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有出奇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她的作品有对社会的批判,但她没有绝望,依然坚守信仰;有现代主义的倾向,但吸引人的却是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尤其是诗中所灌注的人道主义情怀,更使人看到了“五四”新文学精神的回归。因此,当人们还在质问朦胧诗的“晦涩朦胧”时,舒婷的诗就以清新的艺术之风,以“最不朦胧”的清晰面目赢得了一片赞赏。

俗话说“知人论世”。应当说,时代因素对于生长在该时代的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的则在于个体自身的独特素质和具体的生长环境,家庭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舒婷的诗也无法回避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关于她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不应单独强调她出身于工人家庭,曾到闽西山村插队落户,回城后当泥水工、浆洗工、挡沙工、锡焊工等生活经历的坎坷,而应该更深地去探讨她“充满爱心的天性如何在残酷的生活境遇中得以保存和完善”。舒婷的家庭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氛围,《圣经》的耳濡目染,家庭的言传身教,使她的诗中有着显而易见的宗教倾向,“十字架”是基督教文化的产物,在舒婷的诗中时时出现,甚至她把诗的题目命名为《在诗歌的十字架上》:

我钉在

我的诗歌的十字架上

为了完成一篇寓言

为了服从一个理想……

我献出了

我的忧伤的花朵

尽管它被轻蔑,踩成一片泥泞

我献出了

我最初的天真

虽然它被亵渎,罩着怀疑的阴云……

我钉在

我的诗歌的十字架上

任合唱似的欢呼

星雨一般落在我的身旁

任天谴似的神鹰

天天啄食我的五脏

我不属于自己,

而是属于

那篇寓言

那个理想……

那被我的歌声

所祝福过的生命

将叩开一扇一扇紧闭的百叶窗……

诗中所充溢的浓厚饱满的奉献精神,明显不同于东方传统的献身精神,也不同于佛学的舍身求仁,更不同于“”时期“三忠于四无限”的政治狂热,与“五四”时期冰心作品中蕴含的“泛爱思想”相比较也有着明显的西方文化特质,完全是一个深受基督教文化熏陶的教徒对于主的奉献。诗中“合唱似的欢呼”,让人想起祈祷时的唱诗,“叩开一扇一扇紧闭的百叶窗”形象地再现了虔诚的教徒在忏悔室隔着光影斑驳的窗棂忏悔的情景,而“我献出了/我的忧伤的花朵/尽管它被轻蔑,踩成一片泥泞/我献出了/我最初的天真/虽然它被亵渎,罩着怀疑的阴云”“任天谴似的神鹰/天天啄食我的五脏”“我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那篇寓言/那个理想…”等,透出的则是长期受基督教文化熏染的教徒对于“主”的执着坚定的献身精神,以及与生俱来的原罪意识和悲悯情怀。这种情感体验如此真挚直白是极其独特的。也许正源于这种具有独特氛围的基督教家庭的心灵护佑和教义导引,诗人那充满爱心和理想的天性才没有被残酷的生活境遇侵袭和扭曲。她虽然迷惘孤独悲哀,有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但在严酷的黑夜里仍不放弃对光明的追寻,在绝望的边缘仍然聆听着悯爱和理想的琴音,在对现实的批判中依然执着“奉献”恪守天国的导引,字里行间自始至终都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氛围。

如果说《在诗歌的十字架上》传达的是一个虔诚的女教徒对基督的奉献,是诗人忠实得近乎痴情的宗教情怀,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作者则满怀感恩的心把这种情怀化作赤子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祖国的依恋、感激和爱戴: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祖国啊!……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你以伤痕累累的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这种以生命谱就的执著深情的爱、充实饱满的激情,涌动着欢呼着荡漾在诗的波涛里,演绎着女性特有的甜美特质,柔肠千转百折不挠,犹如顽强不止永不退却的潮声欲罢不休,令多少读者回味,徜徉。

《在诗歌的十字架上》作者奉献的是“被轻蔑”的“忧伤的花朵”,“被亵渎”的“最初的天真”,被“天谴似的神鹰”啄食的“五脏”,诗人虔诚地痴情地把自己交给了“那篇寓言,那个理想”;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诗人表现得更加理智与激昂,升华至国家和民族的境界,不惜奉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取祖国的“富饶”“自由”和“荣光”,不再仅仅是宗教般的“痴情和虔诚”,而是经过了从“迷惘”到“深思”的痛苦纠结的心路历程之后,幻化出的理智而“沸腾的我”,对于“伤痕累累”灾难深重的祖国的挚爱和眷恋,对于“正在喷薄”的“绯红的黎明”的向往,除了奉献和牺牲,还有对祖国和民族使命的无畏和担当,充满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人道主义情怀。

结论

作为童年即被基督教文化濡染的教徒,诗人的宗教情怀是浓郁浑厚的,对于基督教的热爱和奉献忠实而真切,充满了孩童般的痴情和虔诚,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搁笔和冷静深刻的审视反思之后,历史和时代因素对诗人的影响超越了家庭和宗教的薰染,诗人对于历史使命的认识变得更加清醒更加理智,由生命的奉献化作了行动的担当。无论从诗歌本身还是精神层面感情更趋饱满坚实,彰显出朦胧诗特有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基督教的熏陶赋予了诗人博爱和宽容,而对祖国的感恩和依恋则教给诗人奉献与担当,两种情结互相渗透交融,凝结成独特的意境、不朽的篇章。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经贸学校 河北省石家庄)

上一篇:天热又发病:脚癣难治原因解密 下一篇:让小收集发挥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