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绩效考评体系运用的局限性剖析

时间:2022-07-15 03:46:53

EVA绩效考评体系运用的局限性剖析

摘要:EVA是企业战略绩效考评中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基于税后利润和资本成本的考核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EVA的经济实质是剩余价值。本文根据目前企业运用EVA的情况,剖析了EVA绩效考评体系运用的局限性,并针对EVA绩效考评体系运用的局限性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EVA;绩效考评;局限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1

经济增加值(EVA)又称经济附加值,最先是由美国思腾思特公司提出并实施的,现在全球有三、四百家企业在运用此种绩效考评体系。EVA是指税后利润扣除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之后所创造的价值。其计算方法: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加权平均成本×调整后资本。有由此可见,企业可以通过增加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少资本占用或降低加权平均成本率来提高EVA。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起,EV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革新的代表,被众多学者介绍推荐,同时也备受争议质疑。EVA在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我国出现的最早的介绍是1993年的一篇名为《“附加经济价值”规则》的文章,也仅仅是引入了一点EVA基本原理,从这之后EVA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在纵观我国关于EVA的研究文献,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对EVA概念框架的认识;二是对EVA作用的研究;三是对EVA价值相关性的探讨。首先是EVA的概念框架部分,我国的学者在解释EVA的时候有两种方法凸显了EVA注重考虑资本成本的这一重要特色。一种是通过对EVA模型的构建,体现了EVA对于经济收益这一概念的继承和发展,从纵向的角度介绍了EVA的理论基础;另一种是通过对EVA与其他业绩评价体系的比较,体现出EVA的优点和不足,从横向的角度构建了EVA的理论框架。

然后是对EVA作用的研究。EVA体系的实质内涵可归纳为评价指标、管理体系、激励制度、理念体系四部分。我国学者对这四部分都各有研究,但对EVA的应用讨论也只是集中在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上。EVA不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更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还可用于资产定价、资产重组、效率评价等方面,在这些方面还缺少思考与研究。

最后就是对EVA的价值相关性的探讨。对于EVA的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或者更宽泛地说经验研究的文章, 虽然数量不多,却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实证研究并没有得出绝对支持EVA的结论。

二、EVA绩效考评体系运用的局限性

1.资本成本的确定有难度

EVA绩效考核体系的关键问题在资本成本率的确定上,而资本成本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加值的准确性。现国资委统一规定了企业的资本成本率,然而实施的资本成本率不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没有真实地反映企业在风险和融资成本方面的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到EVA值的准确性。而且考核办法还规定了资本成本三年不变,这就无法反映出各年度资本市场的变化。

2.EVA调整项目的差异性

EVA对会计利润的调整多达160多项,这样大规模的调整无法保证把被扭曲的会计信息纠正过来,也无法保证调整后的结果不会对企业的财务信息造成另一种扭曲。企业在进行EVA会计调整时,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选择进行EVA会计调整的科目事项;财务人员在计算EVA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时难免存在错报。

3.与现有公司运行体制的不相适应

EVA的思想起源壮大于国外,我国于近年来引进,它在我国企业的运用并不是十分广泛。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企业并未真正的理解和接受EVA这种业绩考核制度;另一方面是国内企业盲目的照搬国外企业的应用经验,与现行公司的运营体制不相适应。

三、推行EVA绩效考评体系运的几点思考

1.结合市场和企业实际,有效确定资本成本

企业之间以及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均存在差异,这就要求EVA评价体系在企业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量身定做。不同行业的企业的EVA计算有所差异,同一行业的企业在不同时期,EVA的计算也有差异。这就需要国资委等相关管理部门在颁布相关政策时有效合理的确定资本成本,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选取相应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确定权益成本的基础。

2.科学设置和规范EVA的调整项目,为各行业制定统一的计算标准

为了减少EVA计算过程中的主观性,有关部门应该针对我国会计准则的特点,研究不同的调整项目对计算EVA的影响,对调整项目进行科学的设置。鉴于各个行业的差别,可以科学地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3.建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要使EVA绩效考核制度行之有效的实行,建立一种以企业价值为导向的企业运营环境是必要的。在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环境下,EVA业绩指标才能有效地确认资本成本和考核企业的业绩。而要使得EVA绩效考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应该建立EVA化的管理薪酬制度,增加管理人的责任感,将管理人与股东、公司利益相连接,可以对管理人的工作起着较强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小菲.周良平.浅析EVA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J].财会研究,2011(05).

[2]郝红,杨令飞.国资委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指标解读[J].国际石油经济,2010,18(4).

[3]孙铮.吴茜.中国EVA研究现状之评析[J].财务与会计,2002,12.

[4]赵治刚.关于央企开展EVA业绩考核的一点思考[J].政策前沿,2010(07).

[5]葛竹青.EVA业绩考核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3.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上一篇:探究用友ERP—NC软件操作员权限设置问题 下一篇:分析国企如何强化统计管理与决策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