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釉面色彩和乳浊程度的调整

时间:2022-07-15 02:32:34

论釉面色彩和乳浊程度的调整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础釉的不同釉面色彩和乳浊程度的获得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并给出了几个典型的釉式样本。

关键词 基础釉,乳浊剂,色彩

1引 言

最初,釉面色彩和表观特征的获得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现在陶瓷生产者已能通过对釉料性能和生产工艺的控制来稳定质量,获得预期的色彩和艺术效果。

通过使用各种色料和成釉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生坯,素坯可以取得多样性的色彩和图案绚丽的装饰效果。其中基础釉的类型、化学组成和标准化非常重要。只有在熟知基础釉的基本类型、组成釉式、色料对基础釉的要求、成釉中各组成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才能成功生产出一系列美丽的、具有一定艺术性和功能性的陶瓷釉。

2基础釉的组成及不同乳浊性的获得

基础釉由长石、熔块、白云石、石英、滑石、硼酸盐、方解石、碳酸钡、碳酸锶、氧化锌等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组成。基础釉中不含金属着色氧化物、陶瓷色料。基础釉可产生三种表面结构,即光泽、半无光(亚光)和无光;三种透光性,即透明、半透明和失透(乳浊)。

不同的基础釉适用于不同的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和气氛制度,如氧化气氛、中性气氛和还原气氛)。好的基础釉能保证与相应色料的配合,产生不同的乳浊性、不同的光泽和色彩效果。

将基础釉从透明变成失透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在基础釉中添加乳浊剂如硅酸锆、氧化锌等。向有光泽的透明基础釉中加入1%~3%的乳浊剂会产生轻微乳浊,加入5%~8%会出现半失透,加入10%~15%则出现完全失透。至于不透明基础釉,由于在加乳浊剂之前,本身就有一定的不透明性,所以加入上述比例的乳浊剂后,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可相应减少乳浊剂的加入量。

3基础釉乳浊程度的影响因素

基础釉的乳浊程度和性质,受下述因素的影响:

3.1 基础釉的实验式(赛格尔式)

不透明的基础釉有利于形成乳浊效果,其不透明的原因是表面上生成了微小的结晶。为了达到这种状态,釉应稍呈酸性,且组分达到饱和状态,以保证析晶。因此应采用含长石较少的石灰基础釉,一般釉式中的CaO在0.4mol以上。钡釉、锌釉、铅釉也是形成乳浊效果的基础釉,但高碱釉不宜配制。

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在釉式中的含量比,对釉的成熟温度、粘度和组织结构等都有很大的影响;釉式Al2O3:SiO2在1:3~1:6之间时比较容易形成不透明或无光的釉面效果。

3.2 乳浊剂的种类和加入量

当前,陶瓷釉料中应用最广的乳浊剂是硅酸锆。硅酸锆乳浊剂也有好多种,并可以相互替代。通常情况下,粒径越小(但有限度),所需乳浊剂的量也越少;两种相互混用的硅酸锆的粒径越接近则混用后的乳浊效果越好。硅酸锌锆也是一种乳浊剂,并能显著增加釉面强度。

二氧化钛也是一种很好的乳浊剂,但在高温下不稳定,所以通常只应用在搪瓷釉中。经改进后,如做成钛榍石型的乳浊剂,就可用在陶瓷釉中。由于其高温粘度低,熔融范围窄,使用不当时会产生不平整、不规则的釉面。

二氧化锡是一种优良的乳浊剂,用在陶瓷釉中能产生一种略泛黄的白色,这种白色与硅酸锆产生的白色相比,更为柔和,且使用二氧化锡所得到的釉面更为平整和细腻。

4基础釉的着色

基础釉的着色取决于下述因素:基础釉的组成、烧成条件、施釉方法、基础釉中着色氧化物或色料的含量。

4.1 基础釉的实验式(塞格尔式)

若釉式中的碱含量(如长石)越高,则加入氧化钴(着色氧化物)后呈现的蓝色越深。

4.2 烧成条件

生烧的釉,色泽灰白且不耐磨,而过烧的釉在呈色强度上会有所降低,且釉面色差也较大;烧成气氛也能改变釉的颜色,例如还原性气氛可使含氧化铜的釉产生红色。

4.3 施釉方法和釉层厚度

施釉方法(如喷釉、浸釉、甩釉、刷釉等)和施釉的厚度都会影响釉的颜色。例如,施釉不均匀会导致釉层下的坯体颜色对釉呈色有不利影响。

4.4 金属着色氧化物和碳酸盐

通常情况下,在基础釉中引入1%~2%的金属着色氧化物或碳酸盐会在基础釉上产生轻度色彩,引入5%会产生中等强度的颜色,而引入10%~15%则会产生深沉、丰满和强烈的色彩。根据经验,氧化钴等着色氧化物或相应的碳酸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例如:碳酸钴、硫酸钴、氧化铬、氧化铜、红色氧化亚铜(Cu2O)、碳酸铜、硫酸铜、铁红、粉状钛铁矿、铬铁矿、黑色氧化铁、黄色氧化铁、氧化锰、碳酸锰、黑色氧化镍、绿色氧化镍、碳酸镍、重铬酸钾、暗金红石、亮金红石、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等。

在不同基础釉中加入5%的高岭土稀释的氧化钴,则会得到光亮蓝釉、半无光蓝釉和无光蓝釉。但在特定的基础釉中,蓝色的深浅和呈色是不同的。

4.5 着色剂

着色剂可由金属着色氧化物、稳定剂、乳浊剂的混合物组成,这些混合物可煅烧至高温,制成色料后再配入釉中。由金属着色氧化物所制成的着色剂具有可靠的色彩再现性和特殊的色相。在基础釉中加入1%~2%的着色剂可使基础釉产生轻度的颜色,加入3%~5%的着色剂可使基础釉产生中等强度的颜色,加入6%~8%的着色剂可使基础釉产生重度的颜色。着色剂的本色可随基础釉、窑内气氛、烧成温度、施釉厚度、坯体组成及烧成次数(一次烧成,二次烧成,三度重烧)的不同而不同。基础釉一旦变动就要重新进行调色试验。

5烧成制度及施釉

众所周知,色料在釉中的呈色与基础釉及烧成制度有很大关系,只是有的色料要求严格,有的则适应范围较宽。通常规定几种最基本的基础釉,如有铅、低铅或无铅;有锌、低锌或无锌;有乳浊剂、低乳浊剂或无乳浊剂。

此外,为了获得品质优良的有光釉、半无光釉和无光釉,首先在同一类釉中,如在有光釉中,选择两种或三种基础釉(对应两种或三种典型的基础釉实验式),然后在平放的釉面砖素坯上,用特制的上釉板上釉,在辊道窑中烧成。素坯的种类不同,烧成后釉面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在同一窑中的不同部位放置相同的试样,烧成后的釉面效果也会稍有不同,这是因窑内不同部位温度和气氛略有不同所致。

获得理想釉面色彩和乳浊程度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成熟、可靠的几种典型釉式(如光亮基础釉、半无光或亚光基础釉、无光基础釉),然后加入不同的乳浊剂、着色金属氧化物或着色剂以获得不同的釉面色彩。将这些乳浊剂、着色剂等加到几种典型、可靠的基础釉中将会产生相应的颜色和乳浊性。

必须指出的是:基础釉固然重要,但掌握釉料在坯体及在窑炉中烧成的技术更为重要,这里既有坯、釉相适应的问题,更有色料和乳化剂在特定的高温环境下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使用这种在有限的几种基础釉中加入着色氧化物、着色剂和乳化剂的简单方法,可对不同烧成温度范围下的基础釉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产生所需的釉面颜色和釉面乳化效果。了解着色氧化物、着色剂和乳化剂的效果,对以后的釉面性能(包括呈色性能、釉面外观、釉面硬度、釉面耐磨性等)的测试很有价值。一种稳定、均匀的釉面一旦形成,根据可靠的基础釉公式即可派生出很多具有特定色彩和乳浊效果的成釉。

6几种典型的釉式样本(配方组成,质量百分比%)

6.1 透明光泽基础釉

(1) Cone 6(1200℃)烧成透明光泽基础釉

霞石正长岩 20 (过270目筛)

白垩

20

高岭土

20

石英粉

20 (过325目筛)

铅熔块

20

(2) Cone 6(1200℃)烧成透明光泽基础釉

铅熔块

60

石英粉

22(过325目筛)

高岭土

12

白垩

6

皂土

2

(3) Cone 6(1200℃)烧成透明光泽基础釉

霞石正长岩 41(过270目筛)

氧化锌

6

白垩

16

碳酸钡

7

石英粉

30(过325目筛)

6.2 半无光基础釉(烧成温度1200℃)

(1) 钙质亚光釉

白垩

15

霞石正长岩 40(过270目筛)

石英粉

38(过325目筛)

高岭土

7

(2) 镁质亚光釉

霞石正长岩

29

碳酸镁

11

氧化锌

3

Gillespie硼酸盐 14

石英粉

35(过325目筛)

高岭土

8

(3) 钙、镁质亚光釉

Custer长石

25

白云石

16

白垩

3

氧化锌

3

高岭土

18

石英粉

35(过325目筛)

6.3 无光基础釉(烧成温度1200℃)

(1) 钙质无光釉

霞石正长岩

60(过270目筛)

白垩

15

高岭土

10

石英粉

15(过325目筛)

(2) 钙镁锌质无光釉

霞石正长岩

45(过270目筛)

白垩

18

高岭土

20

石英粉

5(过325目筛)

氧化锌

12

(3)钙镁质无光釉

霞石正长岩

60(过270目筛)

白云石

15

Zamek球粘土

10

石英粉

15(过325目筛)

6.4 透明光泽蓝色釉(烧成温度1200℃)

霞石正长岩

19(过270目筛)

白垩

19

高岭土

19

石英粉

19(过270目筛)

透明铅熔块

19

稀释氧化钴

5

6.5 半无光蓝色釉(烧成温度1200℃)

白垩

14

霞石正长岩

38(过270目筛)

石英粉

36(过325目筛)

高岭土

7

稀释氧化钴

5

6.6 无光蓝色釉(烧成温度1200℃)(加入乳化剂)

霞石正长岩

19(过270目筛)

白垩

19

高岭土

19

石英粉

19(过325目筛)

乳浊铅熔块

19

稀释氧化钴

5

6.7 光泽黑色釉(烧成温度1200℃)

白垩

14

霞石正长岩

38

石英粉

36(过325目筛)

高岭土

7

黑色着色剂

3

6.8 半无光白色釉(烧成温度1200℃)

白垩

14

霞石正长岩

38(过270目筛)

石英粉

36(过325目筛)

高岭土

7

Superpax(超细硅酸锆) 5

6.9 无光蓝色釉(烧成温度1200℃)

霞石正长岩

56(过270目筛)

白云石

14

高岭土

10

石英粉

15(过325目筛)

稀释氧化钴

5

参考文献

1 俞康泰,陶瓷色釉料与装饰导论.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2 俞康泰,赵宗昱等.现代陶瓷色釉料与装饰技术手册.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3 Adjusting Glazes for color and opacity.United States Patent,Oct.26,1999

上一篇:战国水坑剑之鉴藏 下一篇:瓷质微粉抛光砖反压成形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