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林木种苗培育的存在问题初探

时间:2022-07-15 01:38:51

洮南市林木种苗培育的存在问题初探

摘要:根据目前洮南市林木种苗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系统地分析了产业化发展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林木种苗 问题 初探

随着生态建设的不断加强,特别是林业在生态建设的比重逐步增大,因此对林木种苗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洮南市种苗建设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历史性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和提高种苗培育工作,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进程中,优先发展林木种苗,要赋予种苗建设以重要的基础地位。

1 林木种苗当前存在的问题

1.1种苗总量严重供过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洮南市国有苗圃4个,从事苗木生产的个人和企业超过了30多户,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量。

由于苗木结构品种与生产需求不相符,苗木生产区域结构不合理,种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当前的服务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信息不通畅,种苗生产的盲目性偏大,不能与市场需求做到很好地链接。

1.2生产单位经营运行机制欠缺,信息化建设落后

目前洮南市大部分苗圃没有建立起有关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依旧采用陈旧的管理模式,导致工作效率低,即增加了苗木的生产成本又增加了苗木的管理难度也缩小了苗木利润的空间,目前没有一个苗圃能实现集成的苗圃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苗圃生产能力水平的提高,种苗品种和苗种的交易量不断加大,其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让传统的处理方式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1.3科技研发与经济建设脱节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据国外统计资料分析,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有60%是依靠科技技术的进步所取得的。在我国每年取得的500多项林业科技的成果中,能够得到推广的应用不足10%,现在仍有一定数量的科技工作者脱离生产实际去搞科研,这种现象使得许多科技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不能更好的促进林业科技的发展。根据去年统计的数字分析,洮南市林木种苗基地良种使用率和供种率分别为43%和37%,根据今年春季洮南市调度数据显示,洮南市良种使用率仅为2%。

由于科技链与产业链没有很好的结合,导致取得的成果不尽人意,一直以来主要是依靠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推广应用从而取得科技成果,然而科研部门把重点放在研究推广上,主动与生产单位结合的机会少之又少,这一现象导致科研工作不能面向生产和市场的需求,由于企业者的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淡薄,很难形成市场-科研-开发-市场的良性循环。

2 林木种苗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地推进林木种苗产业化的发展,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以下四个体系。

2.1生产供应体系

生产供应体系是林木种苗产业建设的主体。对国有苗圃进行产业化重组和产权改革,将其纳入市场的经济轨道,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按照市场法则办事,成为独立享有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坚持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而实现适当的管理机制,自觉的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将事业性管理转变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发挥国有苗圃的示范性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是种苗产业化的核心机构,建设种苗生产的龙头企业至关重要,对于推进种苗专业化、商品化的进程,从而促进种苗的产业化,对带动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2.2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与行政执法

种苗行政执法包括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修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种苗案件的查处等内容。这是种苗生产和有序进行经营的保障。种苗行政执法是为了创造公平有序的经营环境,打击无证生产和经营以及维护种苗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2.3新技术推广应用体系以及科技创新

林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种苗科技含量的高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林业三大效益的发挥,如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要依靠这种优势提高种苗科技的含量,更好地保障林木种苗发展。

2.4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四个子系统,即中介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市场体系以及行政服务体系。种苗行政服务主要是提供规划、政策、法律、项目审批和资金等方面的服务,信息服务包括各级种苗信息网的建设,相应的提供了供求和生产关系的信息服务,并且加强了种苗生产的信息引导,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供求失调和盲目生产的损失;中介服务是由相关中介机构负责,目的是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化服务。市场经济体制下种苗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市场体系的建设。建立林木种苗交易市场,通过信息会、展览会等多种形式渠道为种苗供需双方提供更多的信息交流机会。

第一,转变职能及。改善行政服务方式,林业主管部门要理顺管理体制尽可能的转变职能,还要由行政管理转向全社会的公共服务职能,再由单纯的行政型控制转变业务指导到依法行政发挥规范、引导、服务、监管。还要做好宏观调控,尽可能的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并且通过制定的相应政策和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引导种苗产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发展。

第二,要加强协会的建设,并且完善中介的服务。加强种苗行业协会的建设,健全建立各级林木种苗协会、社会团体,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行业代表、行业服务等方面职能。以当地龙头企业为中心,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规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且吸纳个体育苗户和小型种苗基地成立本地区的种苗合作社,也可以收集相关的市场、法规、政策信息和科技技术为组织自身及各成员使用。

上一篇:互助县林政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 下一篇:浅谈新农村建设中防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