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及对策

时间:2022-07-14 10:49:00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及对策

2000年8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社会保障基金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在投资运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负担不断加重。如何能在社会保障投资运营过程中实现规避风险,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成为社会保障基金运行过程中的重点工作。

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现状

通过我国近几年社会保障情况和年度会计报表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投资渠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银行存款

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首先考虑安全性和流动性,《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社会保障基金投入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50%,且银行存款比例不得低于10%”,所以,银行存款自然在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所占比重较大。

(二)国债投资

国债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因此,在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占有较大比重。自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成立以来,由于国债的自身特点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国债一直是银行存款之外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之一。在2009~2010年,国债差价收入曾一度高于利息收入。

(三)股票和证券基金投资

股利收入、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基金收益三者之和所占收入比重仅次于前两项。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以确保基金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前提条件,以追求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的,通过安全性较高的银行存款、国债投资与收益性较高的股票和证券基金投资的搭配,在确保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增值。

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面临的主要运营风险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投资集中于上面三种形式,对于不同的投资形式其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现进行具体分析。

(一)社保金投资于银行面临的运营风险

尽管社保金投资于银行存款是安全性最高的投资方式,但也会面临通货膨胀风险和利率风险。其中,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可能使实际收益降低的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造成损失的风险。因为其资产和负债的类型、数量及期限不一致,利率的变动会对资产和负债产生影响,使其成本发生变动。利息收入与银行利率有直接关系,利率高低决定社会保障基金存款利息收益。即使名义利率不会为负值,但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值。一般而言,如果银行存款利率高于当时的通货膨胀率,则银行存款可以实现保值增值;反之,银行存款则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社保金在投资于银行存款时,要综合分析经济形势,合理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走势。通过长、中、短期存款的搭配方式,来避免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实现社保金的保值增值。

(二)社保金投资于国债面临的运营风险

国债利率固定且收益率与投资期限长短相关。国债与银行存款相类似,在安全性和收益性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会受到通货膨胀和时间期限的限制。国债的实际收益率为票面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若国债到期后收益率高于当前的通货膨胀率,则国债处于收益状态,能够达到基金的保值增值目的;反之,国债投资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不能完成基金投资的目的。近年来,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不断上升,导致国债实际收益率缩水。因此,就要求我们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将国债投资适当转向其他投资方式,通过将国债与信誉较高的企业债券按照适当比例组合进行投资,来达到基金投资安全性、收益性的实现。

(三)社保金投资于股票面临的运营风险

社保金投资于股票只要是购买二级市场的股票,就面临着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利率风险。所谓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流动性不足给投资主体造成损失的风险;所谓政策风险,是指因政府政策发生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风险。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给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带来的影响需要进行辩证理解。我国股市自2008年之后,直至2014年才开始缓慢复苏,期间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股市还需要改革和完善,而社保金作为我国人民的“保命钱”投资于股市要由专业化的运作,将安全性放在首要地位,要有明确的风险成本,通过优化投资组合进行分散风险。

三、防范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的建议

目前指导我国社保金进行投资运营的具体法规是2001年12月颁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但是《暂行办法》只进行了较为笼统的规定,在具体实施中没有较为清晰明确的指导,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一)开展多元投资组合,完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

《暂行办法》虽然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但是要防范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风险,就应注重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来进行风险分散。首先,应该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渠道,在保持如银行存款、国债等传统金融工具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延伸,可以加强在一些资金需求量较大、收益相对较高的能源、交通、港口、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行投资。其次,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组合方面,应当合理地搭配投资期限,通常情况下投资期限越长,收益越高,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组合运营方面,应该在满足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合理地进行短、中、长期的投资。

(二)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数据库

我国目前社保金年度报告和会计报表数据内容相对简单,精算分析不够全面,给我国社会基金投资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不断专业化,为保证社保金的保值增值,在投资风险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样本数据真实性和全面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数据库。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进行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并进行及时更新,对错误数据进行及时改正。二是数据库的建立应加强与国际数据库的接轨,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加强国际间的比较和研究。

(三)强化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活动的监管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的作用发挥是防范控制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最有效的手段。对社会基金投资活动的监管方面,首先,要有一系列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个主体的行为。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财政监督、税收监督、审计监督和银行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预算执行情况、税收征管、资本金基础管理等情况,监督基金投资过程中的收支结余情况,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依靠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方式来规避风险问题。最后,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风险管理方面,应该注重各种外部社会监督,通过及时准确地将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以及收支管理情况等相关内容向社会公开,通过社会审计组织、人民群众监督的方式来防范社会保障基金被挪用或者是不合理投资等现象带来的风险问题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面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只有从整个运作流程上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才能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进而真正使老百姓的养命钱保值增值,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作者:刘瑞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上一篇: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 下一篇: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