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两则

时间:2022-07-14 09:58:53

探究实验两则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8-0010-02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探究实验1

不少资料认为,向铁盐(Fe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镁片,反应完成后变为无色的MgCl2溶液。其理由是:Fe3+与镁片先后发生两步反应:

一步: 2Fe3++MgMg2++2Fe2+

二步: Fe2++MgFe+Mg2+

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完全的,实验现象也不是上述这么简单。

我们对此做了实验。操作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这样的:将表面擦得光亮的镁片插入淡黄色FeCl3溶液中时,镁片表面上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收集此气体点燃时发出爆鸣声(由此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溶液颜色由淡黄逐渐变深,最后变为褐色的悬浊液。镁片表面变黑,用蒸馏水反复冲洗镁片,仍为黑色。将表面变黑的镁片置于稀硫酸中,镁片迅速溶解,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在一份中滴入几滴浓硝酸,之后分别滴入KSCN溶液,只有滴入硝酸的那份溶液变红。由此说明上述反应过程中有铁被还原出来。静置反应后得到悬浊液,将上层清液倒入一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再滴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向褐色沉淀物中滴加稀硫酸,沉淀物溶解,所得溶液呈淡黄色,滴加KSCN溶液时,溶液变红。由此说明褐色悬浊液是生成的Fe(OH)3所致。

我们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Fe3+的水解所致:

虽然Fe3+的氧化性比H+强,但由于Fe3+的水解程较大,产生的H+浓度也较大,而Mg的还原性较强,是此,Fe3+、H+均可与之反应,由于H+还原为H2逸出,破坏了Fe3+的水解平衡,促进了Fe3+不断向水解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溶液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变为褐色的悬浊液。之后生成的Fe2+又发生水解反应,并建立水解平衡:

此时虽然Fe2+的氧化性比H+弱,但其浓度比H+大,此时Mg同时可与它们发生置换反应,一方面不断产生H2,使Fe2+水解平衡不断向水解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又有部分Fe2+被还原析出附着在镁片上。上述过程可用五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探究实验2

也有不少人认为,向铜盐(Cu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镁片(或锌片),通过置换反应,镁片(或锌片)表面上会析出光亮的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事实上该实验的现象也并非如此。

我们做此探究实验时,是将擦得光亮的镁片插入蓝色的CuSO4溶液中,此时镁片上产生了大量气泡,同时有大量的黑色物质聚集在镁片上,有的脱落下来悬浊在试管底部;溶液由蓝色透明逐渐变为不透明的蓝色悬浊液。当反应停止时(不再产生气泡),静置,上层溶液无色透明,下层沉淀物为蓝色Cu(OH)2 与黑色的铜的混合物,镁片上也附着着黑色的铜和蓝色沉积物。取出镁片,用蒸馏水冲洗表面附着物,可见少许红色的单质铜析出附着在镁片上。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Cu2+的水解所致。在Cu2+溶液的水解平衡体系中,虽然Cu2+的氧化性大于H+,但Cu2+的水解程度比较大,产生的H+浓度也比较大,还原性较强的Mg可同时与它们发生置换反应。由于H+被还原为H2逸出,促进了Cu2+的水解平衡不断向水解的方向移动,从而产生较多量的Cu(OH)2析出,致使溶液变为蓝色的悬浊液。同时由于Cu2+还原为Cu的速率较快,且表面又有气泡产生、析出的Cu未能在镁片表面上形成晶体,故聚集成为黑色细小颗粒状固体,并有部分脱落下来悬浊在液体中。该实验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由以上两例说明了一个问题,化学反应既存在着一般性规津,但又不能绝对化。如在例一中,三种阳离子(Fe3+、Fe2+、H+)的氧化性数Fe3+最强,但在还原性较强的镁的存在下,H+的氧化性可充分地表现出来,并影响着反应进程的改变,致使溶液变成褐色的悬浊液。在例二中,按照一般置换反应的规律,Cu2+优先与Mg发生置换反应,但事实上镁片一插入CuSO4溶液中,立即便有氢气生成逸出,此反应也部分改变了反应进程的方向,致使溶液变成蓝色的悬浊液。面对事实上化学反应的复杂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应引导学生通过做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了解事物变化的真相,并从中找出变化的内在原因,从而形成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江田.化学问题的真实性与命题策略..[J].化学教学.2007.1.(1)60-62.

[2]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10-71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氨催化氧化实验的新设计 下一篇:简化步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