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作文的框框 写出生命的色彩

时间:2022-07-14 09:01:58

走出作文的框框 写出生命的色彩

一到作文课,学生们怨声连连,“我最害怕写作文,拿起笔我却不知道写什么。”“我觉得写作文最累了,一趴就是两个多小时。”这种状态下炮制的作文必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症状,我们应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症状一:食不果腹症――空壳文章,言之无物

学生由于课业等因素的影响,远离了写作的源泉――生活,每天两点一线,一味地学习,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对生活细致地观察,这样就远离了生活,远离了真实的人生和社会,因此也就缺少了对生活的感悟,难以从社会生活中汲取拓展精神家园的丰富营养,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策:充饥――热爱读书,积累生活,做有心人

莎士比亚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摆脱平庸,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古往今来,无数的圣哲、文学家、教育家无不是在让读书成为习惯后走向成功的。开儒家学说之先河的孔夫子,为万世景仰。可是,这通往圣贤的路在何方?圣人自己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发愤(下决心学习)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提起唐代大诗人李白,人称诗仙,声蜚四海。人们常常仰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才情,却很少品味他“吾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奇书”的自述。

关于读什么,怎么读,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常说:“为学当先立宗旨”“开卷有益”“学贵心悟”“学以致用”……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收获却不同?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没用心去感悟。我赞美读书要蘸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去品味、感悟,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张载的“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只有让读书的感悟融入自己的血肉与精神,才能取其精华化作自己的智慧。

症状二:无病症――文章都是无关紧要的话,没有情感

生活无积累,爱无病,学生作文成“怪味豆”。要么写出让人看不懂的“新新人类”语言,要么追求深度,故作深沉,伤春悲秋……阅读量太少、对社会生活缺少积累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孩子可以上网、看DVD,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多,而无暇静下心来阅读。这使他们对时尚信息总是触角敏锐,不管是足坛“德比之战”、上海申博,还是日剧、“韩流”,都能马上从他们的随笔中得到反映;但与此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多少阅读量,对文学、历史缺乏积累,也缺乏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这使他们的行文流于表面,容易被一些所谓快餐文学所左右。而市面上一些以“反作文”“不及格作文”为卖点的书籍,也导致一些中学生对好作文的理解产生歧义。中学生作文该到回归本意的时候了。

对策:调心――有感而发,抨击什么、褒扬什么,都要有浓浓的情感

真实是习作的生命,要想让自己的文章感染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从自己身边寻找材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前提。“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把自己在事件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表现出来”这是我们高年级习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就是在习作中将喜、怒、哀、乐等抒发或者表达出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抒情”。要想使自己的文章不仅有真实具体的内容,而且能在文章中自然地抒情,关键是我们要带着感情去观察、体会周围的人、事、景、物,带着感情去描写它们。

抒发感情的关键是做到真挚、自然。只有情真才能意切,才能感人。

症状三:情感贫血症――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文章苍白,没有自己的情感

传统的作文教学多以命题作文为主,这种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的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观察―引发灵感―经营构思―完成转化),抑制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这种由教师决定命题方向和题材范围的做法,学生不是先有内心的积蓄和表达的愿望,而是先有了文题,然后才在自己的“材料库”中搜寻适合文题的材料。学生为作文而作文,主体意识自然得不到充分发挥。

对策:补血――写出真情实感,打动自己的文章才能打动老师

补血的途径,就是体验生活,让学生有感而发,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投身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去投入,去感受,并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使之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观察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是靠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由于学生智力水平有限,加之缺乏自控力,观察时很容易被一些无足轻重的事物所吸引,而对那些应该仔细观察的事物反倒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致使观察流于形式,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老师除讲一些观察方法外,主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根据习作要求,在观察前和观察中给以指点,同时注意做好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有意识的启发、引导。

在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时时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进都市,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学习课本里没有的东西,感受课堂中难以感受的情感,去体验自然的神奇,去体验人情的冷暖,去体验都市的喧嚣。

症状四:精神软骨症――文章没有硬度,轻飘飘的没有分量,没有思想深度,没有思考力度,读后感觉没劲

有些学生作文只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词句,用大段空洞的排比造势,这种作文得分的偶然性很大,去掉一些浮夸的内容后,真正有思想的东西很少,而思想的深度才是作文的精髓。

对策:补钙――要多看书,又要关注生活,多背古典诗词,使文章有底气,有正气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这里的“诗书”其实并不仅仅是指一些比较华丽的词句,更多还是指思想上的深度。即将面对高考的学生,尚未步入社会,思想不会太深刻,但也绝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对人生、对社会肯定都有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关键是如何通过训练在作文中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此外,我们还应该多读一些文章,尤其是些杂文,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有思想的人不仅下笔会透出一种深度,而且整体语文水平甚至个人气质都会有所不同。

症状五:认识侏儒症――认识低幼化,没有深度,没有高度

目前作文教学没有完整而系统的训练计划,作文教学与课堂阅读教学脱节。我们目前的教学过程,往往是作文课上教师才把题目和要求摆出来,学生面对陌生的写作对象,不知从何着手:脑中空空,只好搜肠刮肚胡编滥造或照搬照抄作文书应付差事。教师并不注重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写作手法。往往使学生学了几年根本不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写作方法,具备了哪些写作技能。

对策:补激素――文中要体现作者的情感、智慧、认识和思考,让作文彰显思想的深度

首先,立意要体现时代的特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题中关于诚信问题,关于心灵的选择,关于“买镜”和“忘忧草”,关于“忙”……无不涉及到现实社会中人的思想和脉博。因此,写作的触角能深入到时代的角落,探及人们的灵魂,这无疑使文章增添了现实的厚重感。其次,叙写要渗透自己的感悟。写作是有感而发,是心灵的流露。有些人写作片面追求词汇华丽,结构工整,但缺少一种鲜活的生活体验,没有自己的心灵感悟。这样的文章就是无病,让人感到肤浅而单薄。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以自己特有的目光来看周围的变化,沉下心来思索,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厚度。再其次,思维要凝聚思辨的色彩。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由于受主观情感的支配,我们容易产生片面、夸大、过激的思想情绪,这会直接影响文章的表达。而用一分为二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就会有全新的认识。最后,还有关键的一点,语言要放射出文化的光芒。语言能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扎实的写作功底,常能避免枯燥干瘪、孤陋浅薄的毛病,使文章飘逸出浓浓的醇香,耐人寻味,久久不忘。

上一篇:狼狱 第8期 下一篇:创新阅读教学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