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4 06:59:29

浅论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学案导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了几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案导学;学科特点;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所谓“导学”,即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改变了学生长久以来的被动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做好引导作用,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应科学编写学案,充分结合教材,并融入新的教学理念,让学案成为教与学的纽带。

一、将物理学科特点融入导学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好奇是人的天性,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作为高中一线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其学科特点,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课外探究实验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实验导学,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以及实验观察与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前,必须让学生先了解该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并对实验中所要用到的仪器有所认识,让学生懂得在实验中应注意观察什么,进而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草率的进行演示实验是不少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犯的错误,在学生尚未做好思想准备时,演示实验已经结束,完全没有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木块和火柴盒在不同倾角的斜面上滑动的演示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让学生归纳总结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实验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清楚在实验中应比较什么,如何比较?

又如,在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内容时,有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把小球系于绳上,并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分别采用铁球与塑料球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能否回到原来的高度,从而进一步反映空气阻力对它的影响。首先教师必须承认无论是钢球还是塑料球在实验中都未到达原来的高度,因为它们都要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只是钢球在实验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将其忽略,这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近似手段。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由于新教材中的演示实验都只给出了做法,并未给出将会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这就更利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并通过交流与互动的形式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有利于教师利用“导学案”来改变学生旧有的学习方式。

二、通过导学案指导学法,实现增效减负

增效减负是新时期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它的实施者是教师,受益的却是学生,其效果的好坏也只能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生生间的交流,以及师生间的沟通,自行总结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减负不应该让学生走进压缩学习时间的误区,更不能是等着老师给出具体的方法。所以,教师应有效的利用“导学案”对学生的学法给予一定的指导。

比如,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隐含条件,并对其进行关键性设问。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来进行自学检测,让学生懂得对于概念、规律等的学习时,不能只看结论,更应懂得其推导的过程,这将为进一步的应用打下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规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从设问为出发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如,在利用“导学案”进行习题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在自学例题这一部分给出详尽的解答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掌握规范化的书写格式。与此同时,在“导学案”中还应对解题的步骤做出相应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解题技巧。此外,可以让学生制作错题集,收集自己的错题,并对每一道错题进行修正,同时记录下错误的原因以及知识上的漏洞,供以后复习。

三、将课前预习与课堂探究结合起来,加快教学节奏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遗漏点。展示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都有着一定的表现欲,但是又担心自己讲得不好,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种思想上的压力,让其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听同学进行讲解时甚至比听老师讲解时还要认真,他们会特别留意讲的不对的地方,同时对讲的好、比自己考虑全面的地方也印象深刻。对于有争议的地方,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分析解释,通过激烈的讨论、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思维的盲区,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学生容易出错的思维盲区,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平衡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斜面上匀速运动的物体的受力情况又是怎样?其摩擦力该怎样计算?又如,对于数据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公式法,将物理量带入公式判断是否满足其关系;二是图像法,通过横纵坐标的设定,通过描绘图像的形状判断横纵坐标间的关系。若图像是曲线,则可尝试变换坐标,化曲为直。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做足了准备工作,对课堂内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有利于教师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因此,“导学案”是学生课前的学习手册,同时也是课后的复习资料。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努力让学生通过学案尽快地对知识有更深程度的认识,从而降低课堂学习难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导学案”的应用,为高中物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注入了生机,这也对师生角色做了更好的定位。“导学案”的灵活性、开放性与可操作性,真正意义上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自导自演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利.“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2]孙芳.学案设计和学案应用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上一篇:谈谈商业插画设计的项目教学 下一篇:计算机图形图像格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