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少庄主”的葡萄酒江湖

时间:2022-07-14 06:35:49

陈芳 “少庄主”的葡萄酒江湖

如今,怡园在陈芳治理下,已然成为国产葡萄酒行业的翘楚。山西葡萄酒业也随之又一次回归江湖。

葡萄酒江湖里陈芳是一个传奇,她“放弃深造耶鲁,拱手辞去高盛”,却甘于继承父亲的事业,回到黄土高原一心一意地经营家族酒庄。几年后,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生登上哈佛商学院MBA演讲台的时候,她这些年来的沉淀让人惊讶。

赤脚的“少庄主”

7月里的怡园酒庄,青色的葡萄已经挂满枝头,陈芳不施粉黛,光着脚带我们走进了她的葡萄酒王国:采用生物动力法制作的发酵罐群威武挺拔,巨大的双层发酵罐正翘首等待葡萄采收季节的到来;曲径悠长的地下酒窖储藏了陈芳多年的心血,这里有陈芳的宝藏;葡萄酒储藏需要绝对的温控,哪里温度高一点,哪里需要调整灯光,陈芳皆是了然于心。陈芳坚信,自己的酒窖只有自己用双脚才能感受到不同。

作为性情中人,陈芳在酒庄通常都是素面示人,赤脚,她常会在饭吃到一半时拉朋友参观厨房,也会在酒窖的地下长廊举办十几人的小型宴会。顶着“富二代”头衔的陈芳,在香港出生,在美国接受教育,又回到国内做农民和贵族的结合体。她笑称自己一天做贵族,一天做农民。

2002年,还在高盛(香港)做投行的陈芳被父亲召回,接手怡园酒庄。这个时候的怡园,不过是刚准备推出第一年葡萄酒的不知名酒庄,即使是在山西,这里也很少被人提及。就这样,陈芳成为了怡园酒庄的少庄主。接踵而来的便是企业如何发展。做大、做强是大多数企业所追求的发展目标,这些“必然”在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陈芳看来却不尽然,有数量不代表有质量,有知名度不代表有美誉度,有了市场占有率并不能说明品质有多好,陈芳决定独辟蹊径:不讲规模,不做出口,只给中国人做品质最好的葡萄酒。

世界著名葡萄酒大师Jancis Robinson女士是第一位把怡园酒庄推向世界的业内人士,她的专业性驱使她用自己的眼和口来品评怡园。2007年,Robinson女士决定再访怡园。没有刻意的准备,怡园从成品库拿出来的系列葡萄酒,毫不掩饰地放在大师面前。品评的结果是,她向瑞士达沃斯论坛推荐了恰园,使怡园再一次代表中国的葡萄酒登上了世界舞台。

如果说专业人士几近挑剔的拜访让怡园证明中国也能酿造佳品的话,怡园深蓝入选国泰航空头等舱和商务舱用酒则让陈芳的“孤独的路”阳光普照。2008年,怡园深蓝经推荐成为了国泰航空备选的全球3000多种葡萄酒之一,当时有人私下里说国产葡萄酒肯定是最先被淘汰的对象。不想怡园深蓝一路冲关到最后。然而,当年正逢“三聚氰胺”事件,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抱有深深的怀疑,在盲品被选中之后,国泰航空特别针对怡园深蓝进行了连续空中起落两次的试验和国际商检对酒成分的再次确认。最终,怡园深蓝经受住了考验,成为国泰航空至尊首选。

晋商的继承者

陈芳说大学时代在山西度过的父亲陈进强,骨子里有一半的山西血统,所以自己也有四分之一的山西血统。也许正是这四分之一的山西血统,陈芳继承了晋商的精髓,诚信专注让自称“本想做教主,没成,成窖主”的她开创了山西葡萄酒行业的新局面。

在山西,葡萄栽培历史可上溯到2000年之前,民间流传着“清徐有葡萄,相传自汉朝”的说法。1921年,山西人张治平在清徐建立了新记益华酿酒公司,成为当时全国仅有的几家用机械设备大规模生产葡萄酒的酒厂之一。此后,就在同时期建设的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吉林通化葡萄酒厂等酒厂大放光辉的时候,清徐的葡萄酒日渐沉沦,在市场上失去身影达十多年之久。由此,葡萄酒的生产在山西断了代。1997年,陈进强和法国人詹威尔在太谷发现了一片适合种植葡萄的土地,建立怡园酒庄之后,山西葡萄酒才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如今,怡园在陈芳治理下,已然成为国产葡萄酒行业的翘楚。山西葡萄酒业也随之又一次回归江湖。

路有荆棘,继续前行

经营酒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追求和摸索如何酿出好葡萄酒外,企业经营面对的一切都不容忽视。处理观念、理念冲突的矛盾;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协调政府、农民和周边大环境的关系;处理市场销售的策略与实际运作中的矛盾等等,都是摆在陈芳面前的难题。“我不停地在精神分裂”,陈芳调侃似地说着自己的无奈。

这十几年走下来,陈芳在收获的同时,更觉得孤独。当你选择一条别人不敢走的路时,荆棘也好,平坦也好,路上都只有你一个人,迷茫、孤独和自信经常交错,也让爱思考的陈芳不停地思索,给自己、给自己的团队提问题,闯开小酒庄的生存之道和经营之道。其实陈芳坚持的这条路,也是她的父亲一直坚持的。当时葡萄树并未长到合适酿酒的年龄,所以在怡园创建初期的三年内没有出产过一瓶葡萄酒,直到2001年才收成酿酒并且一鸣惊人。可以说,家族式酒庄在经营理念上的传承特性,让陈芳颇为受惠。

如果回到十年前,陈芳觉得以她现在的经验一定知道当时该怎么做,应该能做到更好;但这并不代表未来十年她知道该怎么做。陈芳把怡园当成酿造葡萄酒那样打理,不愠不火,慢慢收获。葡萄酒的制作过程让人陶醉,它所沉淀出的品质生活,就像她所推崇的那样简单而美好。2012年,拉菲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首次降价,传统的外国名酒在中国市场过热的现象开始降温,国内葡萄酒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怡园酒庄的佳酿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人熟知,新开发的怡园酒庄宁夏葡萄基地已经建成一年多,陈芳“只给中国人做品质最好的葡萄酒”的理想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卖酒,也是推销美好生活

陈芳坚持着自己的理念,她卖酒,同时也贩卖推销美好生活。葡萄酒所代表的美好生活,简单而明快:三五朋友小聚,美食当前,佐以葡萄酒醇香,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陈芳正是这种生活的忠实实践者,她邀约好友从各地甚至国外赶来,到了夜半微醺之时,大家拖着睡袋躺在葡萄园地里,人手一瓶葡萄酒,边看星星,边回想当初的锦瑟年华……陈芳把她的理念应用在葡萄酒的实际推广中,除了太谷的酒庄常年供应美食与美酒给客户,怡园还在太原筹备了一家葡萄酒会所,在广州和福州分别推出以恰园葡萄酒为主题的餐厅和酒吧,把它们当做酒庄以外的酒庄,以飨已成为老友的客户。

陈芳低调,怡园在国内出名,却也是因为她自己的平台,怡园不经意间走了一条“墙里花开墙外香”的路:多次在被世界知名葡萄酒杂志推荐,怡园营销案例入选哈佛大学商学院MBA教程,被多家五星级酒店收入酒单,入选瑞士达沃斯论坛酒单,登上国泰航空头等舱,BBC慕名而来拍摄专题片,一些国际顶级公司总裁亲往参观…一陈芳本人更是获得了多项国际级企业家大奖,荣誉等身。在许多同行在各种媒介轮番“轰炸”消费者眼球的时候,怡园从未以荣誉炫耀,他们偏隅山西,勤勤恳恳地做着他们的小酒庄,赤脚站在土地上,保持着最初的谦卑。

上一篇:高管激励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影响 下一篇:大中华区金融“金三角”战略布局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