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憩片刻 19期

时间:2022-07-14 02:47:07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这是众所周知的二十四节气歌。节气指一年中的二十四个时节来划分这些时节相对固定的时间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五六月份的节气吧!

立 夏

由来: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的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

习俗:

迎夏仪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是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对美好的向往。

斗蛋游戏: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立夏“称人”: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称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只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称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小 满

由来:小满是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饮食: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医学上多用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时,如有苦菜,会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芒 种

由来:芒种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分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到了芒种时节,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

习俗:

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由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风俗:

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上一篇:难忘西溪 20期 下一篇: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