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长卧,易患肺梗死

时间:2022-07-14 02:03:22

有一位73岁的王老伯,盘腿而坐打了整整一个下午的麻将。当他站起来时,突感左胸剧痛,收气时尤甚,不敢喘气。王老伯没有在意,直到两天后又吐了数口鲜血,方去医院求治。经过肺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医生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王老伯住院三天后出现左小腿肿胀,经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发现左下肢深部静脉存在栓塞。原来,三天前检查到的肺梗死,就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所致。

无独有偶。77岁的张教授走路时不慎跌倒,造成左下肢股骨颈骨折,卧床休息了数月。一天,一位护士边与张教授谈话边进行下肢按摩,教授突然出现胸闷、气急,经抢救无效死亡。起先医生以为张教授是死于心肌梗死,后经尸体解剖后才发现,老教授是因肺梗死而去世的,而贻害肺的那些栓子,是由于下肢骨折后长时间缺乏运动而形成的。

肺梗死是由于肺外的栓子引起肺动脉栓塞,进而引起肺组织出血和坏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肺梗死的主要症状是突发胸痛,有的是剧痛,之后出现胸闷、气短,大约2~3天后咯血(多为鲜红色血痰),部分病人还会伴有低热。由于肺梗死的起始症状有些类似肺炎,容易被病人或家属所忽视,并因此贻误了治疗时机。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肺梗死病人大多是先有胸痛、气短,后有发热或咯血;而肺炎病人常常一发病就是寒战、高热,逐渐出现咳嗽、咳痰或咳铁锈色痰,很少有胸痛、咯血。由此可见,只要及时引起注意,是可以尽早发现肺梗死的。

这些贻害肺的栓子是从哪里来的呢?研究证明,超过半数的栓子来自下肢静脉。王老伯和张教授的病都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所致。除此之外,盆腔、髂静脉、右心房中的栓子也会导致肺梗死。因此,如有下肢深部静脉炎、骨折、分娩、术后或有心脏房颤病史等的病人,一旦出现类似肺炎的症状,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应立即去医院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如立即行取栓、溶栓或抗凝等治疗,肺梗死是可以治愈的。

老年人的血黏度较高,血流缓慢,下肢外伤尤其骨折后,会致血管壁不光滑,若手术后长期卧床,就容易形成下肢或盆腔内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就可能导致肺梗死。因此,骨折病人,特别是下肢骨折后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应该在手术后早日起床活动。需长期卧床的病人,可以在床上经常做做深呼吸和活动下肢(或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以防止静脉栓塞形成。对已明确诊断患有下肢静脉栓塞的病人来说,体内的栓子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有脱落并引起肺梗死的可能。所以,病人除了积极进行治疗外,平时应该经常变换,不要长时间静坐不动,以免发生肺梗死。

上一篇:用康复护理延缓痴呆发展 下一篇:脑醒死病人慎选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