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原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14 01:21:27

共振原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摘要】文化共振和物理学上的共振遵循相似的机制和效果。当一种文化受到了异质型文化刺激时就会产生一种融合或排斥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会随着彼此间相互作用的加剧日渐明显。文章通过“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共振现象研究”,把新时期以来尤其是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这一宏观背景之下予以积极的面对和有效解决,为现实的文化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文化 共振 核心价值 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进入新时期后,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为文化繁荣打下了物质基础,新媒体等现代传播载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文化的载体形态,新时期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在网络的快速传播下,各类新的文化形态迅速传播且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改变比传统文化更为直接和迅速。随着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文化话语主体也日趋多元,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交流促使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不断相互渗透,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文化共振必然成为文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文化共振现象对于我国文化结构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文化共振的表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和个人文化需求相互碰撞和统一。一直以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意识形态导向功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期之后,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强化,并被大众接受和认同,在文化建设中,人们更加注重人自身的发展和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精神,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并非个人中心主义,而是指要以人中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之下,我国文化建设需要注重主流思想的导向作用,这样才能够抓住社会舆论的走向,并利用文化的导向性来完善文化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共振将塑造文化新人作为重要目标,文化新人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具有示范效应,重视文化新人的培养反过来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共振提供人才支持,使之充满发展活力。

文化消费是文化共振的引擎。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消费社会的到来,在追逐物质利益的过程中,文化建设需要面对精神取向与物质取向的矛盾问题。在消费文化主导下,主流文化逐步被边缘化,它的主导地位被消解,而边缘文化逐步成为主流,文化主体迷失于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多变交替中。最终这一问题需要在文化共振中解决。虽然主流文化所推崇的核心价值理念与边缘文化少有交集,但主流文化需要对消费环节进行文化渗透,逐步改变消费主体的文化观念,这样才能解决文化主体的迷失问题。但在这一过程中,主流文化要避免采取说教的方式,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文化宣传,那样只会引起消费主体的反感,反而不利于消解文化主体的价值迷失问题。

在文化双向化过程中文化整体性加强。文化共振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边缘文化日渐主流化,十分活跃,而主流文化却走向边缘化,社会文化由一元走向多元。原本社会主义文化“指导―接受”型的模式也逐步被不同文化主体的平等交流和碰撞模式所取代,多元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了多维共振的文化模型。在这一文化共振过程中,要突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主导作用,便需要保证主流文化在文化共振的主频率地位,并过滤各种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让边缘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二者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文化生态布局合理。在和谐共振的文化模型中,各种文化形态逐步实现合理布局,形成健康的文化生态。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现:一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因素逐步被加强,主要是指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现代社会中被转化和吸收,并通过各种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而焕发新的活力。其次,健康的文化生态能够辩证对待外来文化,并吸收其中的先进部分。最后,边缘文化获得重视而非抵制,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力逐步加强,且更快地转变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最终,在社会主义文化中边缘文化将不复存在。

社会主义文化共振的影响

第一,文化共振强化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文化的统领地位。在社会主义国家,文化领域存在社会主义文化与非社会主义文化两个部分,而这两种文化内部又各有层次和多元性,这是由社会物质基础多元化决定的。从文化本身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多元性特征,从诸子百家到儒释道,再到明清理学,这是一个文化多元演化的过程。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广泛,从宗教、哲学到文学、技术,从技术科学到社会科学,无所不包,这些文化元素彼此相互联系。从文化的层次性来看,文化又分为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行为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文化的多元性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同时,多元的文化也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不过在长期的文化实践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普遍存在于各类不同文化形态与层次之中,且处于主导性地位。

尽管在目前我国各个文化领域和不同文化层次中都存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文化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想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统领地位,还必须通过有效的文化共振。首先,文化共振有利于减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通过共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振幅和强度都将有所提高,它对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力也必然增强,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领地位。其次,通过文化共振,不同形态和层次的文化能够实现创新和超越,这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辩证继承,也有利于对外来文化进行甄别吸收,使得本土文化兼容并蓄。再次,文化共振还能够起到文化过滤作用,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在文化共振过程中,各种垃圾文化被过滤,而那些有益于社会和民族发展的非盈利性文化将得到保护和传播。最后,文化共振还能够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信仰和道德理想作为震源的文化共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提升国民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这促使接受不同文化形态的社会个体最终能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合力,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二,文化共振提升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免疫力。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非社会主义文化的存在不可避免。改革开放后,一些异质文化大量涌入我国,这些文化在国内并无物质基础,但其思潮泛滥必然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危害。如LV、Prada等奢侈品牌大量进驻中国,这些奢侈品牌背后带来的是奢侈品消费文化,这种消费文化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对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来说,过度奢侈的消费文化刺激着我国贫富差距的伤疤,追求奢侈生活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尽管奢侈品消费只是一种经济文化现象,但当它成为一种亚文化并泛滥之时,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文化大厦的倾塌。除了国外异质文化的涌入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也打着文化复兴的旗号而死灰复燃,如在东莞风靡的女德班实质上教授的是封建文化中的“三从四德”,提倡这种落后文化无疑是社会文明的倒退,是对基本人权的反叛。

文化要保持多元性,但同时也必须有主导性文化,面对多种异质文化的冲击,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保持主导性地位。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免疫力的根本是保持文化的活力,而文化共振正是激发文化活力的关键。已逝中国哲学家张岱年便指出,在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体系中,必然要有一种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在主导思想之外,一个稳定的文化体系还应包含多种支流思想,各种思想和谐共振,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如果一个文化体系缺乏主导思想,必然造成多元价值观的混乱,文化免疫力不堪一击,但如果对支流文化进行压制,则会导致社会文化停滞不前,文化将失去创新活力。因此建立一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各种异质文化并存的和谐文化共振模式是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免疫力的必要手段。

第三,文化共振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稳定性。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文化的存在本质上反映了社会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因此可以说,和谐社会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调节各方利益的过程。在进入社会转型期后,我国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基础之上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有所转变,与建国初期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相比,现代社会个体开始关注个体利益,更加注重自我诉求的表达,这也导致拥有不同价值观的社会个体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要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让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价值上获得统一,便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文化共振能够起到强化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在文化共振作用下,不同的文化力量和价值观趋于统一,不同层面的群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并形成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共振作用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内核地位得到进一步强调,使之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发挥引导和支配作用,抵制异质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侵蚀,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走向正确。

第四,文化共振提升了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纲领造成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失衡。在当今社会,消费主义特征明显,人们推崇享乐和拜金,这导致社会日渐异化。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建设更加迫切,且能够直接影响社会发展方式,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态势会产生巨大影响,文化共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则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文化共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的融合,将先进的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实际相联系,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社会发展。其次,文化共振还促进了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文化共振环境中,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应该意识到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在新形势下政府需要摈弃过去全能式和指令式的管理方式,让中国政治管理模式更加符合时展要求。文化共振推进政府领导方式的转变,这又能引起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政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便推动我国的科技研发,促使产业进行结构转型,由原本的粗放式生产转变为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

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文化共振的对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发展日益多元,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相互碰撞和沟通。在此背景下,我国需要处理好外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边缘文化之间的关系,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振。

第一,改变文化工作理念。改变文化工作理念是实现文化共振的前提,要想实现文化和谐共振,首先应该注重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使得人们忽视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种发展策略的失衡导致中国的文化建设与物质建设脱节,社会出现文化缺失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举步维艰。因此,要实现文化共振,必须从观念上重视文化对发展的重要性。

在重视文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强化文化共振观念,社会各界应该意识到当前文化多元性的现状,只有通过共振的方式,各种文化才能够形成促进社会建设的合力,并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相互渗透和融合,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形成文化共振需要树立文化人文观,即要以人为本,确立文化建设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在文化共振建设中应该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增强文化务实观念。此外,文化共振建设还要强化文化民族观念,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元素,也是推动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深层动力。我国在社会建设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系列理念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解读,既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先进部分,也继承了中国传统精华,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

第二,创新文化建设思路。进入新时期之后,人类中心主义、虚拟文化、符号社会等思潮泛滥,加上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这使得深处其中的社会个体陷入文化方向和价值观的迷茫之中。思想多元是文化共振的特征,但同时又要保证社会文化不因形态过多而陷入混沌之中,为此文化共振建设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文化共振建设,必然要面对文化一元与多元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多元是历史必然的发展趋势,为此文化建设工作便必须探索引领多元文化的思路,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民族的共识,有利于保证社会整体文化的健康发展,防止大众价值观和信仰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误入歧途。

其次,要建设一套多元文化整合方式。面对多元的文化形态,文化建设工作应该将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作为整合标准,不同文化整合的关键在于促使它们在价值观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这样不同的文化形态才能够实现和谐共振。

最后,要树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应该放到国际化背景下,中国既面临挑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中华文明的延续上,必须坚信中国在未来将会再度成为世界文明的轴心,为此我国的文化建设应具备世界格局,充分尊重世界范围内的多元价值体系,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念,寻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共通的途径。

第三,变革文化工作方式。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和谐共振,必须充分释放文化建设活力。面对多元的文化建设环境,原本教条式的工作方式显得力不从心,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变革工作方式是社会主义文化共振建设的必然选择。文化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文化工作方式的变革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足大众的文化新需求,但同时也必须坚持以马克主义为指导,这样才能够保证文化变革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在具体的变革方式上,要利用好消费引擎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市场化条件下,文化已经难以摆脱商品经济而独立存在,我国的文化共振建设可以通过制作优良的文化产品来落实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这也有利于抵制消极文化,占据文化传播渠道。和谐共振的文化建设还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国家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鼓励文化产业发展,引导社会各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采取适度宽松的文化政策,让不同的文化形态沟通和碰撞,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要对异质文化进行监测和预警,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这能够解决多元文化碰撞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和谐共振。

(作者单位:中共北海市委党校图书馆)

责编/于岩(实习)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小额贷款公司的挑战与应对策... 下一篇:工程师之国:瑞典的创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