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背诵开启英语的通幽之门

时间:2022-07-14 09:25:22

让背诵开启英语的通幽之门

一、尴尬:学了多年的英语却仍难以启齿

这些年一直在英语教育一线的我,越发觉到自己先前接受的英语教育不能与新时代的要求接轨。那个年代只需学好英语语法,会做一些题目,包括一些刁钻、生僻的题目,就能把英语搞定。结果许多和我一样学了英语十几年,包括那些大学高材生和无数轻松通过英语四六级的考生们,其中90%都无法直接跟外国人自由的交流,一开口还是满嘴的语法错误,十足中国味的英语,外国人根本听不懂,当然自己也根本听不懂外国人的话,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这一缺憾,已暴露出我们现行英语教学体制的不足,更弦易辙已迫在眉睫,所以无数教改有志之士在不断探究、尝试着一个又一个的教学模式,每个英语教师都从内心在思考、在发问:该怎么教,怎么让学生学,既能有效地应对现行的英语考试,又能学到真正有用的英语,让课堂变得既有实效性又有艺术性呢?

二、现象:对分数的关注让我们学习英语更多地体现在书面上

目前,在我国很多中学英语课堂里,教师满堂灌、包打天下;学生只抄笔记、被动接受的局面还大量存在,尤其在农村这种情况则显得极为严重。学生一味地为追求卷面得到高分,教师则只重视笔试训练,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造成许多学生“缺耳”“少口”,其中“哑巴英语”则是这一种弊端的严重体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卷面得高分的学生却在同外教进行口语交流时显得“口”无举措,这也正是“高分低能”的表现。

名扬海内外的优秀华人英语老师李阳说过:“没有发音就没有单词,就没有口语,就没有听力,就没有语感,就干脆没有语言。”一语中的,给我们指明了学英语的正确方向。我们何必还在拐弯抹角,做一些换汤不换药,纯粹为做题、考试而教学,纯粹为那些“阿拉伯数字”而苦苦周旋,做一些不符合英语语言教学的无用功呢?老师苦不堪言,学生不堪重负。我们能否对我们的指挥棒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幅度降低对书面考试的要求,侧重对口语、语音的教学,普通学生只需掌握一些日常用语,能简单地与外国人进行日常对话,就行了,对那些有志从事英语研究的人需另作要求。

三、突破:背诵是学好、用好英语的通幽之门

1.古往今来的名家名言都足以证明背诵是学好语言的不二法门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词法句法等语言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所以,背诵句子和课文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掌握英语词汇及其用法;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句子及文章整体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外国谚语则说:“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可见,背诵是英语学习能力提升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著名英语专家陈琳先生在谈到英语背诵时这样说:“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外语是不可能‘习得’的(但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必须尽量创造习得环境。),只能‘学得’。必须下艰苦的功夫。我一向主张要‘背’。不仅儿童,成人更加要背。”著名语言学专家朱光潜说过:“我觉得初学外语者与其费那么大劲去死记单词,做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练习,倒不如精选几篇经得起仔细推敲的文章作品,把它懂透背熟,真正消化成自己的营养,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因此,在平常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对背诵这一环节相当重视,上课或课余时间应尽量多读多背,而且在背诵过程中要注意正确的发音、语调在语句中的连贯和变化,并能运用适当的重音、语调保持语言的节奏感等,将英语的韵味和美感读出来,使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深入自己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2.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

有了明确的目标,首先,不惜一切代价彻底突破发音关。有人指出:“中国人说英语靠嘴的前半部,就是‘爱耍嘴皮’,发出的音轻,不圆润,不饱满,不自信。”说好英语应该用口腔的后半部,夸张地张大嘴借助口腔肌肉,忽略辅音,把每个元音发到位,才会有标准的英语,才够洋味儿,才是地道的英语。所以先得锻炼口腔肌肉,力求达到标准的英语口腔肌,培养标准的英语口腔肌就应从26个字母,51个音标入手,借助磁带,注意口型,按照正确发音部位的要求,校正每个读音。磁带是最好的老师,随叫随到,不厌其烦,随身携带,可利用一切边角时间,反复诵读,反复对照,反复巩固,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直到真正拥有。有了音标这一有用的自学工具,可谓给学生学好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继续前进铺平了道路。

背句子是为背文章服务的,只有成章入口,才能出口成章。零碎的记忆单词,既容易遗忘,又不得它的用法和具体语境的要领。所以课堂理应成为学生学会朗读与背诵的主阵地。在初中阶段,初一的英语教学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初一英语教学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此时学生的语言可塑性强,对英语有好奇心,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是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对以后的教与学将十分有益。初二、初三没有学好英语的学生,与在初一没有打好朗读和背诵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初一时不读、不背,导致学过的单词、短语认不得,不会读,上了初二、初三,即使想学好英语,由于大量的单词不会读,而使有的学生对英语望而却步,逐渐丧失信心,终至放弃。

四、方法:寻找科学与实效的最佳契合点

1.背诵的内容要科学有效

对要背的句子进行筛选,句子应是日常的、实用的、与汉语结构明显不同的。当我们做单选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拿不定的或做翻译题时表达不准确的题目,先做,再与正确答案对照,有时还需小本子把它抄下来,然后再来下工夫;短文也不例外,可选初中课本上短而精的内容,也可选历年来中考书面表达题,这些我们不必怀疑它的价值,因为它们都是专家们浪里淘沙选了又选的精髓;完形填空,也是我们必背的范围,背这一类型的内容,有许多方法值得借鉴,可先做一遍,再与正确答案对照,将所缺的单词填入原文,再读、再背。别忘了,背诵它们的时候都离不开磁带老师的帮忙,先读准、读清晰,再读快,每篇文章不少于50遍,遍数再多都不过分,能把每一篇短文都模仿得像模像样,才是最高境界。

2.背诵的时间要零整结合

学生总是抱怨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背诵。时间总能挤出来,我们把要背的内容随身携带,利用一切边角时间,如饭前、睡前、洗手、洗脸、上学的路上、与家人散步、外出旅游,每次5~10分钟,读或背上几遍、十几遍乃至几十遍。每次都能张大嘴巴,不分场合,不怕别人讥笑或嘲讽地卖弄。想学好英语,胆大、皮厚、心细是十分重要的心理素质。无论什么事都不会毕其功于一役,短期的卖命是收不到应有效果的,应该有长远的计划,我们可以给自己列一个时间表,每周背20个有用的句子,1篇短文,一年就会有1000多个句子,50多篇短文,初中三年,再加高中三年,还有什么难关不可攻克呢?我们又何必还去搞什么题海战役,学得那么苦呢?

有人要问:该不该学语法?当然要,语法是英语的灵魂,是英语的拐杖,但我们在背诵的过程中会慢慢地让语法退居二线,因背多了就有了语感,有了语感就像开车有车感,打球有了球感一样,不需在乎什么时候,应该怎么做,只要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球进了也不知怎么回事。成功的例子很多,著名的文学大家丰子恺学英语的时候,每天将文章狂读120遍,从不间断,一年后能自由地与外国人交流。李阳高考的时候英语得分并不高,大学四年每天坚持背英语,无论寒暑,不管身边的人对他如何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最后终于征服了英语,比英美人英语说得还好。他们都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榜样,只要坚持背诵,就会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语,我们为什么还不尝试呢?再说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还怕不能应付中考和高考吗?

3.背诵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日常用语的教学,例如:打招呼、寒暄、告别等等,要求学生非常熟练,并重在语音、重音、语调等的细致模仿。在严格细致的要求下,也要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变幻的乐趣。诸如学习字母歌、生日歌等让学生在韵律中体验英语的节奏与语音、语调的和谐等;又如对所背材料进行准确程度、流利程度的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逐步接近录音带的语调、语速,甚至更快一些;或者限时背诵;或对所背诵的材料进行角色表演(分一人一角色,一人多个角色);或者在背诵中实施抗干扰训练等。

长时间单调的朗读和背诵,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变被动诵读为主动诵读,更好地达到量的要求,采用多样性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我在课堂上开展熟读比赛,读一篇文章,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读的遍数多,要求不能跳字,个个要吐出来。又如课文朗读比赛,看哪个组先读完。通过比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激起了课文诵读的兴趣,保证了诵读量的要求,从而也保证了记忆的持久性。

背诵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背诵可以帮助你练习发音,增加词汇,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

背诵可以帮助你培养语感,强化写作,全面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

尝试吧!有前人正确方法的指导,为我们开启了这扇通幽之门,我们也会成功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中学体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让“学困生”不再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