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传送线在物流职业教育的应用

时间:2022-07-14 06:48:43

电气控制传送线在物流职业教育的应用

摘要: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物流传送实训设备基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原理,文章就某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学方式,阐述了电气控制传送线在物流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为物流传送线的实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气控制;物流设备;物流设施;职业教育

引言

随着现代物流配送系统的快速发展,配送中心面积的扩大,产品流转速度的加快,滞留时间的减少,传送带输送设备的加长,处理物流量的增大,自动分拣系统和自动存储系统实现配送中心自动化势在必行,要求在控制系统的统一指挥下,自动完成货物的进货、储存、分拣、输送、发货等任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而言,要让学生掌握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体系中的物流输送单元,教师除了要讲授输送设备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性能参数、选型原则、制定合理的搬运作业流程等知识点外,还必须通过教学实训的方式,使得学生掌握物流传送线的相关知识。

1系统要求

某高等职业学院物流实训设备传送线长度为10米,传送线的长度主要受到学校实训室场地的制约。物流实训设备配有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其作用是识别信号、接收信号和处理分拣信号,根据分拣信号的要求指示分类装置,按商品品种、商品送达地点或按货主的类别对商品进行自动分类。物流实训设备由以下部分组成:电气控制柜、动力滚筒传送设备、刀口90度转弯皮带机、动力滚筒传送设备、万向滚珠货台、顶升平移设备。各组成部分相互配合,使学生在物流传送系统上认知物流带式输送机、辊道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基本特点、性能参数,熟悉输送设备的选型原则,结合综合连续输送设备以及作业需求制定合理的搬运作业流程,共同完成物流输送单元的实训教学任务。

2系统设计与实现

物流传送系统具有开关整流电源,带动线体启动、紧急停止指示、线体启动告警时间计时、线体启动告警、线体运行、散热风扇等功能。物流传送线电气设备布置如图1所示。物流传送系统主电路部分由传动电机M1实现带式输送机传送、传动电机M2实现设备刀口90度转弯、传动电机M3实现动力滚筒传送,升降电机M4实现物流产品的升降、平移电机M5实现物流产品的平移完成。升降电机M4分别由接触器KM41、KM42控制电机的升级,平移电机M5由接触器KM5控制动力滚筒的平移。物流传送系统二次电气部分:物流传送系统采用欧姆龙E3JK-DS30M1光电开关判断传送线上是否有物流产品进入;SB1启动按钮;中间继电器KA1为产品进入道岔投入,并带有绿色运行指示灯显示;KA3为升降电机上升控制;KA4为升降电机下降控制;时间继电器KT2为从顶升平移开始上升到开始下降的时间,设定为6秒;KT3为对顶升平移上升进行保护,是顶升平移上升动作需要的最大时间,设定为2秒;KT4作为逻辑控制,避免使用常闭KM42常闭触点断开KA3回路所造成的触点竞争,是KM42动作到KA3断开的时间,设定为0.5秒;SQ1、SQ2为欧姆龙2线制常闭性接近开关,判断升降电机是否升降到位。电气二次接线图如图2、图3、图4所示。

3实训教学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客户订单先将拣选出来的货物进行打包,并打印好货物运输条码,贴在货物运输包装上,正确摆放在输送设备上,货物先通过皮带式输送机传送到滚筒式输送机上进行分拣,当货物进入到条形码扫描区域,通过滚筒式输送设备两边的光学符号识别信息输入装置对货物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识别,将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上,学生根据客户订单分拣信息指示,当需要分拣的商品经过识别装置,升降和平移电机控制装置动作,使其改变在输送装置上的运行方向进入其它输送机或进入分拣口,再由输送装置的带式输送机传送或辊式输送机使待分拣商品贯通控制装置、分类装置,并输送至装置的两侧,连接分拣口,使分拣好的商品滑下主输送机以便进行后续作业。最后由分拣口把已分拣商品脱离主输送机进入出货区域的通道,一般由钢带、皮带、滚筒等组成滑道,使商品从主输送装置滑向出货站台,由学生将该区域所有商品集中组配装车并进行配送作业。通过输送系统作业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物流传送的过程。

4结论

物流传送线实训设备丰富了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理论知识,利用实训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充分了解物流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输送机基本参数的确定,合理选择带式输送设备绘制结构图,学生可以自主制定设计搬运作业流程,理解物流装备操作的原理并会操作部分物流装备。物流传送线实训设备拓展了学生在物流实训室进行工学结合、服务社会的实训。这种形式的实训教学弥补校外实训岗位的不足,使学生逐步把专业知识应用到物流领域基础的环节中去,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平台[1]。

参考文献:

[1]李梅.高职《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3(9):122-123.

[2]蒋祖星.物流设施与设备[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20-140.

作者:卢峰 明建平 彭英 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上一篇: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与保护研究 下一篇:房屋安全管理及房屋安全鉴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