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芒风 第6期

时间:2022-07-14 02:41:47

历史是不能遗忘的,它搭建成了我们的今天,还潜造着我们的明天。

身在外乡镇,工作之余,时有回家。每每回家,闲遐之际,会四处走走,寻曾经熟悉的地方,重拾一些过往的记忆。

从老屋东头的小路寻去,有曾经心仪的“龙潭沟”,一汪清潭里,汩动着五彩鲜艳蝌蚪形状的鱼儿。儿时,为那一潭五花蝌蚪鱼的神秘传说揪心,心悸,历历在目。顺了坎地翻上“龙潭沟”,有泥巴小路上爬,是幼时醉心于山石间的“对门坡”。播种的季节,收获的时候,大人们于包谷地里忙忙碌碌,我们便在的石林间扮家家,躲猫猫。再上,一条碎石马路横挂“青龙山”半腰际,一头系着散落的人家,一头牵往“黄阴岭”。

好些年没到过这儿了,初乍,就感觉到这变化的巨大来!曾经稀泥毛路,黄泥汤汤,过马过驮,一步一滑;如今碎石公路,平整,坚硬,飚摩托,过卡车。以往土墙茅屋,倚倚垂垂,矮矮小小,一个个大堆点的草垛子。现如今,高大的水泥板房,刮磁粉,贴磁砖,一一在阳光下灿灿生辉。屋顶上,一个个卫星锅儿,喇叭花儿似的,争抢着向蓝蓝的天空吹奏着时代的乐曲。透过半掩的门窗,洗衣机、电视机、转角沙发……陈设不菲。曾帮人为生、衣衫褴褛的农人,时过境迁,人事全非……巨大的反差,在这离镇子稍偏远点的地方突现――社会,日新月异了!

爬上了山腰,徐徐回望,一个镇子尽收眼底。磅礴的乌蒙山麓,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滇东北这片土地上一路疯跑。跑到“古芒部”时,似是被这千年小镇的文化底蕴感染,不忍破坏那份悠悠历史沉淀下来的宁静,轻缓下脚步,便空出方圆百里内难得一见的小平坝来!坝子内,三条长街自上方分衍,缓缓向下端汇合,街旁人家密集,建筑鳞次栉比,偶还四下延伸,藤藤蔓蔓,像是一条腾空飞跃爪鳞四现的巨龙,恰与卧守东北的“青龙山”遥相呼应,摇龙摆尾……置身集镇里,倒也漠然,隔远观来,竟有一番欣欣向荣的气象!

不禁浮想翩联,以往的画面,一个个接踵而来。

儿时的记忆里,集镇是一条老街。两旁依依的人家,多是木板房,盖草或是苫瓦,少有石墙,更鲜有水泥板房。过境路在老街下方,一条稀泥烂路,坑坑洼洼里老是积了污浊的水,偶有过往的车辆,溅水飞扑,两旁抹了白石灰的铁泡桐树上污渍斑斑。路两旁,偶有零星的人家或单位,多是水气洇氲的田,田里有如织般穿梭的蜻蜓,那是儿时五彩斑斓的梦境里的点缀。镇子里最气派的建筑,是几家单位。“镇公所”自是不说,陈氏的府邸金碧辉煌,古色古香,雕栏瓦楞间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供销社和八中(芒部中学前身),两层水泥板房,一字排开,威威赫赫。水泥立柱,光滑的楼梯间,占了半堵墙的玻璃窗,无不显现出那时的恢宏气势。玛瑙石糊的外墙,凹凸有致,镶有菱形、元宝,别样地典雅、华贵……纵是稍后,有镇领导和供销社干部修建的私人房屋,也因了玛瑙石的装扮,而突显出富贵人家来。

九十年代,集市中心从老街下移。过境路繁华起来,打成了水泥路面,置了路灯,饰了梧桐树。私人房屋,异军突起。公路两旁,公职人员、生意经营者,修起了一两层水泥板房,里外石灰粉刷得雪白。有为官人家,建起了气派的房屋,两三层水泥板房,圈梁抬担,蔽荫玻璃,外墙的磁砖闪闪烁烁,临街的大门面乌黑光亮。犹为突出的,是经年跑外面的几户人家,盖起了威风凛凛的小洋房,框架结构,弧线设计,落地式的大窗帘,明艳的磁砖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镇子有了些微的规模,开辟了一条虽短却阔绰的新街,还规划了一条相对笔直而又宽阔的环镇路。

新世纪里的这么些年,集镇的规模越发壮大了。老街,是过去的象征,但密密的人家,蜂巢一般。过境路,是集市的中心,林立的房屋,大大小小的商店,琳琅满目的日用品,赶春的蜜蜂似的。环镇路,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面,齐整有序的交通标线,显出乡间大气;两旁的屋舍,一进一长串,圈梁立柱,铝合门窗,还偶有一两栋大楼,拔地而起。镇子的上方,“半杉林”处,挖机轰鸣,黄土飞扬,正在热火朝天地开辟着一个“镇威二级公路”的崭新时代。镇子里,人烟稠密,好些背街的角落里也兴建了房屋,就连这远离集镇的“对门坡”,也是屋舍参差了。

如今的修房造屋,大众化了,多元格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且不说为官为宦、从职经商人家,纵是普通百姓,或在家劳力,或外出务工,积累时日,终也可框架结构,铝合门窗了。

想起邻里一位老人的话:“解放前是乱,有点吃穿也不安稳,怕偷,怕抢!五七、八年是饿,山上茅草根根都刨光,还饿得鼻泡脸肿,眼睛直发绿……“

又想起前久在街上看到的一个画面来。赶集天,一个中年男人骑了摩托车到“子种站”买包谷种。背上一个竹篓,里面塞了个尿素口袋。一双胶水鞋,糊满黄泥浆。停车的当儿,无意间瞟了眼车款――竟是越野式的雅玛哈!

时代是股洪流,它沿着自己历史的轨迹,滚滚向前!若干年前,人们风里来雨里去,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上,只为有一席遮风挡雨之地,能填饱肚子暖和身子。前些年,一份稳当的公家工作,让乡人几多羡眼。转如今――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太阳偏西,循了原路返回,心有千千惬,便骑了摩托,驶上环镇路。迎面怡人的清风,开阔的路面,感觉像是踏上了乡间高速路。飚到“莲花山”,微微偏头,峭壁上,“古芒部”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一抹夕阳的余辉中彤光四射、熠熠生辉……

上一篇:遥远的花山 下一篇:小城之歌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