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临床应用近况

时间:2022-07-14 02:16:18

马鞭草临床应用近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3-0351-02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马鞭草为马鞭草科VerbenaofficinalisL的干燥地上部分,是一种常用中药。其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截疟等功效;主治喉痹、痈肿、瘕积聚、疟疾、经闭通经、热淋等证,疗效显著。近年来,在临床上的药效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现就其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1临床应用

1.1治疗口腔溃疡:刘学平[1]临床20余年来应用马鞭草单味煎液治疗牙龈肿痛及口腔黏膜溃疡百余例。其中一男性病例,口腔黏膜反复出现点片状溃疡4年,每年发作4~5个月,每次服西药均可治愈,但频频复发。此次再发作3日就诊,嘱停服所有口服药物,予马鞭草砂锅煮液含漱,每次含5分钟,8次/天。次日疼痛消失,3日后痊愈,以后又发作2次,均予本法治疗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此法简单方便,效果显著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1.2治疗面神经瘫痪:彭振声[2]应用马鞭草汤治疗面神经瘫痪58例。其中病程在1年以内30例,1~3年15例,3年以上13例(2例长达10年)。病位于左侧37例,右侧21例。本组患者均用马鞭草汤:马鞭草60 g、节节草60 g、扶芳藤60 g、仙鹤草60 g。煎汤取汁合猪嘴巴上下爿1付,放少量红糖或食用盐。结果:临床治愈面瘫完全纠正35例,占55.7%,面瘫基本纠正,仅留少量眼目闭合不适19例,占21%,无效4例,占6.8%,总有效率为93.2%。表明:根据马鞭草的清热解毒、截疟杀虫、利尿消肿、通经散瘀、活血通络之功,配伍其它适宜辅药,达到祛风通络的功效,宜用于治疗此病。

1.3治疗顽固性偏头痛:苗志勃[3]用马鞭草治疗顽固性偏头痛25例。方法:取马鞭草碎末1勺,花生油1勺,蛋清1个,置于同一容器内调匀后在锅中煎成薄饼一张,贴于前额(可偏于头痛一侧),2 小时/次,1次/天,1个月为1疗程,根据患者情况进行2~3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愈20例,占80%,有效3例,占12%,无效2例,占8%。马鞭草是凉血破血之药,局部外用使药性达痛处后起到通则不痛之功。

1.4治疗交通性脑积水:袁春意[4]用马鞭草汤加减治疗交通性脑积水30余例,均达到满意疗效。其中一典型病例:男,65岁,1997年10月3日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额头出汗。先予强痛定100mg肌肉注射无效后头颅CT检查示:脑室大量积水。进行脑室分流减压术后用改善细胞代谢的药物治疗3周,复查头颅CT示:交通性脑积水。用原药2周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改用马鞭草基础方:马鞭草60 g、黄芪30 g、川芎20 g、赤勺10 g、当归10 g等10味中药。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好转,连续用1个月痊愈。此方主要依据马鞭草具有活血化瘀、利尿消肿之功设为主药。

1.5治疗支原体肺炎:周中山[5]用马鞭草30 g、黄芩15 g、鱼腥草15 g、柴胡10 g、板兰根15 g、浙贝15 g、桔梗10 g组成具有很强杀菌、抗病毒之功的马鞭草汤,水煎服,1剂/日,小儿剂量酌减。治疗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病程5~14天,平均为(6.5±2.3)天。结果:治疗7天好转19例,占63.3%;治疗12天均痊愈。用马鞭草汤治疗支原体肺炎,疗程短且无不良反应,对小儿尤其具优越性。

1.6治疗乳腺炎(乳痈):林碧华[6]用马鞭草治疗急性乳腺炎180例。药用马鞭草全草(鲜草100g,干草30 g),加2个青壳鸭蛋(用筷子敲打使蛋壳产生裂缝),加500 ml水煮熟,取出鸭蛋用毛巾包裹热敷于硬结疼痛处,待冷却后与药液一起服下,1剂/日。轻者1~2剂即愈,重者须服4~5剂,不需用抗生素。结果:经1~4天治疗,红、肿、热、痛消退,硬结处变软或消失、乳汁通畅、体温、血象正常,无1例脓肿形成,疗效很好。

1.7治疗跌打损伤:刘建武等[7]的60例急性软组织扭挫伤患者,伤在踝及足部软组织21例、肘腕部10例、颈肩部9例、膝部8例、腰背部6例、掌指关节3例、其他部位3例。药用马鞭草100 g和鲜桃树叶50 g,捣烂后加白芷粉15 g,并加入米酒适量,调成糊状,将患部用冷盐水擦洗后外敷,待干后再均匀涂马鞭草膏,早晚各换药1次。 用药3次后疗效显著者20%,5天后痊愈者75%,15天后均治愈。崔素珍等[8]采用马鞭草和辣蓼药浸液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79例。方法:将鲜马鞭草、辣蓼等鲜草药切碎,按100 g加入54%白酒250 ml的比例浸泡至少2周后用以涂搽患处,3~4次/日,3天为1疗程。结果:有效30例,占37.98%,显效49例,占62.02%。鲁侠等[9]采用马鞭草治疗跌打损伤12例。疗法:取新鲜马鞭草100 g、鲜桑叶50 g、樟树叶50 g、韭菜50 g酒少许,炒热敷于伤处,一般约2小时左右即可活动,次日则可正常工作,疗效显著。雷长珍等[10]的一男性病例,骑车跌伤小腿。查体:双小腿微肿,皮下瘀血,触之甚痛,舌脉无明显变化。用马鞭草50 g、黄柏20 g、栀子20 g、乳香20 g同煎去渣加入高度白酒30 ml,洗浴患处,4次/日,15分钟/次,3剂后痊愈。

1.8治疗甲沟炎:白红红[11]近几年根据马鞭草性寒味苦,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排脓、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将其用于治疗甲沟炎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治疗方法:取鲜马鞭草叶适量洗净,加少许食盐混合捣烂,敷于患处包扎好。换药1次/天,1~3天后症状减轻,5天可获愈。

1.9治疗泌尿系结石:张春华等[12]重用马鞭草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其中肾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20例,伴肾盂积水5例,病程1个月~5年。药用马鞭草50 g、金钱草30 g、海金沙30 g、鸡内金10 g、川楝子15 g、白茅根20 g、冬葵子15 g、车前子15 g、生甘草5 g,1剂/日,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愈19例,占63.4%;好转7例,占23.3%;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86.4%。最短排石时间5天 ,最长43天,平均24.5天。胡俊杰[13]以马鞭草50 g、金钱草30 g、鳖甲(酷制先煎)30 g、车前子(包煎)15 g、海金砂(包煎)15 g、瞿麦10 g、石羊10 g、牛膝10 g。治疗6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其中仔结石38例,输尿管结石13例,眺结石11例,1剂/日,水煎分3次服,服药后做适当跳跃运动,7天为1疗程,18天后总有效率93.5%。

1.10治疗前列腺炎:邱峰[14]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例。证属湿热下注者药用马鞭草30 g、黄柏10 g、苍术10 g、薏苡仁15 g、丹参12 g、败酱草15 g等10味中药组成马鞭草四妙散治疗,1剂/日,分2次煎服;证属肾阴不足者以马鞭草六味地黄汤煎服,1剂/日,分2次服;证属气滞血瘀者一般用马鞭草桂枝茯苓丸治疗,1剂/日,分次煎服。结果总有效率94%服药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任云峰[15]药用马鞭草冲剂10 g,饭后服用,2次/日,特拉唑嗪2 mg,1次/天口服,消炎栓1枚,塞肛,2次/天,连用2月。结果总有效率88.1%。

1.11治疗痔:雷长珍等[10]的一典型病例:患者,女,29岁,2002年7月5日就诊,主诉:肛周异物突起,疼痛难忍2周。查:6点位突起约21 cm×20 cm肿物,肛缘肿胀、触之硬、痛、全身及舌脉无明显异常,用马鞭草50 g、松脂20 g、栀子15 g,煎水去渣,加食盐5 g,稍凉(40 ℃),即可坐浴患处,2次/日,15分钟/次。施以上方两剂,3天后复诊,痛止肿消,继续守方治疗1周后痊愈。以此法治疗外痔、混合痔、肛缘肿胀均有效。

1.12其他:雷长珍等[10]用马鞭草治疗关节病症,陈元[16]用马鞭草治疗水疝,另外马鞭草在民间的应用也很广泛,王梦月等[17]总结出我国25个民族药用马鞭草的情况,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痢疾、急性胃肠炎、胃腹疼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喉、咽喉肿痛、麻疹、感冒发烧、百日咳、牙周炎等口腔炎、肝炎、丝虫病、尿血、肾炎及水肿、淋病、痈肿疮毒等多种病症。虽然都为民间用以治病,但其药性、功能及药理作用却也符合中医、西医的治病机理。

2小结

马鞭草无论在民间还是临床上,都有多年的药用治病历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对马鞭草的研究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治病机理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而且马鞭草在我国资源丰富,用法简单又无不良反应。其方药在治病领域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关注、研发。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提取法用于伊曲康唑胶囊微生物限度方法检查 下一篇: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