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果沙棘丰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7-14 12:58:21

谈大果沙棘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引进齐棘1号、辽阜l号等6个大果沙棘品种,开展适应性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定植第3年结果,第4年进入丰产期,平均666.7m2产量达1550kg。总结了嫩枝和硬枝扦插育苗、建园、间作和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大果沙棘;丰产栽培技术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春季沙尘暴、大风及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仅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开展林业建设已不能满足需要,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引进新树种、新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大果沙棘是从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 Linn,)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中选育出来的人工栽培品种,具有无刺或少刺,产量高,果实大且营养丰富,易采摘,耐寒、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的优良特性,是改善生态环境,完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优良树种。我所于2003年5月从西北大果沙棘研究所引进齐棘1号、辽阜1号、浑金、楚依、橙色、阿列依(雄)等6个品种为试材,开展了适应性和栽培技术研究。目前,各品种表现生长良好,定植第3年平均株产9.94kg;第4年进入丰产期,株产12.8kg,666.7m2产量达1550kg。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酒泉市的自然条件

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东经92°13′~100°20′、北纬37°58′~42°48′之间,海拔1000~1800m,降水少而蒸发强烈,风沙多,日照长,冬季严寒,夏季酷暑,年平均气温7,3~8℃,温差26,4~35,9~C之间,太阳辐射总量145.6~153.8千卡/cm2

2 栽培技术要点

2.1育苗

大果沙棘的育苗方法有嫩枝扦插、硬枝扦插、种子育苗等,为了保证种苗质量和提高成活率,我们分别采用了嫩枝和硬枝扦插。

2.1.1 嫩枝扦插 育苗设施:采用333~667m2的中型塑料大棚,配70%遮阳网。棚内配置轻雾化微喷设施。将大棚内土地深翻、清杂、整平后,做宽120cm、高10~15cm的育苗床,整平床面,上层覆盖8~10cm厚的干净河沙。

插条采集:时间以枝条半木质化(柔软,折而不断,易撕开嫩皮,内部出现木质部)时为宜,本地一般在6月上中旬。采集树冠中上部位带顶尖,粗度为0.3cm以上的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插条。将采下的枝条剪成长15~25cm的插穗,上切口为平茬,距上芽1cm,下切口位于芽下0.3~0.5cm处,斜切,切口平滑,呈马蹄形。留顶芽及1~2片小叶,剪去多余叶片和侧芽,用清水洗净,再在200mg/L的ABT-l生根粉中浸其基部3~5cm约25分钟,以促进生根。

苗床处理:每666.7m2随粪施入地中净1kg,消灭土壤害虫。扦插前床面用40%的多菌灵400倍液浇灌,密闭大棚3~5天灭菌。

扦插:插条剪截、处理后立即扦插。扦插时间为早晨未出太阳前或傍晚太阳落山后,集中进行。扦插株行距5cm×10cm,插深4~5cm(插穗不倒即可)。可用打孔器打孔扦插,然后封严插孔。

插后管理:插后每隔10天喷1次40%的多菌灵400倍液,防止病菌感染。温度控制在20~30℃,适当通风,中午光强时遮阳,湿度保持在90%以上。叶面水珠稀少时,立即喷雾,少量多次,防止积水。8~12天生出不定根、20天内插穗不落叶即成活。扦插后第10天开始,每隔10天喷1次0.5%尿素溶液。定期观察苗木,发现害虫(主要是蚜虫)立即用烟熏剂及时防治,否则易造成苗木大量死亡。扦插2个月后,揭去棚膜炼苗。秋季生长停止后进行分级、假植。

2.1.2硬枝扦插插条采集与处理:5月萌芽前或10月落叶后,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树冠中下部采集2~3年生枝条作插条。5月萌芽前可随采随插。上年10月份到次年1月份采集的枝条需进行窖内低温沙藏催根处理。处理前先进行剪截,同一枝条的基部与中部、粗度0.3~0.8cm的枝段生根率较高。在室内或庇荫背风处将枝条剪截成长15~25cm的插穗,上切口平茬,下切口呈马蹄状。剪好的插穗按粗细分级,每50或100根为l捆。选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背荫处挖深60~80cm、宽50~60cm的沟,沟底铺10cm左右粗沙,分层隔沙埋藏,捆间填湿沙,设通气孔。经低温沙藏的插穗,插前在清水中浸泡5~6天即可扦插。

整修苗床:做垄状苗床,垄高15~20cm、宽30~50cm,垄距40cm。垄床用2份沙土与l份壤土混合筑成。

扦插:春季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进行扦插。插前于垄上覆地膜,扦插行距20~30cm株距10~20cm。扦插前,将插条用50~100mg/L的吲哚丁酸生根剂浸泡24小时,或在18~25%水中浸5~7天,至插条上芽膨大。扦插深度3~3.5cm,外露1~2个芽。

插后管理:插完后顺垄沟灌透水,生根期保持土壤湿度。萌芽后,梢长10cm时,及时抹芽,每穗留1直立、健壮新梢。结合除草、灌水,追肥2次,每666.7m2施氮肥8~10kg。

2.2建园

园地选择:宜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良好,pH值7.5~8.5,含盐量

品种与苗木选择:选用适合本地栽培的齐棘1号、辽阜1号和阿列伊(雄)等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苗高20~25cm,地径0.3~0.4cm,主根长15cm以上,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栽植:4月上中旬栽植。株行距以1m×4m为宜。雌雄株搭配比例8~10:1,每隔8~10行雌株栽1行雄株。定植穴长、宽、深各50cm,随栽随灌水。

2.3田间管理

合理间作:结果前株间空地可与豆科植物、花卉、蔬菜等低矮作物间作。

土肥水管理:适当中耕,以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中耕深度4~5cm。苗木定植前,有条件的可株施8~10kg农家肥。生长前期需氮量较大,后期需磷钾肥较多,施肥比例为N:P:K=1:2:1,株施磷酸二胺50g左右,氮、钾肥各25g左右。视生长情况,一般年浇水3~4次,分别在萌芽期、花期、坐果期和入冬前进行。

整形修剪:幼树期保留3个大枝做骨干枝,疏去过多枝条。结果后每年休眠期进行修剪,剪去枯枝、病虫枝、徒长枝、交叉枝和过密枝等。生长季注意摘心和疏枝,以促进多生结果枝和花芽饱满,枝条生长健壮。

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沙棘叶斑病和黄萎病。要及时清除严重病株;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灌根。主要虫害有蚜虫、沙棘蝇和沙棘蛾。

秋冬季清除园内病虫枝及杂草,减少虫源。防治沙棘蝇在芽苞开放初期,用500~800倍敌百虫液喷雾。防治沙棘蛾在低龄幼虫蛀干前(7月中旬至8月上旬),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对地面和树干基部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2.4果实采收

采收时间因品种成熟度而异,本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落叶之后开始采收。

采收方法多为人工采摘,也可机械采收。

上一篇: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修正... 下一篇: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